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倡农村新建、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一直是农村环境卫生工作这个难点中的难点.长期以来,由于生态环境和传统观念等方面原因,白裤瑶村民没有使用厕所的习惯,厕所卫生设施的建设缓慢,这对瑶胞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白裤瑶的厕所的历史和现状应引起人们对白裤瑶以及那些处在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卫生状况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过去,南丹县白裤瑶男人身上有三件宝——鸟枪、鸟笼和长刀,上山打鸟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而自从县农业局和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在白裤瑶同胞居住的各村  相似文献   

3.
<正>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主要生活在广西南丹县和贵州荔波县一带,有三万余人口。他们的历史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仅凭口耳相传。他们戴白头巾穿白裤子,因为这个极富特点的装束,所以被称为"白裤瑶"。他们的服饰没有那么豪华,显得有些简单粗放。传说白裤瑶来到南丹、荔波这里是因为很遥远的一次战争,关于战争的故事悲壮而惨烈。他们在此生活已经有几百年甚至更长,以农耕为  相似文献   

4.
贵州南部的白裤瑶曾庆南白裤瑶是瑶族的一支,因男子皆着白裤而闻名。整个瑶族共213万人,分散居住在中国南方的湖南、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的毗连地带。瑶族的其他称呼达300余种,或以服饰颜色得名,或因头饰、胸饰、发型特点而得名,也有的因居住地域不同...  相似文献   

5.
莫恭莲 《前沿》2012,(16):171-172
本文通过对钢琴曲《DoSolRe-白裤瑶印象》的创作风格与演奏技法两方面进行分析,客观评价了该曲的创作特点、意义及学术影响,详细剖析了弹奏技法方面的注意事项,在“音色与指触、踏板与气韵、结构的把握”方面给出恰当有效果又可行的处理方法.文章高度评价了该曲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结合,是“继承、振兴、发扬”民族传统的正确途径,是取自白裤瑶民俗的音乐元素,经过提炼创造从而在艺术的层面上又再现了白裤瑶的民俗风貌的成功力作.  相似文献   

6.
包晓泉 《当代广西》2004,(24):62-63
从某一道山梁看出去,红水河就像一条银色的珠链,在远处闪耀着细碎而圣洁的珠光。山梁上,游荡着我们久违的鸟语邢森林的味道,跳动着无数悄悄释放着的神秘声音。这是南丹,一个让人做梦的地方。一位进入过广西西北部的民俗大家,曾无数次地告诉他的朋友,到广西,如果不去南丹,不去看看白裤瑶,一定会后悔很多年。这句话,从此牵住了山外面数不清的等待与渴望。白裤瑶,会是怎样的一个族群呢?他们身上,真的有一种让人如此留恋的原色魅惑吗? 在真正进入白裤瑶区以前,我们首先听到了一位当地朋友的叙述。  相似文献   

7.
符龙强 《当代广西》2009,(18):46-46
白裤瑶,瑶族的一个支系,总人口3万余人,大部分居住在桂西北南丹县的八圩、里湖两个瑶族乡的深山里,因男子一律穿及膝的白裤子而得名。一直以来,受自然条件限制,他们与外界联系甚少,总是被贫穷困扰。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南丹县白裤瑶同胞一拨拨跳出农门闯市场。无论是里湖、八圩两个瑶族乡的农贸市场,还是七圩、瑶寨等村街,常常看到他们经商的身影,就是在县城的大型集贸市场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8.
在广西的八桂大地上,居住着瑶族的各个支系,如河池市南丹县的白裤瑶,百色市凌云县的背篓瑶、蓝靛瑶,桂平市的盘瑶等等。而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红瑶”,因穿以红色为主调的服装而得名。其服装上配有各种式样的图案,虽是由粗布自制而成,但图案及色彩都十分醒目抢眼。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10,(13):8-9
南丹是个好地方。自然景观。奇美绝伦。这里山清水秀,洞奇石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6.9℃。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途经南丹时不得不留步10日,赞叹不已,以“第一奇胜”为南丹定论。人文景观。极具魅力。千年的土司文化和古代营盘充分展现南丹的历史渊源。13个民族和谐相聚,其民俗风情多姿多彩。人口总数不足3万的白裤瑶至今仍保留着顺应自然的生活特色。奇异多彩的白裤瑶民俗风情。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民俗文化一道奇特的景观。  相似文献   

10.
散居在黔桂交界月亮山地区西部的贵州瑶族,以其古拙朴素的生产生活方式、绚丽多姿的风土民情,吸引着一批批采风者、民俗学研究者。贵州瑶族,计有他称白裤瑶、青瑶、长衫瑶三支,呈大分散小聚居格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荔波县瑶山、瑶麓、茂兰一带。从保留民族传统文化较多来看,则以喀斯特地貌为其生活背景的瑶山白裤瑶最有特色。瑶山,这块神奇、晖润的民族文化瑰宝,在方圆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都散发着浓郁的古文化气息。本文仅就瑶山的禾仓论述,即谈谈禾仓的防火、防鼠、防潮功能等所展示的瑶族文化特征,并透过禾仓的命名、别具特色的外形去发掘它所孕含更深层次的古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1.
瑶族称谓     
荔波县瑶山瑶族 ,自称“董家” (to 55 mo55) ,意思是 :“我们是这种人。”布依族称之为“尤”( ou2 1 ,意为“瑶人”。因瑶山瑶族男子身着白色五指绣花齐膝短裤 ,汉族称之为“白裤瑶”、“花裤瑶”。荔波县瑶麓瑶族 ,自称“努侯” (nu55hou33) ,意思为“着我们这种服装的人”。水族称之为“谬六” (miou35lo55)意为“苗六人”。荔波县瑶埃瑶族 ,自称“东蒙” (tu 33 mu 33) ,意思是“我们是这种人”。布依族称之为“尤”( ou2 1 ) ,意为“瑶人”。因瑶族男子身着灰色长衫 ,汉族称为“长衫瑶”。望谟县油迈瑶族 ,自称“满” (ma 55) ,意思…  相似文献   

12.
壮乡涌现生态博物馆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的年轮跨入了21世纪,在新世纪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书写了一个令人激动和辉煌的篇章,其标志性事件就是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和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的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3.
在少数民族村落,由于传统民族文化记忆的延续,承担民族文化传承责任的传统民族精英对村落社会政治生活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而掌握村庄正式权力资源的制度精英也以其法定地位实施对村庄的制度化治理。以广西一个白裤瑶村落为例,考察传统民族精英与制度精英如何在民族文化的共同记忆和身份认同中发挥契合性村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4.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分布在广西和紧邻的贵州境内。其社会生产发展缓慢,至今仍然残留着一些原始社会的遗俗,为我们了解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奥秘,提供了活的例证。涉及他们家庭和婚姻中的各种现象,如恩格斯所批评的:“如果戴着妓院眼镜去观察原始状态,  相似文献   

15.
瑶麓,是贵州省荔波县东北约35公里处的一个瑶族聚居桂村寨,建有理族乡,因此,瑶麓又是一个民族乡的名称。全乡有220余户,1300多人,有韦、覃、卢、欧、常、莫门姓,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接近苗语支,当地汉族或汉文史籍称之为“青瑶”、“青裤瑶”、“黑瑶”或“黑裤瑶”等;自称为nu55mhou22。瑶族定居于这里并从事农业的时间不长,而当他们定居于这里之时恰好又是从游措转向定居农业的时候,因经济转型的关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对这些转型中的婚姻与人口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当前民族地区社会转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裤瑶的婚姻家庭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根据摩尔根提供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变化过程,认为人类婚姻家庭史大致上经历了血缘婚、普那路亚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等几个发展阶段。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许多民族学调查研究成果都证实了恩格斯的这一论述是十分正确的,民主改革前,我国白裤瑶的婚姻家庭变化情况也说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17.
(之一 )序向 零 (1)……………………………………………荔波县瑶山公社调查报告贵州民族学院调查组 (1)…  附 :捞村公社白裤瑶简介 (5 3)………………………荔波县瑶麓公社社会调查贵州民族学院调查组 (5 7)……荔波县瑶麓公社补充调查贵州民族学院调查组 (70 )……  附 :茂兰公社长袍瑶简介 (83)………………………简论瑶山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若干问题张胜荣 (87)………调整生产力结构 ,挖掘经济潜力袁明全 (94 )……………瑶山治穷致富必须走发展林业的道路姜永兴 李兆鹏 (10 1)………………………………“靠山吃山养山” ,走以林养…  相似文献   

18.
高霞 《当代广西》2014,(7):51-51
正草长莺飞二月天,正是出游好时节。3月17日,第二届丹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齐聚南丹,这不仅是一次秀美山水的全景式体验,更是对古老神秘的白裤瑶文化的一次全方位探奇。"太地道了,这才是土生土长的民俗!""老南丹"冉志忠的一句话,道出了第二届丹文化旅游节的精髓:原始民俗、养生旅游、惠民文化。雄奇险秀的山水洞石、海底龙宫般的地下河网、流传千年的土  相似文献   

19.
正九牧作为国内高端厨卫的领导者,常年坚持以社会责任为重,倾心社会公益事业。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厕所革命",九牧也响应号召,为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率先垂范,积极行动。一是对我国农村厕所作了较为具体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行动计划。比如,针对我国地域广大,不同地域农村厕所建置情况不一样,则厕所用品也不一样的现状,提出农村厕所产品解决方案,并准备在农村及农村学校建立样板。二是九牧抓住厕所革命的契机,走好智能制造和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2,(21):34-36
"山青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2010年春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河池,欣然挥毫。"县县有妙景,处处是奇观。更有神秘处,山水蕴无穷。"巴马有世界长寿之乡,凤山有世界地质公园,东兰有丰富的红色旅游和铜鼓文化,天峨有亚洲第二大的水电站,宜州有刘三姐文化,南丹有原生态的白裤瑶文化……河池,镶嵌在红水河畔的明珠正熠熠生辉。手握众多世界级的旅游资源,河池市以打造"长寿养生旅游名市"为目标,以旅游线路统筹为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