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清光绪十九年农历十一月十九)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按照中国人的习俗,他在童年时代其父母也为他过生日,过法并无特别之处。因为,他的父辈是农民,家境并不富裕。  相似文献   

2.
于友兵 《党史纵横》2012,(12):22-24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清光绪十九年农历十一月十九)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按照中国人的习俗,他在童年时代其父母也为他过生日,过法并无特别之处。因为,他的父辈是农民,家境并不富裕。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立志走出  相似文献   

3.
美国前劳工部长赵小兰做客上海交通大学"励志讲坛",讲述了她心目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以及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对她的深远影响。整理/徐蓓父母坚信,他们在美国的成功源于在中国受到的教育我想说说我的父亲。他早在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刚开始与中国建交时就回到了中国,他是第一批来中国的美国人。那时候很多人不愿意来中国,但是我父亲那么早回来是有原因的,因为他想见他的母亲,他们已经23年没有见面了。中国人以孝为先,这也是你们应该为中国感到骄傲的一个理由。  相似文献   

4.
正欧文·拉铁摩尔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1900年7月29日,他出生在华盛顿,不久随父母来到上海,在中国度过了童年时光。12岁那年,他被父母送到欧洲学习,19岁返回中国,并在天津、上海等地做过助理编辑、商行雇员、保险公司职员等,能熟练运用中文,逐渐产生了深入了解中国的浓厚兴趣。从26岁起,拉铁摩尔开始在中国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游历考察,为其后来研究中国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后,他陆续发表和出版了大量关于中国边疆和少数民族问题研究的著述,对中国边疆和少数民族问题进行了许多开  相似文献   

5.
收养与拐卖     
长平 《廉政瞭望》2011,(11):51-51
大约10年前,我去广州美国领事馆办签证,看见很多美国人抱着中国婴儿,也在排队办手续。其中一些孩子的样子看上去有些奇怪,原来他们先天残疾或体弱多病,因此被中国的父母遗弃。那些健康的孩子,则多为女婴。几年后我在《纽约客》杂志上看到一篇小说,就是写中国人抛弃女孩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美国朋友,在中国做访问学者,与中国大学生朝夕相处一年。交流感受时,首先跟我大赞了中国学生求知欲强、对西方文化了解很多、英语基础好,但同时,关于中国年轻人,他也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困惑。困惑之一:中国的女孩子好像不谈恋爱就直接结婚?美国朋友说,他见到的中国女大学生,学业大多非常出众,但唯独在恋爱结婚方面,显得比较胆小。父母会要求她们说,"大学时期以学习为主",但大学毕业后,父母又希望她们赶紧找个人结婚,还最好是有钱人,以免被"剩"下。于是大学毕业之后,很多没有恋爱经历的女孩,  相似文献   

7.
郑潇滢 《党史纵横》2001,(11):39-39
司徒雷登是美国人,然而,他不但出生在中国,而且他一生的多半时光是在中国度过的。对于自己的经历,他在晚年撰写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以中国为家。精神上的缕缕纽带把我与那个伟大的国家及其伟大的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不但出生在那个国度里,而且还在那里长期居住过,结识了许多朋友。我有幸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童年,后来又回到了那里当传教士,研究中国文化,当福音派神学教授和大学校长。1946年,我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一跃而被提升为美国驻南京大使;然而在1949年,我作为大使,最终却是很不愉快地离开…  相似文献   

8.
据《广州日报》报道,在近日召开的“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说了一个故事:克林顿访华的时候,他通过他的亲属和对中国非常熟的美国通带话来,他想知道中国人的生活,想读一读有关中国人素养的书。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14,(7):56-57
正安吉拉在第13期的《瞭望东方周刊》上撰文指出:一位美国朋友,在中国做访问学者。关于中国年轻人,他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困惑。第一个困惑是,中国的女孩子好像不谈恋爱就直接结婚?美国朋友说,他见到的中国女大学生,学业大多非常出众,但唯独在恋爱结婚方面,显得比较胆小。父母会要求她们说,"大学时期以学习为主",但大学毕业后,父母又希望她们赶紧找个人结婚,还最好是有钱  相似文献   

10.
海德姆和斯诺一起奔赴陕北 1933年11月,23岁的乔治·海德姆来到上海,那时他刚刚从瑞士日内瓦医学院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作为一个美籍黎巴嫩人,海德姆1910年出生于有"水牛城"之称的纽约州布法罗市. 来到上海后,海德姆开始研究当时流行的"东方热带病",先是在上海广慈医院和美国同仁医院工作,后来自己开设了一家诊所.本希望他回美国工作的父母在知道他到中国时,就提出了疑问:"中国那么远,你何时才能回来?"然而,海德姆一踏上中国的土地,看到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后,就决定留下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结识了路易·艾黎、史沫特莱等人.  相似文献   

11.
正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王阳明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史留下了重要记录的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王阳明的少年时代却并没有让他的状元父亲省心。如果生活在今天,王阳明很可能是很多人心中的"问题少年""熊孩子",即便在成年后,他的学术思想也与其父有着天壤之别。但是,这位曾经的"叛逆少年"终成杰出父亲的骄傲。少年王阳明的故事,在家庭教育方面能够带给今天的父母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漫画幽默     
“示儿”在中国,这种故事太多了。一富家子弟进京赶考,父母怕其路上受苦,带足了盘缠,实指望他学有所成,光宗耀祖。不想这小子却一头扎进“红灯区”,直到钱财挥霍一空,然后被赶出来流落街头,然后还得那烟花女子救他,然后演一出浪漫佳话。《玉堂春》、《杜十娘》等等,说的都是这种故事。杜十娘投水死了,苏三也早已作古,可李甲、王金龙之流的“败家子”却后继有人,只不过改“进京赶考”为“出国考察”了。其秉性也没什么长进,除了拿着公款——其实也同样是父母的血汗钱花天酒地之外,就是到处丢咱中国人的脸了。作为倒霉的父母之一,无奈之下想起…  相似文献   

13.
<正>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陈明,一个80后小伙,尽心尽力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18年,他的事迹被四十一团职工群众传为佳话,感动着每一个人。陈明的童年与很多小朋友一样,快乐、无忧无虑。他的父母王志川夫妇,是三师四十一团前进煤矿的普通职工,家庭温馨幸福。1987年,王志川负责四十一团前进煤矿安全工作,在一次下井  相似文献   

14.
这是发生在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的两个传奇故事,它不仅给当事人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而且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别具风采的一笔。贺龙与史密斯1982年,一位名叫勒·史密斯的美国人飞抵北京。他在宾馆住下后,立即与中国外事部门联系,要求晋见贺龙元帅。当告知贺龙元帅已于11年前去世的消息时,这位美国客人神情悲痛。在他的一再请求下,他拜访了贺龙元帅夫人薛明。这位美国客人向薛明披露了父亲史密斯与贺龙一段鲜为人知的交往。  相似文献   

15.
崔鹤同 《求贤》2009,(11):50-50
1954年10月1日.他出生于北京一个干部家庭.加之与共和国同生日.他的童年充满了优越感和“革命”的自豪感。然而.不幸的是“文革”爆发.父母被隔离审查.他从12岁开始辍学并独自生活.而且日夜胆战心惊.连街都不敢上.怕被人打。1969年他15岁那年走后门当了兵.成了海军航空兵的一名电器员。因为几年的“饥寒交迫”.加上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一顿能吃9个窝头。  相似文献   

16.
于丹 《当代贵州》2014,(6):65-65
正真正的教育是每个人在为未来做准备,而这首先是父母之心,包括我们如何以父母之心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面对今日诸多有违父母初心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重视重建中国家教与门风。让孩子懂得明辨是非有人说要让人的本心回到小学阶段,但我认为应该回到幼儿园时期,幼儿园是培养常识的重要阶段。幼儿园的孩子最遵守秩序,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会排队,他们都很懂礼貌,见到大人都会打招呼。但是慢慢地我们会发现孩子不打招呼了,这是因为大人总是不理他们;后来又变得不讲规矩了,是因为他们开始了解社会了。一个民族不能数典忘祖,一个人永远不要笑话自己的童年,因为童年学的是做人的规矩。  相似文献   

17.
正本书为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旅行时的日记,还包括部分手稿和一些私人信件(主要是给父母的),在李希霍芬去世后,由其学生整理而成。日记中不时出现他为了实现科研目标,与官民沟通过程中使用的种种有趣手段和故事,让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18.
他是共和国主席的长子,童年丧母后,直到13岁才见到父亲;他14岁便去了苏联求学达18年,并在异国他乡经历了一段不幸的婚姻;归国后,他成为了中国杰出的核专家。然而,最终他却选择了卧轨自杀……  相似文献   

19.
正罗致焕,朝鲜族,1940年出生于黑龙江省,50年代即成为我国著名的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是我国冰上项目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1963年日本长野世锦赛上,他风驰电掣般地冲过了男子1500米终点,为中国夺得第一个速滑世界冠军,在世界赛场书写了中国速滑选手浓墨重彩的一笔。上小学时,他听人说中国体育落后,下定决心要锻炼身体为国争光。14岁时考上朝鲜族中学,父母节衣缩食为他买了一双冰  相似文献   

20.
许多人说,美国是“自由社会”。我觉得,说这话的人一定不知道什么叫自由。我是说,与我们中国比起来,美国一点也不自由。我们来看一些事实。第一,在美国,父母不能随便打孩子。可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孩子是父母生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打不打孩子,是做父母的自由。但这自由一到美国就没了,你说它自由个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