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卢刚 《红岩春秋》2014,(1):64-67
20世纪初期,中国革命和俄国革命之间的联合反帝斗争深远地影响了世界历史。作为当时两国革命的最高领袖,列宁和孙中山之间的私交也为后人津津乐道。据说,列宁将孙中山于1918年发给苏俄政府支持其反帝斗争的电报视为“东方的光明”,  相似文献   

2.
早在辛亥革命后不久 ,伟大的列宁就曾在《涅瓦明星报》和《真理报》上发表《中国的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 ( 1912年 7月 15日 )、《新生的中国》 ( 1912年 11月8日 )、《中华民国的巨大胜利》 ( 1913年 3月 12日 )和《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 ( 1913年 5月 18日 )等文章 ,赞扬孙中山的思想“是真正伟大人民的伟大思想”,辛亥革命的胜利说明“四亿落后的亚洲人……已经从酣睡中清醒 ,走向光明、运动和斗争了”。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 ,孙中山则属于较早向往十月革命的中国人。1918年 1月 ,孙中山指出 :“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 ,若俄国现在…  相似文献   

3.
王煦 《学习导报》2011,(19):62-63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大联合中央执行委员会亲爱的同志: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症。我的心念此时转向于你们,转向于我党及我国的将来。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通过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废约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指导与指示。其中,既有促使中共制定包含反帝废约目标的革命纲领,在反帝废约斗争中实行统一战线的策略的积极成果,也有苏联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指示中共发起"左"的全面的反帝废约运动,使革命力量遭受损失的消极影响。随着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快,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影响下,中共逐步调整反帝废约策略,确立了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为主,联合一切同情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民族和国家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作为20世纪享誉世界的伟人,在他去世后,不同的党派和社会群体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宋庆龄因其特殊的身份,在孙中山纪念活动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她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孙中山纪念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孙中山纪念备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每逢诞辰和忌辰都会举行相关纪念活动,宋庆龄也通过出席纪念会、发表文章等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纪念活动中。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对孙中山的纪念,既源于党和国家的政治主张和需要,更是出于自身对孙中山的追思与怀念。  相似文献   

6.
被曲解的列宁与真实的列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什维克和西方社会民主党人以为,列宁持脱离实际的、激进的社会主义思想,苏联理论界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列宁思想作了“激进化”的理解。实际上,列宁十月革命后一直持务实、渐进的社会主义思想。西方学者认为,列宁是一个追求个人权力并主张对同志们采取惩罚措施甚至采取集中营措施的人,实际上列宁是一位主张党内民主并且自身工作作风十分民主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7.
张含光(1884-1975),女,辽宁铁岭人,十月革命时期苏俄红军中国团(红鹰团)团长任辅臣的夫人,她追随丈夫在俄国参加了革命,担任过红鹰团后勤办事处主任职务。任辅臣牺牲后,她及其孩子们荣幸地被列宁接见过。1921年回国后,她安于平淡,居功不骄。  相似文献   

8.
宋庆龄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国际主义战士,她一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富强和现代化事业、妇女解放事业、世界和平事业等均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现代史的进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宋庆龄的国民革命生涯可以看出,她与中国共产党之间有着特殊关系。宋庆龄在国民革命时期,虽然代表的党派立场与共产党不同,但她坚持的孙中山所设想的新中国目标与中国共产党的目标之间有着契合。她从陪伴孙中山走过最后十  相似文献   

9.
鲜明的革命特色是苏区列宁小学与当地过去教育的本质区别,然列宁小学在坚持革命时代特征的同时,还呈现“非革命”的面相,体现为在实践操作中仍时常可见有违“革命教育”主旨的传统教育资源的运用。透过对这些“违规”现象的分析,可以窥见苏区社会变迁中的真实历史场景。  相似文献   

10.
鲜明的革命特色是苏区列宁小学与当地过去教育的本质区别,然列宁小学在坚持革命时代特征的同时,还呈现"非革命"的面相,体现为在实践操作中仍时常可见有违"革命教育"主旨的传统教育资源的运用.透过对这些"违规"现象的分析,可以窥见苏区社会变迁中的真实历史场景.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它与后来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传承关系:首先,这次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之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之侵略势力,为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其次,它失败的经验教训还给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思想材料.尽管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的辛亥革命斗争,已过去了整整一个世纪,但它的里程碑作用,及其革命先辈们的爱国革命和奋斗牺牲精神,却一直受到后人的景仰与称颂.  相似文献   

12.
正蒋介石毕其一生反共反苏,这在海峡两岸的相关著作中,已成为不争之论,可当我们将浏览的目光锁定在五四运动前后,就会发现他和那一时代的许多进步且有抱负的青年一样,深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并且较早主张师法苏俄,以至有过一段短暂的联俄联共的红史。预备赴俄考察一番,将来做些事业十月革命爆发的那一年,蒋介石恰至而立之年。在此之前的1908年,他已经陈其美介绍加入同盟会。第三年,又是陈其  相似文献   

13.
列宁的党内民主理论深深植根于俄国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情;列宁党内民主理论和实践是对民粹派党组织理论的批判继承;列宁的党内民主理论和实践深受西欧的民主政治发展与民主党人的政党实践和理论的影响;俄共(布)面临的革命和建设任务的要求以及党的自身状况是列宁时期党内民主理论与实践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4.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苏俄仍然属于协约国一方,与同盟国处于交战状态。为了顺应民意,退出战争,保住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苏俄提出的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的德国进行和平谈判。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出色的理论家,列宁准确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要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暴力与自由关系思想的基本内核,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暴力与自由关系思想,指引世界范围内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找到了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正确道路,随后世界上涌现出一大批社会主义政权和国家。列宁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暴力与自由关系思想基础上,对第二国际的修正和叛卖进行了彻底批判,并领导建立了共产国际,用彻底的马克思主义暴力与自由关系思想武装各国工人阶级,指导国际工人解放事业取得历史性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6.
17.
陈独秀与马林,一个是中国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另一个是荷兰著名革命家,本应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却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实现了"对中国革命的两大贡献"。大革命时期,马林三次来华(一说四次),与陈独秀之间的诸多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颇有戏剧效果。"我们不能靠马林"大革命时期来华的共产国际代表和苏俄顾问很多,据《共产国际、联  相似文献   

18.
刘绍周1892年出生于广东高要县一个普通的茶农家庭,长大后又名为刘泽荣。1897年5岁时,因天灾茶山被毁,随父去俄国,流落在高加索黑海沿岸的巴统市,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在俄国读书,1914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大学毕业后,刘绍周在吉斯洛得斯克中学任教,也帮助家族在巴统种茶。1917年  相似文献   

19.
吕春 《党史文汇》2006,(4):34-36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同祖国宝岛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四次访问或过境日本霸占下的台湾岛,在台胞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胜利,曾激发起台湾民众一系列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在他不幸逝世时,期盼中国革命成功从而摆脱殖民统治的台湾同胞,对他们十分崇敬的一代伟人孙中山,表达了深深的哀悼.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的以党治国思想是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是在学习欧美政党政治失败之后,借鉴俄国革命胜利经验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的。这一思想对近代中国政党政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