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是亚洲各国人民的众望所归,也合乎我国人民的要求;亚运会工程在北京落成,将使首都的面貌大大改观,促进首都两个文明建设;亚运会将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亚洲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编者寄语     
《瞭望》1990,(39)
本期《瞭望》出版时,亚洲人民的体育盛会——第十一届亚运会已经拉开了帷幕。 今年北京的秋天,是一个辉煌的秋天。首都的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热情、友好、喜庆的气氛;亚运会主会场上,巨大的火炬在熊熊燃烧;数十个比赛场馆内,亚洲各国的体育健儿正在展开激烈的角  相似文献   

3.
王蔚 《瞭望》1990,(24)
不久前,北京市对市民的亚运心态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70%以上的北京市民了解亚运会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将在义务劳动、观看比赛、制止不文明等情况方面积极支持亚运会。这说明亚运意识已深入大多数首都市民的心中。 办好亚运会,日益成为北京人关注的热点,谈论的中心。人们自觉地维护首都的社会安全,争做文明市民,争着参加为亚运会做贡献的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4.
《瞭望》1989,(16)
一九九○年九月,将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受到海内外各界的关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和《瞭望》编辑部等首都三十六家文艺、新闻单位为迎接和开好亚运会,共同发起亚运会优秀文艺作品、优秀新闻作品评奖活动。 评奖活动分两大部分:一是文艺作品,包括报告文学、散文、诗歌、曲艺作品;二是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  相似文献   

5.
北京时值隆冬,朔风凛凛,瑞雪霏霏。三十九位挟着征尘与硝烟的战士——老山前线“猫耳洞之声”乐团来到了首都,带来了一股热流。 乐团所到之处,掌声、鲜花、泪水,千千万万首都人民把真挚的爱奉献给前线战士。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猫耳洞之声”乐团到清华大学演出的消息一传开,立刻给这座理工科最高学府增添了一股热烈气氛。夜晚七时许,礼堂里已经座无虚席,连过道和后排也挤满了观众。一位校团委干部告诉记者,从当天中午起,清华园里就排起了长队领取入场券,一千二百多张票不到半  相似文献   

6.
人民的来信,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北京市市长陈希同把阅批人民来信,视为了解下情、改进工作、发现人才的一条重要渠道。近两年,他每年阅批的来信都达数百件。首都政治上的安定团结与经济上的日趋繁荣,  相似文献   

7.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分散在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建立了“大蒙古国”7月的蒙古草原,一半是绿草,一半是鲜花。在这草原的花季里,蒙古从首都到地方都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大蒙古国”800周年和人民革命胜利85周年。蒙古传统“那达慕”是最主要的庆祝  相似文献   

8.
路阔 《瞭望》1990,(19)
即将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主任、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面对困难重重的亚运会准备工作,曾立下了“自杀”誓言:如果因为亚运会工程建设耽误了亚运会召开,就找北京最高的建筑、208米高的京广中心,从那里跳下去,向天下谢罪! 现在亚运会的准备工作已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看来已成定局。我想,不正是因为有了张百发这样不速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和决心,有了参与亚运会组织工作的人们辛勤的劳动,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才有亚运会准备工作时顺利进行么? 由此,笔者浮想联翩:假如我们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单位的干部办每一件事、干每一件工作都能有这种“豁出去”了的拼命精神,还有什么样的困难不可  相似文献   

9.
万嗣铨——作为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秘书长,人们不会忘记他。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建筑施工专家,不仅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完成了亚运会的组织工作,而且用自己的真实感受、自己的心、自己的情做了大量入情入理、催人泪下、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人们不会忘记:几年前,不少人认为我国举办亚运会是“不自量力”、“劳民伤财”,还有相当一些群众对亚运会能否成功感到信心不足。为了唤起千千万万中国人的亚运意识,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深入到工厂、农村、部队、学校、医院以及民主党派及宗教界,以大量的数据和丰富的材料,向人们详细介绍了亚运会举办权的来之不易;如实分析了亚运会所需费用和我国的综合国力;热情讴歌了海内外众多为亚运会默默做奉献的无名英雄。他告诉人们,在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1,(23)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的日子里,中共一大南湖会议召开地的嘉兴人民开展了以“我为南湖增光辉”为主题的系列思想教育活动。在从去年6月开始的这些活动中,嘉兴市各界群众更加坚定了跟着中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七九年三月,新华社播发了一篇《风沙紧逼北京城》的报道,这个消息引起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据专家分析,威胁北京的风沙大都是从首都的“北大门”张家口这个“风沙口”涌进来的。因此,很多人士曾呼吁,为了使首都在二十一世纪到来时不致成为“沙都”,除坚持全面造林种草、固本冶沙外,还应尽快在“北大门”筑起一道绿色屏障,挡住这个风沙口子。时隔六载,这个风沙口子挡得如何?植树种草进展得怎样?记者带着这个全  相似文献   

12.
亚运会圣火已经点燃。作为知识分子的普通一员,我们和全国人民一样,非常激动。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华民族承办的大型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几代人的夙愿啊,而今终将成为现实。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落后的旧中国,由于旧政府的无能及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国力憔悴,国民素质低下,无力问鼎于国际体育大赛,被人戏之为“东亚病夫”。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成立短短40年来,从这样低的水平起步,发展到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到三峡库区考察,进村入户了解民情,亲自为农民追工钱,着实令人万分感动。他还语重心长地对随行的干部说:“天天坐在办公室里,不到农民家里看一看,坐一坐,怎么能知道农民的困难呢?” 温总理亲切的话语,道出了千百万农民共同的心声。记得那首“常回家看看”,不知让多少父母儿女为之感动得热泪盈眶。作为人民  相似文献   

14.
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自9月1日晚开幕以来,已经有声有色地在北京全面展开。北京成了荟萃亚洲艺术精华的大舞台。 9月1日晚,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灯火通明,七色彩灯缀满了古柏苍松,喧天的鼓乐迎接着两万多名  相似文献   

15.
潘毅 《瞭望》1996,(Z1)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但阿富汗人民却仍处于战争的炼狱之中。新年的第二天,伊斯兰学生运动武装“塔利班”就向首都喀布尔发动了火箭袭击,造成包括5名儿童在内的20名平民丧生,48人受伤。此后,“塔利班”又多次空袭了首都,造成多人伤亡。 “塔利班”是1994年末才崛起的一支新兴武装,但发展极快,目前已控制近一半的国土,成为该国势力最大的派别。“塔利班”不与任何别的派别结盟,相反,其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共和国成立如周年的庆典时刻,也是北京红星酿酒集团公司走过了50年风雨历程的纪念日。50年前,为了欢庆解放,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北京红星酿酒集团公司的第一批白酒新产品──红星二锅头在北京问世了,此酒一投放市场,便以其清醇、甘冽的独特风格,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50年来,红星二锅头已发展成为拥有三大系列、几十个品种,享有“中国大众名牌”等美誉的北京名牌产品。首都特产,不但畅销全国,还远销欧、美、日及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50年,在历史长河中,也许只是历史的瞬间,然而对于一个企业及它的产…  相似文献   

17.
有感于“对下负责是最好的对上负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下负责是最好的对上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是最好的对党负责。”这是一个领导在“三个代表”思想教育活动的总结大会上讲的话这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让人震聋发聩,回肠荡气一这话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相似文献   

18.
日前,记者来到为亚运会担任生产航空煤油的抚顺石油二厂。厂区内炼塔林立,马达轰鸣,一派繁忙景象,一辆辆装满为亚运会特制的二号航空煤油的列车正整装待发。在厂里,记者见到了厂长罗运爵,他刚从北京学习归来。他说,在北京的日子里,每时每刻都被火热的亚运意识感染着,无论是在单位还是街头,人人都在为创造良好的风气和优美的环境做贡献,北京已为全国树立了榜样。办好亚运会不仅是北京人的事,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大事,11亿中国人都  相似文献   

19.
电视转播是承办国际大型运动会的主要条件之一 中央电视台大楼位于京西八一湖畔。在主楼十五层一间充满阳光的办公室里,我找到了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第十一届亚运会广播电视委员会秘书长杨伟光。 我问他亚运会电视转播工作是否已着手准备?他淡然一笑,说,“如果观在才动手准备,就来不及了。我们的准备工作从1984年汉城第10届亚运会时就开始了。当时,我们曾派了一位高级工程师到汉城考察电视转播工作,回  相似文献   

20.
远洋 《瞭望》1995,(44)
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书同文、车同轨”以后,两千多年里,汉语作为汉文化的载体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并且始终保持了文字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然而,历史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却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性.“一国两词”与“一物多名”1993年11月在台北举行的海峡两岸电子显微镜学术研讨会上,本是同文同种的两岸科学家,却在多种语言(大陆的普通话、台湾的国语和英语)混用之中进行学术交流.参加此次会议的台湾清华大学一位教授对这种“一国两词”、“一物多名”的反常现象十分感慨,特地致函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希望两岸科学家及早解决两岸科技名词的统一问题.这位科学家的感慨和要求,反映了两岸科学家的共同心声,海峡两岸科技名词术语的差异性,已经严重阳碍了两岸科技界的学术对话和学术交流,并且也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