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佛教哲学在当代社会,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如果有,又有什么样的现代价值?这是研究中国佛教哲学应当回答的问题。传统只有经过价值重建才富有鲜活的生命力,我们又需要通过怎样的现代转换工作,以建构中国佛教哲学的现代价值,在中央提出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的当今中国,进而发挥其现代作用?这是研究中国佛教哲学现代价值应该说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1987年我国学术界对中国佛教的研究较前几年有所发展,全年共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特点是:在对中国佛教进行多角度研究的基础上,突出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儒、道、理学)关系的研究。因此,对具有中国佛教特点的禅宗、天台宗、华严宗的论述显得更加深刻,使人更加清晰地看到佛教能以在中国生根、发展的社会思想根源,对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颇有裨益。是年十月在我国召开的中日佛教学术会议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其次对佛教哲学的研究出现“热潮”,文章较多。再者,对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的比较研究也有了相应的论文,这是多年来少见的可喜现象,标志着对少数民族佛教研究的重视。现从佛教与民族  相似文献   

3.
在寻求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如何安置传统的信仰并由此获得对文明的本土化理解是现代国家面临的问题.现代泰国在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并没有创造一个超越传统宗教的公民宗教,而是通过确立佛教与他者的阶序关系来求证佛教的崇高地位,这既包括在僧伽体系内部进行现代与传统、理性与蒙昧的区分,也包括对佛教与神灵信仰的价值差异和现实功能进行认定.信仰的阶序创造出包容性的公民宗教,它首先满足了本土社会对于现代文明的价值诉求,同时也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现代泰国的佛与他者的关系展示出文明的阶序性特点.  相似文献   

4.
今日民族:先提几个问题.斯里兰卡作为一个国家,是什么状况?为什么想到去这个地方? 孟涛涛:斯里兰卡的基本情况,查查资料都能找到,我觉得就没必要赘述了,不过,有两个事件比较特别,其一是,作为一个以佛教信仰为主且历史悠久的国家,斯里兰卡打了26年的内战,以信仰佛教的僧伽罗人为代表的政府军和以信仰印度教的泰米尔人为代表的猛虎组织,从1983年打到了2009年,无数民众死于冲突和战火.其次,1959年,一个佛教僧侣刺杀了时任斯里兰卡总理的班达拉奈克,这显然犯了佛教的大戒.这两个事件,基本上就已经颠覆了传统佛教的教义.对于斯里兰卡而言,有一个词很有意思,叫做"佛教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5.
宗教性人文主义是儒学人文信仰的总体特征,天人合一是儒学人文信仰的核心价值,道德中心是儒学人文信仰的超越途径,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儒学人文信仰的理论特质。作为心性哲学的儒学人文信仰,其在现代社会依然能够整合人心,建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6.
宗教性人文主义是儒学人文信仰的总体特征,天人合一是儒学人文信仰的核心价值,道德中心是儒学人文信仰的超越途径,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儒学人文信仰的理论特质。作为心性哲学的儒学人文信仰,其在现代社会依然能够整合人心,建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7.
元气的观念,是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的贤哲们在 探讨世界本原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锤炼和完善 起来的。元气论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理 论,也是中医理论和气功理论的基础。元气论的主 要观点是什么?按现代科学来理解,用现代语言来 叙述,元气究竟是什么?中国古代元气论对于现代 科学关于物质世界奥秘的探索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这是本文想要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佛教不但由印度传入中国,而且随着历史上我国僧人的出国弘法巡礼,以及后来华侨的赴海外谋生,又把我国的佛教信仰,传到日本及南洋一些国家。于是佛教便作为日本和南洋一些国家华侨、华人的传统信仰,成为早期华侨社会的精神支柱之一。本文拟就日本华侨、华人的佛教信仰与中日文化交流问题作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深化生活世界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活世界理论的目的,是以马克思哲学实践观为基础,以现代西方和中国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为资源,以当代人类生存基本问题为依据,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世界观理论。要深化当前的生活世界理论研究,有三个方面问题需要深入思考:生活世界转向究竟对现代哲学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它体现了现代哲学的什么样的基本精神?生活世界与实践观的内在关联,怎样以实践观为基础建构生活世界的理论大厦?如何把生活世界理论与当代人类生存实践结合,使其成为具有价值导向的现代生活观?  相似文献   

10.
评点黑格尔论中国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是思辨唯心论的集大成者,近代、现代以及当代的中国学者都对黑格尔及其哲学有着深入的研究,所以,近代西方的哲学家中,被中国人研究得最多的要属黑格尔了。那么黑格尔又是如何论述中国哲学的呢?遗憾的是中国人对黑格尔的哲学评价很高,而黑格尔对中国哲学,乃致整个东方哲学多有低贬。一 黑格尔论孔子哲学黑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导言部分集中论述了中国哲学,他一开始就直指孔子的哲学。黑格尔不懂中文,更难达古文,这是黑格尔理解中国哲学的鸿沟,也是造成黑格尔曲解中国哲学、低贬中国哲学的主因。他对孔子的论述不到一页纸。下面是…  相似文献   

11.
在西藏,全民族世代信仰的佛教,今天还允不允许人们继续研究和学习?本文是这方面的藏族权威、学者普米·强巴洛珠就此问题对本刊记者彭建群的一席谈.  相似文献   

12.
刘衍永 《求索》2008,(7):119-120
哲学要研究人,必然思考人的死亡,死亡问题不能排除在哲学研究的对象之外。马克思主义死亡哲学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它有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三大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分支。死亡哲学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如佛家、道家、佛教对死亡的思考比较化、体系化、理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视马克思主义死亡哲学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哲学:理性与信仰(下)金春峰三信仰衰落与理性独尊在哲学上的反映西方,中世纪结束,进入文艺复兴以后,信仰衰落,理性高涨,反映在哲学上是:与古代哲学主要陈述本体论不同,近现代哲学主要研究认识论问题,研究认识的方法、表达的方法;研究科学发现的逻辑;研究在认...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是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全球伦理的一份宝贵资源。作为宗教伦理,它是佛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是以佛教信仰为中心调节僧人之间及僧俗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体系,是有关佛教道德的思想、观念、学说。作为宗教伦理,它发挥着世俗伦理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也承载着宗教对社会人生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有关"哲学的终结"或所谓"后哲学"的呼声几乎不绝于耳.今天,哲学的确面临着这样一种抉择:它要么放弃自己存在的权利,要么为自己的存在辩护.对于当代语境下的哲学来说,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在后现代那里,哲学成为继上帝和人之后又一个被宣判死刑的东西.那么,哲学是否真的死了?如果它没死,是什么支撑它的生存?后现代哲学认为现代哲学什么也不是,那么后现代哲学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杜威教育哲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的教育问题是什么?教育改革的思路又何在?考察杜威教育哲学的主要原则与主张,反思其在中国的历史影响,可以获得对于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价值之一,在各个领域诚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诚信不仅仅是道德术语,也有严格的法律内涵。佛教思想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哲学研究之上,应当运用于社会现实,来解决社会具体问题。佛教诚信思想具有单方性、对象性、现实性。这些特征决定了佛教诚信可以在一定范围之内弥补法律漏洞,树立法律权威,促进法律实效。  相似文献   

18.
1989年可以说是佛教研究的丰收之年,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佛教的论文有近百篇之多,其中对佛教的中国化问题、禅宗思想、神会哲学、佛性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分别概述如下。一、关于佛教的中国化问题方立天认为从中国佛教史的纵向考察或从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的横向考察来看,佛教的中国化就是佛教和中国现实紧密结合,受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制约、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人士大夫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力量,译经注疏是中国化的重要基础,统  相似文献   

19.
胡适与佛教     
胡适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反对的是宗教迷信,对于宗教哲学和宗教信仰并不完全反对。他的容忍思想体现了科学主义信仰中的准宗教音调;他的新宗教观援自儒家"三不朽";"管取佛欢喜"体现了胡适对佛教奉献精神的吸收;胡适对佛教由神秘体悟到科学研究对佛教转型起到一定作用;他选择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研究佛教。  相似文献   

20.
论哲学观的方法论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西方哲学发展历史,对于"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个从本体论经过认识论再到方法论的过程,哲学由研究对象性的客观知识到人自身的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一转变是由康德开始而由马克思完成的,它意味着一种新的哲学观.哲学不是传统形而上学所探究的"本体",也不是现代西方哲学强调的"客观知识"和"信仰",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方法.这标志着哲学观的方法论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