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联”时期,瞿秋白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中重返文学岗位,他从革命斗争的大背景下审视文艺的社会功能,并据此参与、指导各种非无产阶级文学流派的论辩,以文化构建的特殊方式延续了革命实践、宣泄了政治理念,继而进一步扩大了“左联”的统一战线,拓展了革命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2.
形成于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左翼文化运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伟大的功绩。它为中国革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领导左翼文化运动这支新的生力军的,正是曾任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瞿秋白。 瞿秋白是以特殊身份,特殊关系,对左联做出了特殊贡献而享誉中国现代文坛的。他不是受中共党组织派遣,而是依靠自身扎实的文化功底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获得左联盟员的尊重成为领导。他在被王明“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排挤出中央政治局后去到上海,恰逢左翼文化运动举步惟艰。出于对革命的投入,对文学的眷恋,对文化扯不断的缕缕情丝,他通过冯雪峰、茅盾结识鲁迅后,积极参  相似文献   

3.
作为<朝日新闻>特派记者,尾崎秀实在上海结识许多中国左翼文化人士,并为"左联"活动提供帮助,在此期间他与鲁迅成为至交  相似文献   

4.
正殷夫(1910—1931),浙江象山人,中共党员,"左联五烈士"之一。擅写新诗,是左联发起盟员中极少数同时懂得德语、英语和俄语的盟员。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在上海窦乐安路(今多伦路)中华艺术大学内召开。左联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开始正式领导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滥觞,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文化的发展走向产生无可替代的巨大影响。大会是在秘密的状态下召开的,到会盟员50余位。  相似文献   

5.
1931年2月7日,上海国民党当局秘密杀害了左联作家柔石、李求实、胡也频、殷夫、冯锉,制造了"左联五烈士事件"。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为了揭露这一事件真相,中国上海文化组织想方设法,智勇结合,进行着一场文化秘密战……  相似文献   

6.
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左联作家们结合时代,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引导革命斗争。左联是有政治倾向的文学组织,左联改变了中国文学前进的航向并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70周年。1930年3月2日,左联在中华艺术大学(今多伦路201弄2号)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个文学社团。左联除上海总部外,还在北平、天津、广州、武汉、日本东京等地设分盟或小组,盟员由50余人增至400余人。继左联之后,文艺界又建立了社联、剧联、美联、语联、教联、记联、电影小组、音乐小组等。以左联为代表的左翼文艺团体在中央文委和文总的统一领导下,集结成一支荟萃各方进步力量、生机勃勃的文化新军,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左翼革命文化运动。 一、大力传播…  相似文献   

8.
著名文学理论家南帆对"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现象的研究具有某种探索前沿性,其文学理论中的"文化批评"所呈现的三种主要特征,既代表了他对"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的看法与评价,也为丰富知识界对"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的理解提供了帮助.他的研究为文学芥提供了一种范式,这种范式对知识界的继续探索和"文化批评"自身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5,(1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之间除了武力的角逐,还有来自意识形态领地的相互争夺,从当时中国突出的社会政治问题来看,马列的阶级斗争学说和革命意识形态是适用的。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观、阶级斗争观进入中国并深深影响中共党人、爱国的知识分子之后,国共两党的意识形态分野趋于明显,1930年在中共的带领下成立了"左联","左联"无论在政治斗争还是文学实践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一批文化工作者集聚到上海,形成以知识分子和文化工作者为主要成员的党支部,为中央文委的建立提供组织基础。当时,解决上海"革命文学论争",推动创造社、太阳社等左翼文化团体与鲁迅、茅盾等组成联合战线,是中央文委成立的重要原因。中共六届二中全会提出加强党对文化工作领导的要求,中央文委最终成立。时任中央文委书记潘汉年积极谋划"左联"筹备工作,充分发挥旗帜性人物鲁迅等作用。中央文委对"左联"、左翼文化运动的贡献与作用,推动了左翼文化的发展,强化了党对文化战线的领导。  相似文献   

11.
闽西红土地文学的影响深远而广大,追根溯源,不能不提及的就是著名的左联作家、红土地文学的奠基人马宁.  相似文献   

12.
闽西红土地文学的影响深远而广大,追根溯源,不能不提及的就是著名的左联作家、红土地文学的奠基人马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艺大众化运动在革命文艺思潮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五四新文学到20年代革命文学,然后通过30年代的左翼文艺大众化运动再发展到40年代的新民主主义文艺,这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变迁历程。这场运动将大众提升为文艺实践的主体和中心议题,强调文艺"为大众而存在"。在左联领导下,左翼作家们进行了三场思想论争,分别涉及大众化动机问题、现实问题、实践途径以及文字改革等从抽象到具体的议题。这场运动以完成文艺大众化、获得文学的"现代立场"为历史使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由于远离大众、远离政治现场,这场文艺大众化运动还无法形成联结民众与政治、推动政治革命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4.
姚辛 《党史文汇》2008,(1):49-52
左联的文学 左联作家们置身文化围剿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仍然毫不气馁,短短6年间,在各种报刊发表了大约1500篇各类作品,出版小说集、散文集、诗集、戏剧集、电影文学剧本、文论集和翻译文学作品488种(部),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抨击黑暗、讴歌光明的文学作品,给人民灌注力量与信心,激励他们去改造生活、争取祖国解放,其中鲁迅的《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茅盾的《子夜》,夏衍的《包身工》等早已成为我国新文学的经典,为人们所熟知;鲁迅的许多杂文名篇和其他作家的一些作品.人们百读不厌.  相似文献   

15.
林红 《党的文献》2017,(3):73-78
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艺大众化运动在革命文艺思潮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五四新文学到20年代革命文学,然后通过30年代的左翼文艺大众化运动再发展到40年代的新民主主义文艺,这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变迁历程。这场运动将大众提升为文艺实践的主体和中心议题,强调文艺"为大众而存在"。在左联领导下,左翼作家们进行了三场思想论争,分别涉及大众化动机问题、现实问题、实践途径以及文字改革等从抽象到具体的议题。这场运动以完成文艺大众化、获得文学的"现代立场"为历史使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由于远离大众、远离政治现场,这场文艺大众化运动还无法形成联结民众与政治、推动政治革命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6.
左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团体。从成立到解散中共对左联的领导从原则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常常是直接周详、无微不至的。因此,中共的政策、策略的发展变化,很快就会在左联得到反应。同样,左联的得失成败,也往往能从中共找到源头。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准确地了解左联从成立、转折到解散的整个过程,同时对正确处理文学与政党、政治之间的关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创造社、太阳社与中国共产党了解左联史的人,一般都认为中国共产党对左翼文化运动的领导,起始于革命文学论争的后期,也就是中共中央要求创造社、太阳社停止…  相似文献   

17.
组织部门承担着管理和服务党员、干部、人才的特殊职责,要履行好这些职责,就需要先进的文化理念来指导工作.在深化"树组工干部形象"学习教育和开展"两看"活动中,三台县对建设"以人为本"的组工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中共关于解散“左朕”的决策过程余信红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社联、剧联等左翼文化团体是中共领导下的文化组织,曾经为无产阶级文化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36年2月以后,左联等文化团体陆续解散了,这是中共顺...  相似文献   

19.
房福贤  孙峰 《理论学刊》2007,(11):117-122
就山东的地域文化来说,占主流地位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形象,体现着民间色彩的"好汉山东"形象却更为人们所认同、流传更广泛。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水浒传》的传播有着极大关系。《水浒传》不仅在"好汉山东"这一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也以其特色鲜明的英雄叙事传统,深深地影响了百年"好汉山东"的文学想象与书写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朋友之道 以诚相见──记毛泽东与徐懋庸的一次谈话武在平徐懋庸是1938年到延安的。在此之前,他在上海曾任"左联"秘书长,并负责同鲁迅联系、1936年,"左联"解散之后,发生了"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之争,在这场论争中,徐懋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