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2010—2012年,越南、古巴、老挝和朝鲜四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先后召开了新一届党代会,总结和反思了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制定了符合各国国情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并推出了一些新的举措。为了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同时也是立足于长远目标,上述四国执政党主要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执政党队伍建设以及本国经济和政治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对上述四国的研究和比较,将有助于开  相似文献   

2.
2010年,越南、古巴、老挝、朝鲜四个社会主义国家抵御住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实现了经济平稳增长。2010—2011年,四国先后召开了具有历史风向标意义的全国党代会,从而进一步坚定了各国革新社会主义的方向与决心。研究报告综述了2010—2011年越南、古巴、老挝、朝鲜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动向和四国社会主义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越老朝古最新党代会相继召开,出台了新的政策方针,标志四国政治、经济、社会建设进入新阶段。越共中央选举规范化,老挝首次提出以凯山·丰威汉思想为指导,朝鲜重塑党中央权威,古共首次提出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理论。四国目前存在不少主客观制约因素,面临严峻挑战。应充分认识现存社会主义国家自我发展的多样性,正确把握世界社会主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不同发展模式竞争中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古巴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长期而曲折的艰辛探索,相关政策随国内外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这些起伏、调整构成了2006年之前古巴特色社会主义征程的主线.2006年劳尔·卡斯特罗主政以来,稳步推进经济社会模式更新,逐步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战",工作目标明确为建设"繁荣、可持续的社会主义".2021年4月召开的古共八大是在古巴顺利完成宪法改革及国家和政府组织架构调整、经济社会模式更新进入"深水区"、外部环境出现新变化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当选古共中央第一书记,标志着古巴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期.展望未来,古巴共产党将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继续为建设繁荣、可持续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相似文献   

5.
古共八大对保证古巴革命的连续性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模式更新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大会从强化政治引领、提升组织保障和营造良好作风上为党的建设作了新的总体部署和规划,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古共更好地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展望未来,古共将继续遵循劳尔的教导,以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为核心,在不断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和有效防范化解国内外风险中不断推进古巴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金应忠 《国际展望》2015,(2):85-96,148,149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中国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同时也是欧亚非三大洲各国的共同发展战略,它不仅植根于古代先民基于勇气与智慧共同创造的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而且也适应了当代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共同需要,更是包容性塑造外交的伟大实践。尽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存在历史与现实的各种矛盾、分歧,但是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以聚焦共同发展的方式为各国认识这些矛盾、分歧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通过倡导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三位一体"的包容性塑造理念,为管控、弥合、化解这些矛盾、分歧提供了新的途径。立足新的时代背景,中国与欧亚非三大洲的相关国家有能力在古代先民创造的古代丝绸之路基础上,以平等、均衡化的原则共同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践,同时促进沿线地区的一体化发展,经济全球化时代也需要我们具有包容性塑造的目标自信、理念自信。  相似文献   

7.
世界金融危机对欧洲后共产主义国家的影响可以从它们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来预测.本文第一部分介绍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变化.第二部分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自1989年以来,后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欧盟新成员国采取了新自由主义的发展道路,作为欧盟成员国正式融入到世界经济中,但是这也带来了很高的对外经济依赖,使它们处于"卫星国"地位.独联体国家走的是一条混合的发展道路,包含了国家协调、国家资本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等要素.它们具有半边缘国家的特点.所有后共产主义国家通过贸易和金融向世界体系的开放使得它们的经济易受外部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可以从200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起的金融紧缩的影响中看出来.本文分析了各国对这场危机的反应和适应情况.欧盟后社会主义成员国受到的金融危机的影响要远大于独联体国家.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合法性已受到质疑,国家管制得到了加强.处于半边缘地位的经济体不是世界经济中的过渡性经济体.这些经济体能够通过发展它们自己的内部市场和网络来确保作为世界经济一部分的更大独立性.从世界体系的视角看,必须把那些有能力独立自主和复兴的潜在半边缘大国如中国和俄罗斯与那些更加依赖资本主义核心国家的半边缘国家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8.
《非苏联模式思潮研究》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法西斯战争结束以后,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个人民民主国家都面临着"在适合于各国的情况下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三国的改革领导者、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形成一股有深远影响的非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思潮.它们是当代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值得高度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初世界各国政党理论探索和政策调整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世界各国各类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均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革新图治成为各国政党在新世纪面临的重大课题.为了争取更多群众支持,许多国家的传统政党顺应时代潮流,主动进行理论创新和政策调整.西欧发达国家左右翼两类主流政党加速探索适应新世纪发展的治国理政之道,各国共产党也在重新思考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更加符合时代潮流和本国实际.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内部"新社会因素"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但在相当长时期却被视为"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观点而受到批判.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新社会因素"的思想因而被国内外一些学者重新提出并受到重视.日共认为, 21世纪是超越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新体制条件成熟的世纪,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已孕育成熟了"新社会因素",成为建立新体制的"重要基石"、"强有力基础"和"重要线索".在当代,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新社会因素"思想,对于我们科学理解其"两个必然"理论,把握发达国家的发展变化与发达国家共产党的发展走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一百多年发展史上六个纲领中,1989年12月在柏林党代会上通过的这一纲领是最近的一个纲领。因为该纲领不仅要适应自1959年著名的哥德斯堡纲领发表以来当代世界的新的发展变化,而且要对下一世纪德国党的发展起重大指导作用,所以该纲领从1984年全党酝酿到正式通过,前后历时5年半之久。德国党曾先后成立了以党的主席勃兰特和福格尔为首的两个纲领委员会领导纲领的制订工作,并曾于1986年和1988年拿出过两个纲领草案供全党讨论,足见德国党对这一跨世纪纲领非同寻常的重视程度。该纲领不仅对于我们研究德国党现行乃至未来几十年内的方针、路线、政策,而且对于我们研究民主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历史发展和演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纲领在民主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会愈显其价值。特此译出,供研究工作者参考,纲领全文共五个部分,其中第四部分"自由、公正和团结的社会:一种新的共存和协作的文化"共5小节:1.团结的社会中一切人的平等;2.未来的劳动和业余时间;3.通过社会公正达到团结的社会;4.对生态和社会负责的经济,5.国家和社会中的民主。因篇幅所限,故第四部分从略。文中有几处明显的反对共产党人的提法,为反映纲领原貌,此处照译,未作刪节,请读者有批判地阅读。  相似文献   

12.
在德国2002年大选中,民主社会主义党被挤出联邦议会,其失利的重要原因是社会民主党政策上向左摆动抢了它的地盘和话题.在党代会上,民社党"正统派"把"改革派"清除出党的领导层,同时把未来的走向定为抗议性"反对党".但由于该党面临分裂的危险,也未真正找到符合时代和国情要求的发展路线,前途实际上相当渺茫.西欧左翼党和共产党大都有相同的处境,面临着类似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由于内外部各种因素的不同,中东欧国家近20年的政治发展呈现出两种模式。一种是波兰等国的平稳演进型,即政治发展相对平稳、民主制度比较巩固,与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比较接近;另一种是除斯洛文尼亚外的前南地区的冲突裂变型,即政治发展受民族主义影响比较大,民主化引发了国家分裂和民族冲突。建立西方式民主制是各国政治转型的既定目标,两种类型都不会退回到社会主义时期的一党政治;但民主化并不是中东欧历史的终结,国情的多样性为各国培育新的民主模式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外高加索三国独立后,三国的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处境艰难,发展缓慢.一些社会主义政党坚持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传统,成为执政当局的反对党,遭受政治挤压.而其他社会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任务有社会民主党化的趋势,主张市场经济、混合所有制、多元民主政治,建立西方式民主和法制国家.由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受民族、领土争端问题的长期困扰,"强总统、弱政党"的政治格局、"颜色革命"以及俄美土伊(朗)多种国际力量在外高加索地区的角逐等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外高加索地区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共产国际在其存续的24年时间里,推动了世界多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殖民地国家和被压迫民族的觉醒,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立下功劳,为反帝反法西斯主义斗争和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此同时,在其领导和支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产党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过失和错误.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窗口,回顾共产国际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的关系,总结其历史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认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为如何发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作用提供历史镜鉴.  相似文献   

16.
<正>制度作为一种"稳定的周期性行为模式和与社会总体再生产实践活动相关的结构性原则",其本质决定了相比其他反腐方式,制度反腐无疑最有效、最持久。纵观全球,各国不论国家性质、发展阶段和历史文化背景,无一例外都将编织严密、严实、严肃的制度之网作为实现"不能腐"的重要突破口。一、多层次、全方位和"无死角"立法,确保反腐制度网络的严密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7.
苏共二十大和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是二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转折点,开启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篇章,结束了社会主义实践中"一个领导中心"、一个社会模式的局面。随后,苏东国家的诸多改革虽未成功,但却留下了宝贵遗产。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要用人类文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道路及其历史使命,不断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攻克难关,奋力前行。只有这样,才能开创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和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在社会主义改革60周年之际,本刊特邀北京大学黄宗良教授和项佐涛副教授在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知名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普列汉诺夫毕生反对各种关于落后国家发展的"跳跃论".他提出的俄国社会发展规划在理论上是有力的,在反对民粹派时起过决定性作用.后来俄国马克思主义运动走上了一条新的"跳跃"之路,而又未能克服落后给社会主义带来的种种困难.  相似文献   

19.
越南共产党革新事业经历了初试经济体制改革、苏东剧变后向纵深探索和推进、以"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新的体制创新、政治体制改革帷幕的进一步开启四个阶段。越南共产党结合国情、按国家自身的发展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新思路,以党的建设带动国家的革新与发展、善于借鉴别国经验、运用国际资源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给人们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20.
针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存在生产要素市场,无法进行经济核算,不能使资源配置优化的观点,兰格提出了"竞争解决"社会主义模式,从理论上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把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开辟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