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数字技术和智能算法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已进入数字社会时代,但是这个时代并不是绚丽的乌托邦,它仍然符合马克思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的形象。一方面,数字生产同19世纪的工业生产体系一样,将世界上的诸多元素转化为其数字化的数据,并用一种新的体系凌驾于人与社会之上;另一方面,如同工业社会的生产体系造就了风险社会一样,数字社会也造就了失控社会。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源不在于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在于资本对数字技术和生产的资本主义式的占有。马克思提出的对工业资本主义的批判,在于扬弃人的自我异化,重新占有人的本质,对数字资本主义的批判的关键在于实现数字空间中的共鸣,通过放弃掌控的关系,让人重新回归自己的本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指出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两个必然"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共产主义实践也融入新的社会历史进程,因此,对"两个必然"的理解必须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宣言>一章得出的精辟论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却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社会主义却不同程度的遭受某种挫折,这便向"两个必然"理论提出了挑战.为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辩证地分析其新变化的原因.同时坚信"两个必然"理论没有过时,它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  相似文献   

4.
在苏东剧变进行过程中,福山以黑格尔"历史终结"的话语,宣称自由民主是人类政府的最终形式,是人类社会的最后形态。福山并没有真正彻底地把握黑格尔"历史终结论"的思想精髓。黑格尔所说的"历史终结"指的是绝对精神在实现其自由本性的过程中发展到"老年时代",即实现了个体主观自由与共同体客观自由的统一。但是,在黑格尔看来,原则的提出与原则的实现还不能等同。马克思对启蒙思想家们企图把资产阶级的自由竞争等同于"历史的终结"的主张进行了批判,指出自由竞争从本质上讲是资本间的自由竞争,而这种自由竞争本身就是一种限制:一方面,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另一方面,劳动者自主性的活动得不到自由的发挥。因此,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扬弃。  相似文献   

5.
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的实质性对立以及这种对立随资本输出不断蔓延到非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帝国主义模式这一事实,提出了"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等核心论断。但列宁去世后,随着资本全球扩张不断深入而来的"资本积累"主要集中在资本主义国家、"贫困积累"主要集中在东方落后国家的历史境遇,还有由此产生的社会主义革命所需的"物质条件"与"主体条件"在东西方国家内部的分离,使得现实中的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主义实践以及两大制度间的关系较之列宁的论断出现了巨大差异,并由此引发了系列质疑和争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在资本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高度上,通过对列宁帝国主义论生成机理的揭示,与时俱进地澄明在资本全球化时代传承帝国主义论精髓要义所应具有的理论和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内部"新社会因素"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但在相当长时期却被视为"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观点而受到批判.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新社会因素"的思想因而被国内外一些学者重新提出并受到重视.日共认为, 21世纪是超越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新体制条件成熟的世纪,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已孕育成熟了"新社会因素",成为建立新体制的"重要基石"、"强有力基础"和"重要线索".在当代,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新社会因素"思想,对于我们科学理解其"两个必然"理论,把握发达国家的发展变化与发达国家共产党的发展走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艾伦·伍德认为,"市场依赖"下的竞争、利润最大化和资本积累法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性逻辑,资本的空间扩张就是资本主义逻辑普遍化的过程。她强调资本空间扩张本身存在悖论,全球资本主义表明资本的空间扩张已达至顶点,也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系统性矛盾愈发普遍化,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政治的可能性不是更小了而是更大了。伍德的分析启发人们,要避免被资本主义逻辑所支配,既融入全球经济又不能充当发达国家的"减压阀"与金融投机的牺牲品,合理利用市场"强制"并有效引导资本"冲动",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全球资本主义的现状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8.
高畅 《法制博览》2015,(1):71-7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的收集能力、数据储存能力以及对数据的分析能力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可以说,这仅仅是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步。从刑事政策学的角度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刑事实证学派不用再关注样本,因为此时的样本=总量。而且,对数据的掌握和分析可以使得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抛弃因果关系的研究,转而向"相关关系"研究。这一变化可以使问题的展现更加直观,并且建立在庞大的数据基础上的分析也使得这种"相关关系"变得十分可靠。但与此同时,大数据也对刑事政策本身提出要求,即如何对待犯罪预测问题以及对于数据获取手段的犯罪化。  相似文献   

9.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首先,列宁发展了商品生产理论和向资本主义转变的理论,特别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原初矛盾是生产者的独立性与社会劳动分工之间的矛盾,并指出正是这种矛盾造成了生产者的分化,形成了雇佣工人阶级和资本所有者阶级。其次,列宁阐明了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他指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阶段是市场向晚期资本主义转变的必然阶段。最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特别是对垄断和金融资本特征的揭示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各政治派别就资本主义在俄国能不能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问题争论不休,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为回答俄国的资本主义命运之问,列宁同民粹主义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合法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完美论"、党内"经济派"的"机会主义"三大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了斗争,...  相似文献   

11.
陈和午 《南风窗》2012,(7):55-57
虚拟经济之过度、"一规两制"之尴尬、发展模式之交锋,凸显的是全球经济危机之下资本主义的现实困境。而资本主义何去何从的大辩论,实际上是争议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的未来究竟何在。本轮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和欧美债务危机的跌宕起伏,激化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全球大讨论,2012冬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转型:寻找新模式"的主题下更是发出了"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追问。其实资本主义经济自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全面性的危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视域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以及两制关系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观察全球化问题.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背景下的崛起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困境中,社会主义是唯一可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因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科技革命、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日益加深的社会矛盾、不合理的国际关系以及蓬勃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都对战后资本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们可以说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四大动因.虽然战后西方国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帝国主义已经改变了它的根本性质及最终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大趋势.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的"黄金时期"使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出现了所谓的"中产阶级",它的出现曾使"告别工人阶级论"甚嚣尘上。但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使"中产阶级"的多数成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入不敷出,为维持生活水准又举债消费。在2007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大衰退"来临后,"上层阶级"的财富不降反升,而"中产阶级"则大量破产。"中产阶级危机"暴露了它的大部分成员其实是无产阶级的事实,资本积累的逻辑必然导致资本主义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5.
世界市场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生产力发展与资本扩张是推动其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因。而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又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既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平台,又是资本主义的历史终结力量;它既造成了资本主义由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扩张的趋势,又为某些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提供了凭借力量;它向人们表明,封闭性和狭隘性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特征,而现代性和开放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的这些思想,对我们探讨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是当代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是“资产阶级时代”世界发展逻辑的历史延伸和必然结果,把“资产阶级时代”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层级.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与发达国家体制内进行的变革和扬弃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历史进程,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积极扬弃的、新的历史形式,成为孕育未来人类社会发展更高社会形态的胎胞.我们应当科学准确地认识新兴经济体的世界历史内涵,充分估量这个重大国际性变革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战后日本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经过了"占领下的和平革命论"、"占领下的暴力革命论"、"争取和平过渡论"、"人民议会主义论"和"资本主义框架内民主改革论"五个阶段.从1970年党的11大以后,日共始终坚持走"人民议会主义"的道路,并认为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日本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苏东巨变后,日共21、22大认为在"资本主义框架内民主改革"是21世纪日本迈向人类"共同社会"的当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后半期,特别是80年代后,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没有改变,即"时代的本质"没有改变,但"时代的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换成"和平与发展".在时代主题转换了的历史条件下,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已由强调"统一性"和"国际联合",转变到强调"民族特色"和"独立自主".传统的发展战略,实际上是以"一条道路、一种模式、一个中心、一个阶段"为特征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调整了我们党的对外战略,顺应并推动了国际共运中"独立自主"潮流的发展,从而使传统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这一战略转变,既是国际共运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新形势"逼迫"的历史必然,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既对立又共处、相互借鉴与合作发展.这决定了"两个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10日http://www.counterpunch.org网站刊登了美国学者洛仁·戈尔德纳题为《虚拟资本与资本主义终结》的文章,认为1973年以来世界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美国虚拟资本爆炸性增长,迫使日本、德国也采取金融化模式,这给世界实体经济造成损害,也给世界劳动人民带来了灾难。作者认为,1973年以来的资本主义危机和以前危机最大的不同是:它是一场大规模的全球性的长期隐蔽萧条,资本主义进入慢性死亡阶段。作者认为这表明资本主义不再能推动社会,并据此提出对未来社会经济的18点计划,以重新启动社会发展。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