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的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历史决议》对统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书记处的领导下,由邓小平、胡耀邦主持进行,起草小组由胡乔木负责。胡乔木对正确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肯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解决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表迄今已经30多年了。经过历史的检验,该决议的基本结论如今依然能站住脚,其关键就在于邓小平围绕"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一主题,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历史主义原则。从1980年3月到1981年6月,邓小平在主持起草历史决议过程中,提出了起草决议的三条"总的原则":第一,确立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198 1年 6月 2 7日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陈云对于《历史决议》的起草提出了不少重要的建议。他非常赞成邓小平的意见 ,即 :这个决议所要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 ,就是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大革命” ,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 ,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为此 ,他建议增加“建国以前 2 8年历史的回顾”一节。这个建议 ,得到邓小平和全党同志的一致赞同。这是陈云对《历史决议》作出的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站在全局的高度,适时提出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总结,领导了第二个历史决议起草的全过程。他率先批评两个凡是,提出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起草决议提供了正确指南;指导国庆30周年讲话稿的起草,为起草决议奠定了基础;确定了起草决议的指导思想,并对决议的大体框架作了设计。他站在历史的高度,强调全面正确看待新中国成立以来30年的历史,对重大问题的分析要恰如其分,不能写成黑历史;强调要充分肯定毛泽东的伟大历史功绩,科学分析其晚年错误,坚持毛泽东思想;指出不能把错误全部推到毛泽东身上,而要集体负责。邓小平领导起草决议的过程,展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超智慧和坦荡胸襟。  相似文献   

5.
胡耀邦曾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文革"结束后,在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评价问题上,他反对只讲毛泽东的功绩或只讲错误的片面观点,主张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客观公正评价,这对后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起草通过的《历史决议》以及今天评价毛泽东提供了科学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2022,(1)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和经验教训作出了正确结论和科学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和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黎 《党史博采》2008,(12):4-9
随着平反冤假错案大规模展开和拨乱反正的深入进行,全面、彻底地清理"左"的错误,对历史问题作出全面总结,从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统一党内外的思想,成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亟需解决的问题。《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过程也就是党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拨乱反正的过程。从1980年3月决议开始起草,到1981年6月决议正式通过,全党围绕着党的指导思想问题充分发扬民主,展开广泛讨论。特别是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等关系全党团结和发展前途的重大问题,展开了认真而深入的讨论。其中,邓小平对《决议》的起草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和建议,体现了一位政治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超凡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产物。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继承中有发展,在发展中有继承。要继承毛泽东思想,首先就必须科学地总结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在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对如何评价毛泽东,如何总结毛泽东思想,多次发表讲话,为决议的起草和顺利通过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和他晚年的错误作出了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科学的总结,把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归纳…  相似文献   

9.
宋月红 《前线》2014,(3):121-122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相对于六届七中全会原则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而称为第二个历史决议,并作为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标志而永载史册。它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历史意义,关键在于起草工作确立了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一最根本原则。然而,贯彻这一最根本原则却并非易事,既排除一些干扰,又实现理论创新,才终成第二个历史决议。  相似文献   

10.
胡乔木在毛泽东思想研究中作出了杰出贡献。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成为自延安时期以来中共党史学界对毛泽东思想最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在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过程中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成为中共党史上第一次真正公正、客观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标志;20世纪90年代初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0年以来的历史高度,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王泽 《求实》1981,(10)
党的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一篇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她的最大历史功绩是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这是《决议》最核心的问题,第一位的问题,也是贯串《决议》始终的一条红线。这对于我们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对于无产阶级的千秋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初期,党内外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问题的认识存在严重分歧,错误思潮暗流涌动。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也就无法扬帆远航。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后32年的历史和毛泽东的功过是非进行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有力地抵制了各种错误思潮,为推进改革开放扫除了障碍;《决议》还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因子",为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决议》的出台,成为开启改革开放的关键一环,其历史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是在邓小平主持下起草的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文献。经过二十多年的风云变幻,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个《历史决议》提出的凝重原则和犀利判断,仍然在闪耀着不可磨灭的真理光芒。确实像邓小平当时所讲的,这个决议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是推不倒、站得住脚的。在历史转折关头,邓小平用“四两拨千斤”的一句话,提出了以后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准则中共中央是如何作出起草《历史决议》的决策的?目前尚未见到直接的档案材料,因此,一…  相似文献   

14.
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是在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领导下,由邓小平、胡耀邦主持,经过长时间的、广泛而深刻的党内外讨论后,由胡乔木负责带领起草小组完成的。它是一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对建国以来重要历史问题做出评价的政治性文件。它是否出台、何时出台、如何出台都事关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不能不慎重考量。邓小平、陈云是对《历史决议》的出台思考较全面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而是活的行动指南"这个理论品格的深刻把握,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理论渊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提出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强调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在毛泽东思想中的独特地位。《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和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这个概念。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实践经验,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内涵和时代要求,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乔木参与了起草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历史决议》 ,并协助毛泽东对《决议》草案进行了修改工作 ;负责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 ,其间对《决议》稿的起草、修改提出过许多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意见 ,对若干党史问题和如何评价毛泽东等问题作出过深刻的分析。胡乔木先后参与了党的两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 ,为解决历史问题、统一全党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对于胡绳的观点,沙健孙在1998年12月长沙理论研讨会上就简要地不指名地给予了批驳(见《毛泽东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68—77页)。接着,沙健孙在《中流》杂志1999年第4期和第12期又先后发表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全局性问题——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和《马克思主义,还是庸俗生产力论?——评胡绳教授对毛主席的批判》两篇文章。沙健孙反驳胡绳的论点主要有:第一、胡绳的观点不符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和邓小平观点《历史决议》把新中国成立后的头7年称为“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  相似文献   

18.
《党的文献》2011,(3):6-7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纪念决议通过30周年,本刊从邓小平1980年9月至1981年4月会见外宾的谈话记录中,选编了一组有关正确评价毛泽东、坚持毛泽东思想和起草历史问题决议的谈话,供研究参考。这些谈话,少部分内容曾在2004年出版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有所披露。标题是编者加的。  相似文献   

19.
刘仓 《党的文献》2013,(1):62-68
在陈云看来,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旗帜,是党、军队和人民的领袖,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选择的结果.因此,“文革”结束以后,陈云强调对毛泽东的评价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他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和通过提出了关键建议,为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陈云之所以能够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于他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党的文献》2011,(3):6-10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纪念决议通过30周年,本刊从邓小平1980年9月至1981年4月会见外宾的谈话记录中,选编了一组有关正确评价毛泽东、坚持毛泽东思想和起草历史问题决议的谈话,供研究参考。这些谈话,少部分内容曾在2004年出版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有所披露。标题是编者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