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层"一把手"职务犯罪的特点在罪种上表现为贪污、贿赂和挪用公款等犯罪,在犯罪人上多是新任和年轻"一把手",并多发在乡镇基层组织。基层"一把手"职务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预防也应从多方面考虑着手。  相似文献   

2.
建立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制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根本要求。从苏州地区2000年至2004年村镇干部职务犯罪情况来看,案件数逐步上升,涉案金额不断增大。管理体制上的不足和改革的不完善是引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根本原因。制度建设迟滞和监管力度不强是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重要原因。基层干部素质偏低、错误思想的腐化侵蚀是引发村镇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观原因。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失信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薄弱是村镇干部职务犯罪的客观原因。深化改革、理顺关系、形成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是预防村镇干部职务犯罪的根本途径。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管机制是预防村镇干部职务犯罪的关键。加强对村镇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和政策法制教育是预防其职务犯罪的基础工作。严厉打击村镇干部职务犯罪的同时,建立和完善预防村镇干部职务犯罪的社会控制机制,坚持两手抓。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特定公务活动"1时,其职务犯罪有自身的特点,珠海市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具有典型性。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和成因较为特殊,应当从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选任、监督机制的完善和检察机关专门预防等三个角度预防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转型期,职务犯罪,已成为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严重阻碍因素。加大职务犯罪预防力度,从源头上遏制和防范职务犯罪的滋生、蔓延,是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战略调整。有效防范职务犯罪,客观上要求深入研究职务犯罪的成因,建立科学的预测和预防机制,着重在预防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有效化、科学化以及策略化等方面下功夫,以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职务犯罪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5.
职务犯罪预防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发生的有效措施。职务犯罪预防作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实践中要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必须制订相关法律,使预防工作有法可依,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打防结合,多措并举,建立全社会预防的系统工作程,形成齐抓共管的预防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当前职务犯罪的成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职务犯罪的成因及根源,是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前提。预防职务犯罪应通过加强公职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法制建设;加强监督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公职人员的福利制度;加强法制宣传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困境 预防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惩治职务犯罪工作的必然延伸,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内容。1992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加强贪污贿赂犯罪预防工作的通知》,此为第一个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规范性指导文件。2000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决定》,2007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则(试行)》,对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内容做了具体规定。2008年,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惩治预防腐败体系2008  相似文献   

8.
高校职务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在当前,高校职务犯罪呈现出犯罪人员职级越来越高、犯罪类型串案窝案增多、犯罪金额越来越大、犯罪潜伏期越来越长等特点,考察当前高校职务犯罪的原因主要有高校权力缺乏分解制衡和权力运行缺乏监督两方面,对高校的权力进行分解和制衡、为高校各权力主体合理配置权力、建立多方参与的外部监督机制,确立高校党委、行政、监管三个权力主体为平等制约关系,提升监督权形成对前三者的"伞"状监督模式,是预防高校职务犯罪的权力运行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党和国家反腐倡廉建设总体格局的重要方面,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认为,应把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要点,理清思路,积极探索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由腐败的发生机理看预防职务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大措施,反腐败斗争正在转移到标本兼治、加大治本的力度上来。最高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作为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经过几年的努力,预防职务犯罪不断取得进展,逐步地探索建立了在党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法制教育、健全管理、强化监督,专项预防和系统预防、检察部门预防和社会预防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学界也各抒己见,预防职务犯罪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立足于腐败的发生机理,有针对性的从道德控制、…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呈现出身份特殊、作案手段多样、涉及领域多元、社会危害扩大的特点。其根源在于资源的有限性导致经济的逐利性。而刑法等部门法的缺陷、社会监管的松弛、基层领导和监察的不力以及个人思想的蜕化也起到了辅助作用。因此,切断权力行使的经济利益链、构建完善的法律惩处机制、加强公务公开、创新基层领导及监察模式、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意识是推动农村职务犯罪有效预防、惩处和监管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2.
试论完善职务犯罪侦查权的配置与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侦查权是检察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在检察系统内部和检察系统外部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履行侦查权,更好地解决我国检察机关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中存在的不足,只有通过几个方面的改革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宪法修正案》《监察法》和新《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实施,监察委员会业已成为我国的反腐生力军,其在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中与检察机关应当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然而,现实中践行这一原则仍存诸多困惑,如监检现实地位不对等、权力配置不对等、检察监督监察法律缺失、监检衔接机制粗疏等,即使刚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也未能有效解决。因此,遵从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内在要求,在尊重监察委员会的监察监督和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各自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制度设计,构建有效合理的监检关系,是国家监察制度目的实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假冒伪劣产品犯罪中,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衔接非常重要。检察权介入行政执法权的法律定位模糊,两者衔接的机制不完备,检察权内部配置不协调等问题导致在共同打击犯罪方面收效甚微。检察权中的侦查监督权能够延伸达到与行政执法权相衔接,在明确侦查监督权的法律定位后,完善外部衔接机制,协调内部权力配置,从而使共同打击犯罪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除诉讼监督、职务犯罪监督等传统监督以外,检察机关还应当强化以监所监督、行政监督为重点的法律监督;创新监督机制,大胆运用检察建议、案例指导等多种方式;大力提高干警政治、业务素质,加强基层检察院和检察文化建设,从而全方位提升监督能力和水平,实现检察工作服务科学发展与自身科学发展的有机统一,提高检察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职务犯罪是隐秘性极高的犯罪,同时由于其犯罪主体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使职务犯罪侦查呈现出取证难、干扰多、阻力大的特征。实践中,法律对职务犯罪侦查规制的局限制约了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效能的发挥,使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举步维艰。根据职务犯罪侦查的特殊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对提高检察机关职务犯罪的侦查能力,充分发挥其打击与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反渎职侵权工作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渎职侵权案件的特点决定了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复杂性.实践中,要善于主动发现犯罪,明晰侦查思路,选择恰当的突破口进行审讯.反渎职侵权工作应朝着侦查机制一体化、合力攻坚专案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为研究视角,从工作模式转变、侦查权优化配置以及职务犯罪侦防工作三个方面加以论证,以期对我国构建权威、高效、公正、有效的职务犯罪侦查机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扭送是指公民将具有法定情形的人强行送交公、检、法机关处理的行为,它是法律赋予公民同犯罪做斗争的一种权利,是见义勇为的一种类型。但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对扭送制度的规定太过原则和抽象,没有明确扭送主体的法律地位,有关扭送主体及对象的权利保障机制也不够完善。在社会实践中,扭送也存在被滥用或运用不够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扭送制度进行专门立法,制定统一的全国性的规范扭送制度的《扭送条例》,使扭送有法可依,充分保障扭送主体及扭送对象的合法权益,实现控制、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目的,伸张正义,压制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