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信访是当前政治结构给民众安排的一种特殊的诉愿机制,这一制度在实践过程中起到了缓冲矛盾、政治参与、民主监督和权利救济的作用,有存在的文化依托和现实意义。但由于缺乏完善的信访终结制度,民众将信访救济功能无限放大,甚至滥用信访权,导致重复访、闹访缠访现象突出,给行政机关和信访人都带来不利影响,也对司法救济的权威带来冲击。对此,可结合信访的不同功能设计相应的信访终结制度并上升到法律层次,明确信访终结的范围、主体、程序、期限和法律后果,加强信访终结制度的宣传贯彻、强化信访终结后上访行为的处理、明确信访终结后权利再救济的途径,把信访终结制度和司法救济程序合理、科学的区别和衔接,引导民众依法信访。  相似文献   

2.
设立信访核查终结机制,有利于引导正常合法上访,有利于树立法律权威,有利于推动矛盾化解。针对目前信访核查终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规范听证程序、推行信访终结说明理由制度、由独立第三方组织听证会、建立终结后若干制度等方面优化信访核查终结机制。  相似文献   

3.
2014年国家信访局和广东省对信访制度进行新一轮的完善和细化,明确剔除了实践中的权利救济功能。实践中信访主要是权利救济型信访案件,而此次的一系列完善措施对权利救济型信访并没有提供有效的途径。我国信访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利用率太低,提高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利用率能够迅速的缓解信访压力,因此有必要加强信访和行政复议的效衔接,改进行政诉讼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民事诉讼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作为诉讼中的终结制度的制定就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完善。本文据此情况,对《民事诉讼法》第137条的4款内容加以评价和修正,以期望能为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能够健康发展、稳步前进作一点事情。  相似文献   

5.
对涉诉信访终结问题的研究应当结合我国法制环境的变迁。在目前诉、访分离的法制背景下,涉诉信访的性质与普通行政信访相同,涉诉信访终结的对象不再是“诉”,而只能是“访”,因而也不存在合法性的挑战。涉诉信访终结对于规范涉诉信访程序,提升涉诉信访机制的实效具有促进作用。操作中应坚持党委领导、多方参与、公开透明、保障信访人参与权、终结决定普遍有效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涉诉信访制度是我国多元化解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完整的制度构建。涉诉信访的终结机制作为打开涉诉信访制度的突破口,亟须系统化、理论化的构建。各级法院在实践中也总结出了不同的终结机制,为整个制度的整合与完整提供了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信访制度规定的群众信访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和维护公民民主政治权利的具体形式。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现行的信访制度已经出现了困境,对推进法治化进程和公民民主权利的维护已显力不从心。必须理性地解读我国信访制度的现状,寻求其改革出路,重视信访的民主宪政功能,建设完善的信访配套机制,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主法治。  相似文献   

8.
我国涉诉信访终结机制的建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年来,涉诉信访工作由于缺乏终结处理机制,重复上访、无限申诉上访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司法权威,乃 至影响到社会和谐和国家权威。研究表明,涉诉信访在法律转型时期存在着悖论,虽然在目前无法废止信访制度,但是 我们可以在具体的个案涉诉信访领域有所突破,构建涉诉信访终结机制,从而规范涉诉信访秩序。  相似文献   

9.
信访制度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其所承载的公民政治参与、意见表达与权利救济功能不能截然分开,中央和省(市)级信访工作应以公民意见表达为中心,基层信访工作应以纠纷解决(公民权利救济)为中心。信访制度纠纷解决功能的实现机制而非这一功能本身,是造成目前信访困境的根本原因;为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化解目前的信访困境,对信访制度纠纷解决功能的实现机制进行法治化改造或许是改良信访制度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0.
信访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和反馈机制,它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是人们参政议政的特殊渠道。信访受理人的工作效率高低,决定着整个信访制度的正常运转。本文对信访受理人这一群体进行分析,提出信访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解决方案,促进信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信访制度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公民政治参与方式急需从无序向有序转变,这对信访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要求。然而当前的信访制度在机构设置、功能定位、办事效率及考核机制等方面存在诸种问题,十分不利于有序政治参与的实现。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完善信访制度的相关对策,希冀通过信访制度的逐步完善促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内在的、独立的价值,但现实运行中存在着缺陷和弊端。借鉴外国司法制度中有关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改革与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涉讼信访概念是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4月在全国法院涉诉信访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但实务部门乃至理论界至今没有对这一概念进行严格的法律界定并做出正式的解释。介于涉讼信访实践和研究中出现的术语混乱,以比较的视角对信访研究中出现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找出各概念彼此间的独立性特征,厘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界定涉讼信访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在此基础上探析涉讼信访概念的法律性价值,以期为涉诉信访的实践运作和理论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政策终结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束过程,而是一种主动、有意识的活动过程。由于政策终结涉及诸如人员、组织和制度甚或是观念等一系列复杂因素,在政策终结过程中,即使政策终结具备了所需的内在属性或特征,也拥有政策终结的外在环境,但如果在终结启动过程中出现阻力或障碍,仍然可能无法顺利启动政策终结活动的程序。因此,有必要对启动政策终结可能面临的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合适的方法或途径,开启政策终结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信访条例》的修订,体现了人本行政、积极行政、程序行政、弹性行政和责任行政的精神,但在信访事件本身的公开化、信访秩序规定的合法性、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以及行政法治化的总体设计等问题上也存在着缺陷。从行政法的视角看,信访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出路在于:扩大行政参与、塑造公民精神、理顺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建立人大主导下的信访格局和出台《信访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近年来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务院颁布了新的《信访条例》。新《信访条例》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进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规范信访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向社会公开是深化检务公开的要求,有利于规范检察权公正运行、提高检察队伍素质、促使公民参与司法和促进社会和谐。其公开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必须对公开的原则、范围、方式、流程、保障等作出详细的规定,方能保证公开的规范有效。  相似文献   

18.
军队信访制度在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维护军队和军人权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要通过构建法律体系,规范信访接受事由和信访主体权利义务,建立信访听证、法律服务、网络信访等相关配套制度等途径,来逐步完善军队信访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公安信访工作是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为促进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安信访工作运作体系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在新形势下,完善公安信访规范,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对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安信访工作是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为促进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安信访工作运作体系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在新形势下,完善公安信访规范,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对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