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身依附关系,是封建制度下农奴(或农民)人身不自由而依附于封建主的状况。在封建制度下,农奴(或农民)为了从封建主手中取得土地,建立自己的经济以维持生活,被迫接受奴役性条件,不同程度地失去人身自由。封建主凭借占有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收缴农奴(农民〕的地租,并可任意使唤、惩罚他们,甚至把他们作为物品来买卖、抵押或转让。农奴(农民)对封建主的这种人身依附关系,是封建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宪法也规定了公民  相似文献   

2.
长期二元经济结构存在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缺失。建立覆盖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进城务工农民就业的政策支持。因此,应建立由中央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强制的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大病统筹医疗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扩大工会组织的影响,从而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面向广大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只要不是通过超经济强制,而是通过纯粹经济活动本身产生的垄断,包括独家垄断、垄断竞争,都是既合乎正义又具有经济效率的,可简称为"垄断有效"。"反垄断"只应局限于反对由超经济强制生成的各种垄断。针对由纯粹经济活动生出的各种垄断实行"反对"、"管制"和"以政府经营取代",都是有害无益的"逆帕累托改进"。反之,将其视作如同自由竞争一样,实行充分自由放任和保护政策,才是有益无害的"帕累托改进"。应当如同保护消费者主权一样维护纯粹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垄断者主权。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工业文明对农业剩余的强制占有,城乡二元体系对农民国民待遇的剥夺,以及国家扶农政策的乏力等等造就了农民经济地位的低下.为此,就应选择"以工哺农"的经济发展战略,改善农民的收入结构,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拆除横亘在城乡之间的制度藩篱,还农民以国民待遇,以期提高农民的经济地位,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黄展云与福建“营前模范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封建制度的残酷剥削和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的境地,广大农民生活悲惨,陷入了灾难的深渊。面对这种状况,中国社会的各阶级都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与对策。中国共产党认为,实行土地革命,是挽救中国农村经济崩溃,解放农民生产力,解决农民问题的唯一正确道路。一些乡村改良主义者试图按照他们的理解,改造乡村。国民党内的一些人也在农村进行各种改良主义的活动,企图挽救农村破产。1927年底,福建营前模范农村也应运而生,挂牌运转。它是属于何种类型的试验呢?本文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对它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制度的历史惯性,对人们认识和思考问题的倾向性和凝固度的影响不可低估。封建的传统思想意识是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必须逾越的障碍,只有摆脱封建主义的局限和偏见才能使新的政治机制得以发展。 两千年来的封建集权体制不可能不对人们的民族意识打下深刻的烙印,并派生出大  相似文献   

7.
张金柱 《江淮》2012,(7):31-32
近年来,霍山县不断加快"三化"发展,为霍山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亿元,增长20.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超16亿元,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超5800元,增长近两成。2011年,霍山县坚持"工业强县"核心战略不动摇,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19亿元、增长近五成,实现利税21.3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82个,工业经济对县域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6.1%。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弱势群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农民为经济利益所驱使 ,身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部分农民在市场化过程中富裕起来了 ,成为优势群体。而另外一部分农民在经济和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 ,成为弱势群体。目前 ,农村弱势群体的存在和扩大 ,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影响农村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转型时期农村弱势群体产生原因、负面影响以及解决办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1845年英租界率先在上海建立,东渐的西风不断催化中国封建制度的瓦解、崩溃,打破中国封建礼制,引领中国的时尚。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型农业合作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在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许多人已经观察到一场新型的农业合作化正在中国农村悄悄兴起。我认为这是中国农民在土地承包制改革后自发进行的一种制度创新探索,意义非常重大。我讲的新型农业合作化,是指当前农民合作经济和合作组织的发展,例如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专业性的经济合作等等。这种农民合作经济和合作组织的发展,同上个世纪50年代由政府强制推行的农…  相似文献   

11.
党史研究须持续地将成果转化到实际应用中,才能不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党史研究及其成果主要是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起着资政育人的作用;党史研究的成果不能孤立地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而要和党的其他理论研究、学科研究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制度的发展与“三农“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显现与土地制度的变革是紧密相连的."三农"问题实际上就是土地问题.农民问题就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农业问题就是农业土地经营问题,农村问题就是农村城镇化的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农村土地制度及有关政策的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作风的实质,是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的体现。党的作风建设本身需要制度化,保证作风优化要抓紧完善有关制度,严格执行制度是保证作风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效利用基层党组织的团体作用力,是构建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当前,党内腐败对党群关系危害最深,人民群众最痛恨。只有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决清除腐败,党才能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6.
论执政党运行机制创新与党的执政能力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对外要处理好执政党与国家政权机构的关系,对内要处理好党内各级组织之间及与党员之间的关系,这些对内、对外运行机制,即执政党运行机制。执政党运行机制是执政能力的实现形式和实践依托,是执政能力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执政党运行机制创新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原生自然是指原本存在的自然,供给人生存条件和资源,二者存在供需关系。通过人的行为而改变了的自然是人为自然,人通过劳动将自然物制成物品,二者出现了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原生自然对人类的供给和容纳人类的供给是无限的,供需完全可由市场调节。随着人改造自然的加深,原生自然向人为自然转化,无限自然向有限自然转化,市场调节的作用受到限制,需要由政府宏观调控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党内民主的重要环节。在新的形势下,党内民主的发展需要党代会常任制的制度支持。党代会常任制也为党内民主提供了新的发展点,为党的建设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密不可分.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实行依法治国,又有助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依法治国对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的完善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人民群众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是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60年的基本经验.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十分特殊、十分关键的历史阶段,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的根本性、决定性意义和要求更加突出.在当前形势下,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关键的是要高度关注民生,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最根本的就是要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真正解决好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执掌政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