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邢雪  王硕 《政府法制》2013,(18):22-23
在当时人们的意识中,长裤和套裤是男性特有的服装.尤其在法国上流社会中,女性穿裤子更被视作惊世骇俗之举。典型的无套裤党人头戴红色的圆锥形自由帽,穿着衬衫,身着长裤,脚上一双厚木屐。而革命期间,虽然法国男性不反对女性参加革命。但基本上不支持女性穿裤子,为此还出现过禁止女性穿长裤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沈栖 《检察风云》2013,(17):34-34
读皮定均将军传记已有时日了,但这位"布衣将军"的一桩轶事让我记忆犹新——上世纪60年代初,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皮定均将军到甘肃张掖视察地形时,见一10余岁女孩衣不蔽体,便问地委书记:"何不着衣?"曰:"此乃傻女。"将军下车走进某山民家,屋内有几名妇女盘腿坐炕上,无一起迎,原来她们都未穿裤子。将军怒问地委书记:"你们这里的女人都没有裤子穿?"答:"这里的老百姓  相似文献   

3.
隋文帝时,刑部侍郎辛亶(音同"但")有一次穿上大红色 的裤子上朝,根据当时的习俗,认为这样做能使自己官运亨 通。隋文帝认为这是一种"厌蛊"(古代的一种巫术)之术,命令 尚书都官侍郎赵绰将辛亶杀掉。 赵绰说:"按照法律规定,辛亶不应被处死,我不能执行陛 下您的诏令。" 隋文帝非常生气。对赵 绰说:"你不杀了辛亶,我就 杀了你!"随即下令把赵绰  相似文献   

4.
想起一句署名的广告词:“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于是,我就在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明星裤子和法院车子之间产生了联想。 跳水明星伏明霞在为雪碧作代言人的广告会上,因为误穿了一条写满英文脏话的裤子,被记者广为曝光,大小媒体一起炒作,使跳水明星形象大受损害。其实,明星是无辜的,错就错在她穿错  相似文献   

5.
[案情]2011年11月16日,熊某将妇女张某推倒于地,脱掉其裤子欲行强奸,因害怕受到法律制裁,遂用手中竹棍从妇女张某肛门戳入其身体,又随手捡起一玉米芯从妇女张某的阴道戳入其体内,直至妇女张某大出血才逃离现场。因妇女张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至11月18日才被其子发现送往医院救治,经救治无效死亡。经鉴定,妇女张  相似文献   

6.
林鹏 《特区法坛》2004,(1):53-55
海南省中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运用法律武器纠正和制裁各种漠视妇女权益、侵害妇女权益的行为,为树立尊重妇女、重视妇女权益的良好社会风气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2年审理了涉及女性当事人的案件437件(其中刑事案件51件,民事案件386件),均充分考虑到妇女当事人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去年被海南省妇  相似文献   

7.
马姝 《河北法学》2011,29(12):126-132
后现代女性主义将强奸视为一种"语言"。借由"话语塑造主体"这一机制,男性在有关强奸的立法与司法仪式中被塑造为身体上的压倒性体力占有者,女性则具有了"可被强奸"的属性。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被客体化的事实在强奸罪这一罪名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后现代女性主义主张的话语转换策略提醒我们应当跳出既有法律框架来思考防治强奸的对策,即可以考虑在社会条件成熟的时候,取消"强奸罪"这一法律语言,达到改变女性弱势地位,约束男权的扩张,抑制强奸行为发生的目的。至此,女性以主体地位进入法律史,性别平等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8.
<正>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已于1992年10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保障妇女权益的重要法律,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妇女权益保障法》既规定了全社会对妇女合法权益的保障责任,又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笔者仅就女性“四自”精神与保障妇女权益的关系谈些看法。一、“四自”精神是现代女性必备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法律大观园     
A.古代执法故事。赵绰执法不惜死,隋文帝时,刑事侍郎辛亶,有一次穿绛色裤子。当时有一种习俗,认为穿着绛色裤子能够使官运亨通。隋文帝认为这是一种诅咒别人的巫术,要杀辛亶。尚书都官侍郎赵绰对隋文帝说:“按照法律,不可以杀辛亶,我不能执行您的诏令。”  相似文献   

10.
杨敏 《政府法制》2011,(15):23-25
建国之初,北京一夜之间封闭了全市所有的妓院,并对妓女进行集中收容改造,这种断然禁娼的方式,被称为"北京方式"。2000年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高度肯定了这项成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使这种在中国延续3000多年、严重摧残妇女身心健康和尊严的罪恶渊薮绝迹。"  相似文献   

11.
美国有关性别歧视的判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在美国的法律制度、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中,人仅指男人。第14修正案公然剥夺妇女的选举权,表明了美国宪法对女性的制度性歧视。在美国,消除性别歧视的最初目标,就是使妇女实际上获得人的主体地位。美国宪法史上两性平等权的发展历程,同时亦是妇女争取享有平等宪法权、争取做人的权利的历程。本文将通过对美国历史上有关性别歧视之典型判例的研究,揭示女性曾受到的不公平对待,批判历史传统、社会习俗乃至法律制度对妇女权利的漠视,阐明司法在实现性别平等目标中应当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巍 《法制与社会》2012,(30):170-171
妇女的法律地位是研究妇女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衡量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标尺。孟德斯鸠说:"欧洲人认为,使心爱的女人不幸,不算厚道;亚洲人则认为,制裁女子,乃自然给予男人的特权,如果放弃,那才有点卑贱。"在几千年来的历史长河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观念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男权社会中,"女人"只是作为男性的臣服者、侍奉者而出现的,她不过是作为男性的附庸、一件私人财产的形象出现在文学的百花园中,造就了其在婚姻、家庭中卑微的社会地位。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伦理观念的进一步强化,理学在整个社会中的广泛渗透,妇女的地位就更为低贱。按照社会学中对女性"角色"的理论,妇女按角色划分可分成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三种,而不同角色的女性其社会地位、法律地位又有着不同的体现。本文试图从明清小说中的一些蛛丝马迹,仅探讨古代在室女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3.
海外法律     
印一邦法院判决一离婚案印度一家报纸日前刊登一条消息,印度喀拉拉邦一个法庭作出一项判决,女性基督徒在受到丈夫的虐待或是被丈夫遗弃时,不必证明丈夫有通奸行为即可离婚。这一判决与印度法律中有关条款不一致,舆论界认为,这将对印度的婚姻法产生重大影啊。印度的婚姻法规定,如果一名基督徒妇女要求离婚,除了有她丈夫虐待她或是遗弃她的证据之外,她还必须证明她的丈夫有与别的女性有通奸行为,法庭才能准许她的离婚要求,而这一法庭的判决则推翻了这项规定。有关方面认为,这一规定的改变,将对印度1700万基督教徒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军  包应普 《检察风云》2001,(11):30-31
今年5月,一个谣言传遍武汉三镇:一个变态杀人恶魔在武昌昼伏夜出,寻找穿红衣服、留长头发的女性。一旦发现目标,便左手扼颈、捂嘴,右手持刀从背后威逼,杀人劫财。一时间,武昌一些家庭晚上禁止女孩外出,许多女孩为此不敢穿红衣服,还剪掉长发。 8月13日,作为谣言主角的变态杀人狂,被警方活捉。他叫段国诚,湖南岳阳人。从1999年4月到今年6月,13名妇女命丧这个心理变态的男子之手,另有多名女子被其杀伤。  相似文献   

15.
李楷 《政府法制》2008,(6):20-20
8年前,在与犯罪嫌疑人的搏斗中,重庆民警芦振龙英勇牺牲。芦振龙牺牲时所穿的被鲜血浸透的裤子以及皮鞋、警官证等,近日被重庆文物鉴定委员会分别评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这是重庆市首次在行业博物馆中进行文物鉴定评选。  相似文献   

16.
龚芬 《检察纵横》2012,(2):59-59
2009年8月,组织上为刚刚成为营口市站前区人民检察院一员的我配发了2009式夏装制服。第一次穿上印有检察、标志的天蓝色短袖、藏蓝色长裤,再配上蓝色领带,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每天上班前,我总要将衣服裤子熨烫得平整挺括才穿在身上,而且特自豪。  相似文献   

17.
车浩 《现代法学》2023,(2):175-196
当法律的适用结果存疑时,应优先更新解释论而非启动立法论。未穷尽现行法的解释空间之前不轻言修法,是法教义学及其背后的法治立场的基本要求。随着时代变迁,严惩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犯罪的民意吁求具有正当性。在理论上将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解释为强奸罪、非法拘禁罪、伤害罪等后续犯罪的预备犯,特别是在实践中把握住收买型强奸与普通强奸之间的差异,有利于降低证明难度,实现数罪并罚。当报应刑的正义性可以被解释论满足时,修法的理由就只剩下能否显著提高预防效果。但是,收买被拐买的妇女犯罪的特殊性使得修法能否跨越法律认知、理性选择和盈亏权衡的三重障碍发挥威慑作用存在疑问。作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一环,基层执法的问题及其因应策略,应在立法权衡中被同步考量。摒弃立法万能论的执念,重视行动中的法律,追求女性权益保护的实效而非口号,是立法者应当秉持的责任伦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约会强奸频发,成了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约会强奸并非法律概念,只是强奸的一种形式,它是指男女在聚会过程中,男方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违背妇女意志,强行与妇女性交的行为。太平盛世治安状况良好,彼此认识或接触的男女之间发生强奸的机会反而比陌生男女多,而且比遭陌生人突袭更难防范。男人应当明白,女性与你牵手不等于同意与你亲吻,与你亲吻不一定可以有进一步的亲热,同意你脱去她的上衣不意味同意你去脱她的裤子。所以说,有时候亲呢与犯罪只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老年妇女的丧偶率要显著高于男性,老年妇女的再婚问题随之走入了人们的视线。这种"夕阳婚"可以使老年人在精神上消除孤独感,生活上相互照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子女的负担,对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寿是有益的。但是,在生活中老年妇女再婚也受到了不小的阻力。这就迫使许多老年人不得不加入了"银发同居"的行列。而在这种非婚同居的关系中,老年妇女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其合法权益极易被侵犯。文章拟从老年妇女再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揭示老年妇女再婚难的原因和我国现行法律的不足,并提出对老年妇女再婚维权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贺敏 《法制与社会》2011,(23):194-195
我国妇女发展的立法发展较显成效,不仅立法的数量、层级得到提高,而且在法律的可操作性方面也得以明显改观。而现实生活中,女性被性符号化、两性关系被庸俗化、商品化等媚俗低俗文化氛围浓烈,妇女发展面临的诸如难以平等平权、家庭暴力难介入等妇女权益问题仍不能如立法之宏愿得以有效解决。这需要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影响妇女发展的深层原因。本文试图以鲜活、现实的案例,从伦理秩序的角度,认识和探讨妇女法治的伦理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