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作为政府的最高决策机构,杭州市政府常务会议近年来尝试对外开放,允许市民、人大代表坐堂旁听,或者参与网络视频直播。杭州的这一政府治理上的创新,刚刚入围第五届地方政府创新奖。对此,杭州市市长蔡奇说,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有权知道和参与有关城市发展的决策,这是一项基本的民主权利。在以往的政府决策中,最有发言权的是政府官员,一般民众很难走近决策层面,更少有机会通过正式官方  相似文献   

2.
郑端端 《党建》2014,(3):59-59
正如今,微博已成为网络上最强大、人气最旺的舆论场之一。面对舆论环境的改变,各级政府也开始转变观念,纷纷建立官方微博,倾听群众呼声,回应民众期待。针对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只有"马上有回复"才能满足民众的期待。如果官方微博不能及时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最终民众的希望将变为失望,政府部门也会严重损害自身公信力。官方微博开通后,不能仅局限于发布"养生"、"心灵鸡汤"、"天气预报"等不痛不痒的信息。要积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维护、关注、舆情分析,直面社会热点,回应百姓关切。要用心"织"微博,更要与民众常互动,特  相似文献   

3.
民众本位是政府管理创新的根本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本位和民众本位是两种性质、内容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政府本位就是以政府的意愿、期望和要求作为政府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民众本位,则是以民众的意愿、期待和要求作为政府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政府管理创新过程中,坚持民众本位这一根本价值取向,必须明确政府的具体服务对象,把握民众的需要结构,追求民众的价值期望,提高民众的满意度。一、明确政府的具体服务对象政府的具体服务对象究竟是民众还是上级呢?这是政府管理创新究竟以什么为价值取向必须分析和回答的首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政府管理创新的发展方向、制…  相似文献   

4.
正泰国政府计划在两年内将民众使用的晶片身份证加注职业和收入,此举引发人权团体和不少民众反弹,官方表示这是要协助政府推行扶贫政策。但有民众对被迫公开隐私不满。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日前报道,许多人表示,此举有可能使泰国公民因为个人财务状况而受到歧视。泰国总理巴育否认该计划将会把泰国公民区别对待。他明确表示,公民收入等信息都不会显示在身份证上,而是  相似文献   

5.
为了让老百姓读得起书、看得起病,党和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心智,作出了许多努力,这是有目共睹的;但老百姓对此反应平淡,喝彩者寡,也是不争的现实。政府努力缘何不能与民意共鸣?评价一项政策的得失,在于它是否以直面现实、攻坚破难为出发点,在于它能否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建立起一种利益制衡的长效机制。只有当老百姓得到真正实惠的时候,官方努力与民众感受才能水乳交融,琴瑟和鸣。  相似文献   

6.
政府本位和民众本位是两种性质、内容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政府本位就是以政府的意愿、期望和要求作为政府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民众本位,则是以民众的意愿、期待和要求作为政府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政府管理创新过程中,坚持民众本位这一根本价值取向,必须明确政府的具体服务对象,把握民众的需  相似文献   

7.
三方利益主体博弈下的中国房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开发商、民众是影响中国房市发展的三大利益主体。政府利益是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利益形式,但政府行为非公共利益取向也会导致其行为失范和扭曲;房地产开发商的行为受"理性经济人"思想支配,但其行为也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民众大多是"自利人",其自利倾向常常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中国房市的发展状态正是政府与开发商、民众三方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博弈的结果与表现,政府与开发商博弈的基础是两者之间的利用与合作关系,政府与民众博弈的基础是依赖与埋怨关系,开发商与民众的博弈是在相互猜忌的基础上展开的。  相似文献   

8.
钟扬 《学习月刊》2011,(23):46-46
从某种意义上说.群体事件和网络问责是直接民主的一种形式。与其相对应的是制度性民主,即有一套民主制度来反映民众的诉求,对政府的监督,政策执行的反馈。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迅猛发展,对政府行政管理变革和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政府与民众互动关系随着智慧政府的建设逐渐走向和谐。目前,在智慧政府建设中还存在政务网站服务现状欠佳、信息共享程度不高、政府回应与民众期待衔接不到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府与民众互动的良性发展。实践中,一定要多管齐下,保障民众有效参与;主动有序,推动政务信息共享;积极筹划,优化互联网服务功能,不断强化智慧政府建设中政府与民众良性互动循环的策略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天下事     
巴基斯坦为平复民众不满禁止政府夏天用空调 巴基斯坦看守政府总理米尔·哈扎尔汗·霍索5月8日下令,在电力短缺情况得到改善前,政府办公室今年夏天不得使用空调设备。一些分析师说。巴基斯坦面临能源短缺困境,为平复民众不满,政府只能身先士卒“掐电”。  相似文献   

11.
王淑萍 《求实》2012,(7):56-59
舆情危机是现代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人们也已经对之做了很多的研究,但可以说基本是就舆情研究舆情,而未深入到社会政治生活具体目标设定、政府行政目的、行政方式和民众行为逻辑的深度,因而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应对对策的恰当性和有效性。分析政府与民众的博弈策略选择及其原因,可知,当前网络舆情危机的实质乃是政治权力的持有者(政府)和政治权利的诉求者(民众)之博弈行为的表现,这是一种典型的非合作博弈。实现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的转化,应是解决网络舆情危机的根本目的指向,其根基点应是建立一种符合社会演进机制的准稳态机制制度。  相似文献   

12.
正晚明虽然心学流行,但官方仍以程朱理学为圭臬。"生死事小,失节事大",对民众的桎梏仍属严重,但对底层民众而言,活着仍是第一要义,生的价值远胜过贞节。徐戚生是明末宁波人,家贫。因为生计困难,他想到了"贩妻"。把妻子卖掉,这是当时存在的一种陋习,官方有"典妻出子"的说法,就是把妻子卖给没有儿子的男人做妾,以给买方充当怀胎生子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政府绩效评估,就是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政绩”的评估。它是用一定的目标尺度,考核、判断该政府及行政人员所取得的成绩。本文从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入手,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作一探讨性分析。一、政府行为评估价值取向的演变:从“政府本位”到“民众本位”。1.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决定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政府行为的价值旨在为公民乃至社会谋福利。政府行为实际上是其主体(政府)与客体(民众)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政府行为的价值取向,通过其行为的具体运作过程,体现为其行为的主、客体即政府与民众之互动关…  相似文献   

14.
论政府的法治公信力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政府的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高低往往取决于老百姓的满意度和公信度。服务型政府要提高服务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同样,法治政府也要提高法治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一、政府法治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一)人治政府让公信力缺失  相似文献   

15.
《前线》2018,(12)
正"若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在全国各地,尤其中国北方地区,数以百万计的人自称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后代。大槐树移民的传说在华北地区也可谓妇孺皆知。可是,当我们翻开明清以来的官方史料,却少见关于大槐树移民的历史记载。它多见于民众口述的传说故事和记录家族谱系的谱牒中。那么,作为民众记忆历史的一种方式,大槐树移民传说究竟表达了民众怎样的一段历史记忆和情感呢?下面,我们介绍广为流传的大槐树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积累了一套联系民众的方法和经验,形成了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在权力层面,力推"议员接待日"制度和议员回访选民制度,直接联系选区民众;在政府层面,组建"人民协会",搭建政府和民众双向沟通的桥梁;在政党层面,成立"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会",扶贫济困,解民忧民难;在国家层面,启动全国性对话活动,检讨国家政策,掌握民众动向。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联系民众的成功经验对于新形势下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欧洲参与式预算兴起的主要目标是缓和社会各阶层的冲突,推动地方政府决策民主化发展,以及充分回应民众的需要,其基本模式包括:法国的民众和市政府共享决策权的商讨模式,德国的行政部门控制下的优化决策模式,西班牙的"联合参与"模式,意大利的调整的阿雷格里模式。欧洲参与式预算四国的总体性考察表明:参与式预算的推进主要受政党、联盟及社会网络自我组织能力、参与式过程中组织"设计"元素、官方实施试验的行政和财政能力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通过学习四次全会《决定》,就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来看,我有以下三点认识。根本措施是激发社会活力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就是要激发政府与社会两个活力,形成社会建设的整体合力。我们现在讲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性政府,也取得了很多进步,但是无论怎样,政府不能给予民众一个理想社会,从社会的教育、就业、养老,到民众的婚丧嫁娶,从社区的社会治安到家庭的家长里短,没有充满活力的、富有创造性的民众参与,和谐有序的社会是难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组织作为一种实现民众意愿,由民众自发组成的非营利性团体,可以有效弥补新型治理模式下政府失灵的困境,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有着各级政府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社会组织是公民有序参与、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载体;社会组织可以发挥减压阀和稳定器的积极作用;新型治理模式需要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20.
近一个时期以来,政府官员因工作不力或失职而向民众公开道歉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从突发灾难、特大事故,到民众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官员通过媒体神态凝重地向公众公开道歉,成为当前一大热点。一声道歉,表明官员们已经从思想和态度上认知了公仆的服务意识,彰显了执政理念的提升,应该说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官员公开道歉,作为一种主动承担责任的行为,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和对抗情绪,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政府改进工作,无疑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政治空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