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由"人肉搜索"引发的"网络舆论暴力"愈来愈成为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网络舆论暴力"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意识形态的根源,体现了在网络世界中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以及单向度性.为此,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流意识形态为引导,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大法律监督、开展网络伦理教育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网络真论在监督社会、维护公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化解网络舆论可能引发的暴力倾向.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特殊形式,网络舆论监督包括舆论生成和政治影响两个环节,经典的系统论只能解释网络舆论的输入为什么能够引起政府相应的回应,不能回答充当系统输入的网络舆论是如何生成的和影响程度如何;而网络监督的新政治系统论的分析框架有助于全面解析网络舆论监督的全过程,诠释网络舆论的生成条件和逻辑。  相似文献   

3.
深入开展舆论监督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重要课题,是贯彻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目前有进步、有成绩,但仍然困难重重,主要的是缺少法律规范和保护,因此建议加快舆论监督立法,充分授予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权,切实保护采访权、报道权、群众知情权,为舆论监督规定较宽的环境等.  相似文献   

4.
网络反腐是社会主体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参与和对职务犯罪行使监督权的一种手段,是互联网时代一种全新的舆论监督方式,是公民权利与社会权力的对话。近年来,我国网络反腐事件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为有效发挥网络反腐的正功能,网络舆论监督与网络暴力之间应找到一个平衡点,让网络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而不至于产生网络暴力。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的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是反腐败的利器。网络舆论监督的便捷性会成为部分人宣泄私愤的场所,网络容易恶意传播假消息,误导民众,造成严重后果,网络舆论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正确对待网络舆论监督,一要转变观念,实现新闻舆论由传统宣传向传播转变;二要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网站、网民的教育和引导;三要加强对网络秩序的整治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对我们生活影响日益深刻的同时,网络逐渐成为网民表达思想和言论的新渠道和新平台.作为一种新兴起的舆论监督力量,凭借其特性,网络舆论相对其他平面媒体有着不可比拟的强大优势.积极的一面是网络舆论在成为一种监督力量的同时也加速了案件的进展和审理,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司法公正.当然在缺乏法律监督的前提下,毫无束缚的网络舆论必然会对司法公正产生强势干预,对我国的法制进程产生消极的影响.由此,应当从重视道德规范、出台相关立法、加快权利救济渠道、话语权四个方面解决网络舆论和司法公正进程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论监督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其相较于传统舆论监督具有监督范围更广、监督效率更高、监督方式更加灵活等特点。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开始形成并逐步增强,但其监控力度还不足。鉴于网络的双面性作用。应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8.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日渐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网络舆论是反映社情民意的公共舆论空间,它扩大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有利于促进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文化建设;同时,网络舆论又会引发情绪型网络舆论蔓延、网络假新闻混淆是非、网络舆论"话语权"被少数人垄断等消极的社会效应.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管理,必须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大做强重点网站及论坛、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快速反应的舆论引导机制、不断提高网民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监督在新闻舆论监督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在司法裁判过程中,如果运用不当,就可能形成负面影响,如媒介审判。在法制社会中,只有剖析网络舆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寻网络舆论与司法裁判的关系,才能平衡网络舆论与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0.
网络监督是信息化时代产生的新型舆论监督形式,它凭借其及时性、广泛性以及自由性等优势开辟了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路径。了解网络监督的内涵、特征及意义,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进一步强化网络监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我们拓宽监督渠道,更有效地预防和惩治腐败具有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功能之一,是新闻记者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舆论监督指陈时弊、匡正风气,这既是对记者职业的期许,也是记者责任担当和"新闻理想"的体现。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可谓双轮驱动,互为依托。作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把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结合起来,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下的法律制度和警察权益保障理念没有对"软暴力"袭警给予应有的关注与重视。但实践证明,"软暴力"袭警严重损害了警察执法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信力,进而导致通过警察执法得以伸张的社会正义难以实现,并破坏了来自不易的警民和谐关系。其中,刑事立法不健全导致保障缺位,警察专业培训缺失导致应对缺位,媒体和网民的倾向导致舆论监督缺位以及法律意识淡薄导致观念缺位是我国"软暴力"袭警猖獗的主要原因。对此,可以从健全刑事立法以打击"软暴力"袭警,加强警察专业培训以应对"软暴力"袭警,加大正面引导以促使媒体、网民正视"软暴力"袭警,提高行为人的法律意识以预防"软暴力"袭警四个维度找寻可行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已经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对于构建责任政府意义重大。作为异体问责主体的舆论监督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舆论监督在问责政府的实践中存在不足,需要在为舆论监督创造好的外部环境的同时加强舆论的内部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各类社会矛盾不断出现,公安民警面临的执法环境日趋复杂,暴力抗法、侮辱诽谤、恶意投诉及网络舆论暴力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公安工作的正常开展,给民警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伤害,而且也损害了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和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给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带来巨大挑战。疫情期推动公安队伍建设,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是当前急需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也成为理论界、政界关注的热点。网络意见人士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播报事件、传达民意和表达观点。他们由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商界精英、传媒人士、文体明星和大众草根等群体组成,伴随新媒体的发展而产生并成长起来,特点鲜明:知识层次高,党外人士占多数;身份隐匿,社会流动性强;思维活跃,意见的理性与非理性交织;影响面广,作用价值的多样化。网络意见人士的价值突出表现为对网民诉求的反映、网络舆论和政府和社会治理模式的改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针对新形势下统战工作需理性沟通、统战网络工作平台建设的基础薄弱、统战新媒体平台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需加强等问题,网络意见人士的统战工作出路在于两方面:抓住并善待网络意见人士的"关键少数";建设并善用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6.
随着自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日益成为监督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的重要手段。然而,对网络舆论控制不当也会导致其妨碍司法公正,形成"舆论审判"。如何在日益开放的舆论环境下依法行使舆论监督权、实现司法公正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以"永州幼女被迫卖淫案"中的"舆论审判"为例,对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新的舆论环境下加强法制宣传、加强监管、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等一系列维护司法公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息社会背景下舆论监督呈现出与传统社会不同的时代特征:舆论监督的主体扩大;舆论传播的范围扩大化;舆论监督的社会效应成爆发性;舆论评价呈现通俗化趋势。警务改革在信息社会面临新的挑战。公安机关对舆论监督应树立正确的认识;及时发布权威信息,遏制舆论监督带来的某些负面效应;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执法的法治化、程序化进程;推进公安工作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8.
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为“人肉搜索”“捏造传播网络谣言”“网络语言暴力”等形式。以积极刑法观为视角,在分析了网络暴力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人身危险性后,网络暴力行为入刑具有正当性。现阶段我国法律对于网络暴力行为的规则依旧存在缺陷,应当对不同的网络暴力表现形式加以区分,完善规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司法不能离开舆论的监督,舆论监督也不能对司法独立形成干预,司法的裁判与评价只能以法律作为唯一的标准.国家应当赋予司法机关独立抵御舆论负效应的地位和权限,同时提高法官素质,实行法官精英化,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占领.网络作为新形势下的重要思想舆论阵地,必须要牢牢把握.当前我国网络思想舆论阵地存在着领导干部在网络上失声、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灰黑色言论充斥网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领导干部、网民群体及相关立法部门共同努力,全方面加强网络思想舆论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