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因果关系是刑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确定行为人行为性质和刑事责任有无及大小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作为刑法中类概念提出的渎职犯罪,因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犯罪属于故意犯罪,其因果关系较易界定。  相似文献   

2.
崔胜实 《行政与法》2004,(12):109-110
本文以犯罪过失分类方法为基础,突出渎职犯罪型过失的特点,将渎职犯罪型过失划分为职务上的疏忽大意过失与职务上的过于自信过失,职务事实过失与职务法律过失,职务纯正过失与职务非纯正过失。  相似文献   

3.
正案名:魏某、范某玩忽职守罪案[基本案情]2012年7月14日,S县郑墩镇护农狩猎队员余某在城关因故意伤害他人致轻伤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2013年2月27日,S县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同年10月27日晚,余某未经批准擅自持猎枪到相邻的屏南县山场打猎时,误将同伴张某射击致死。10月28日,余某被屏南县公安局刑事  相似文献   

4.
犯罪过失概念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对犯罪过失概念认识的共通之处在于 :都认为过失是由于欠缺意识之紧张 ,以致欠缺对犯罪事实之认识及预见 ,或否定发生结果的可能性的一种值得非难的心理状态。而中外刑法理论对犯罪过失概念认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一是立法体例不同 ,二是理论研究的深度以及理论对司法实践的影响力不同。中国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应以注意义务为中心对犯罪过失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5.
常永斌 《江淮法治》2010,(19):56-57
渎职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职务犯罪,近年来,渎职案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我国各级司法机关也不断加大了查处渎职侵权案件的力度。因此,研究渎职罪主体,对正确区分罪与非罪及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渎职罪及主体的概括《刑法》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或者利用职权徇私舞弊,违背公务职责的公正性、廉洁性、勤勉性,妨碍国家机关正常的职能活动,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渎职犯罪损失结果该如何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是渎职犯罪客观方面的重要特征,是构成渎职犯罪的必要条件。认定损失结果是查办渎职犯罪案件必不可少的工作,缺少这个环节,就丧失了定罪处罚的依据。但是,目前在渎职犯罪损失结果的认定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其立案标准。  相似文献   

7.
刘洲 《法制与社会》2012,(34):260-261
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刑法理论中经常探讨的问题,实践中涉及该问题的刑事案件亦多发,虽然该问题的区分在刑法理论界多有讨论并已形成相对固定的区分标准,但在刑法的具体规定上并未对两种过失状态产生的刑事责任上加以区别,本文仅从一个典型案例对该问题加以论述。阐述区分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在具体量刑上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人们在追求优质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医疗纠纷的概率在逐年增加。但是,由于医疗服务具有专业性强、医疗本身的复杂性等原因,要正确处理好医疗纠纷,和谐医患关系,处理该纠纷的人员不但需要具备完备的法律知识,而且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  相似文献   

9.
渎职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职责为主要标准判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司法实践中已逐渐取得共识。结合有些具体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主体认定问题尚须进一步加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孙岩  张运伟 《法制与社会》2011,(29):120-120,124
本文结合法院司法审判实践,指出法院在裁判过程中,应结合承揽工作所涉及的特定职业、行业的要求与惯例:定作人对危险因素预见的可能性;定作人采取的避免人身损害的措施;以及避免危险发生的成本等因素界定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标准,判断定作人是否承担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11.
监督过失的提倡及其司法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监督过失的概念及提倡的可行性(一)监督过失的概念监督过失的理论最早由日本等国的学者提出。其含义是指二个以上有从属关系的行为人,即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由于监督者的懈怠疏忽而使被监督者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了犯罪,相应地追究监督者过失责任。从分类上讲,监督过失属于业务过失中的一种,它所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当从业人员的过失行为导致严重社会危害结果发生的时候,处于领导、监督、管理地位的人员是否应当对此负刑事责任。监督过失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监督过失中还包含管理过失。所谓管理过失,是指由于管理人对物的设备、机构…  相似文献   

12.
受贿且渎职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经常相互出现,对其并罚还是单罚,却一直没有定论,这严重制约了检察机关查办该类案件。在理论上各种学者的观点和认识也并不一致,在司法实务中,各地的判例也存在不同,如何解决受贿型渎职犯罪,已成为当前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刑法相关原则,法益保护以及"为他人谋取利益"在该类犯罪中的定位三方面法理分析,对受贿型渎职犯罪应当认定为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些地方瓦斯爆炸、工程坍塌等重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稳定,制约着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大损失。从增城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案件情况来看,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已经成为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危害性不可小觑。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竺晟逸 《法制与社会》2014,(12):262-263,279
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意志有三种情况:希望不发生(积极肯定法益)、希望发生(消极否定法益)与放任。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判断二者的界限,应以意志因素为主,认识因素为辅,结合容忍理论、防果理论、盖然理论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5.
过失责任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对故意责任而言 ,过失是一种轻责任形式。过失责任具有不同于故意责任的特点 ,如何阐述过失的心理事实与规范评价 ,是刑法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过失的心理构造与规范构造两个层面 ,对过失责任进行了法理探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医疗侵权案件大量涌现,并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据中国医师协会对全国随机选择的114家医院的调查,近年来,平均每家医院发生纠纷66起,平均每起医疗纠纷赔付的金额为10.81万元,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总金额为92万元。①本文指出建立明确的医疗过错认定标准则将有助于医疗责任的准确判断。在医疗侵权中,究竟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对医疗侵权责任进行合理分配,这就需要在司法实践中对医疗过失进行科学的认定。  相似文献   

17.
论医疗注意义务与医疗过失的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升选  李菊萍 《法律科学》2008,9(3):124-133
无论基于医疗契约还是医疗侵权关系,医疗过失的认定标准、考量因素、考察范围都趋于一致。应确定相对客观的医疗过失判定标准,在具体考量时还应兼顾医疗水准等诸多主客观因素。应立足于医院作为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一元”主体,分别从医疗行为和医疗辅助行为去查找医疗过失。审判实务中对医疗过失的认定过分依赖鉴定的流弊应当予以矫正,而应将医疗过失的认定权回归法庭,并辅之以组建专业审判庭、引入专家证人制度作为法庭认定医疗过失的专业保障。  相似文献   

18.
易益典 《法学》2018,(4):173-181
监督过失型渎职犯罪最重要的特点是有他人的行为介入和主要以不作为为表现形式,其因果关系体现为间接形态,认识上常常出现一些误区。这些误区集中表现为把犯罪因果关系和行为人的认识能力联系在一起,夸大因果关系在犯罪体系中的地位,停留在简单决定论的因果关系认识上。置于监督过失理论框架下,强调间接因果关系是监督过失型渎职犯罪的因果关系基础,采用形式符合性、充分关联性和中断性认定方法,是判断监督过失型渎职犯罪因果关系成立与否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论医疗过失的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过失是医方承担医疗侵权责任的核心所在,如何认定医疗过失就成为确定医疗侵权责任的关键性问题。但我国现行法律对于医疗过失的认定并无明确规定,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也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从医师专家这一特殊身份的视角出发,结合医师的注意能力以及其他影响因素,探讨医师在医疗服务中应负的注意义务,从而进一步提出医疗侵权责任中医师医疗过失的判断标准及其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一、认定的前提:疏忽大意过失“应当预见”的标准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应当预见,是衡量是否构成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基本前提。应当预见中包含两个缺一不可的要素:一是行为人有预见的义务,这种义务不仅包括法律、法令、职务与业务的规章制度所确定的义务,而且包括日常生活准则所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