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可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回眸中国共产党91年风雨历程,正是一段风雨激荡、气壮山河、执着追求信仰和探索前行旗帜的历史,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坚定高举的一面旗帜,既是凝聚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和逐步定型的,经历了从工农革命军军旗、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的历史演变过程. 工农革命军军旗:"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时,起义部队为了争取和团结国民党左派,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仍用国民革命军陆军旗帜.南昌起义后不久,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湖南省委召开会议部署举行湘赣边秋收起义,会议决定要公开使用中国共产党的名义,正式亮出工农武装的旗帜来号召和发动起义.毛泽东代表中共湖南省委于8月20日在向中央报告中指出: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国民党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的旗帜要永远高举田克勤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旗帜问题,把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作为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早在建党伊始,毛泽东就提出了“主义譬如一面旗子”的观点,认为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针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攻...  相似文献   

4.
李君如 《实事求是》2008,200(1):5-9
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有许多亮点和创新,其中最大的亮点和创新,就是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凝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出了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曾说过 :“主义譬如一面旗子 ,旗子立起了 ,大家才有所指望 ,才知所趋赴。”中国共产党人立起的旗子 ,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正是中国人民昂首阔步迈向新世纪的伟大旗帜。金钊、李强主编的《跨世纪的政治宣言专家学者话旗帜》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9年 12月版 )是目前国内关于旗帜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该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内容的系统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 ,就郑重地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又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写到…  相似文献   

6.
徐遥 《党建》2007,(11)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创新理论、在创新理论指引下创造奇迹的新时代。党的十七大报告立意高远、思想丰富,一系列新观点新概括,展示着理论创新的成果,彰显着我们党理论创新的生机与活力。"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代表们对  相似文献   

7.
<正>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首都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宣传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掌握好"护旗子""搭台子""编篮子""练刷子""结对子"这"五项本领",把握好时度效,发挥好宣传工作在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和文化支撑方面的重大作用。学会"护旗子",强化看齐意识。旗帜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方向,就是我们的阵地。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  相似文献   

8.
旗帜,是行动的指南。一个民族的振兴与发展,离不开旗帜的作用。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方向是一个政党选择、确定的道路和目标;形象是一个政党展示给外界的精神风貌。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那么认真对待《哥达纲领》,就因为“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毛泽东早年为了寻找救国的真理,也十分重视旗帜的作用,他认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全党同志庄严的…  相似文献   

9.
十五大正式确定把邓小平理论定为全党的思想理论指导,并写进新党章,这不仅是个划时代意义的壮举,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面旗帜竖起,标志着一个政党理论上的成熟,为全党所指望。旗帜是方向、决心和信念的体现,旗帜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毛泽东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一是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布,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和信念。中国将以富强、民主、文明…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曾讲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中国共产党人立起的旗子,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共产党之前,许多仁人志士寻觅和立起过多种旗子,都没有能够指引人们找到救中国的正确方向和道路。中国人民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但从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起,又经过20年的艰苦探索和曲折经历,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他在讲话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他十分明确地回答:“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  相似文献   

11.
巴莎 《共产党人》2007,(24):5-7
党的十七大在理论上的最大亮点就是提出了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面旗帜就是我们要永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体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相似文献   

12.
1.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立足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在系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这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历史性决定和历史性贡献. 党的指导思想就是党的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鲜明地主张:我们党应是"主义的结合","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党的七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君如在《江淮》2007年第12期撰文指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最大的亮点和创新,就是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要认识到,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凝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旗帜指引正确的方向,鲜明的旗帜树立光辉的形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样一面伟大而鲜明的旗帜,它正在并将继续引领国家和民族走上复兴之路。自从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连续几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标题中,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核心字眼。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标题更是响亮地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  相似文献   

15.
正"十二五"期间,黔南州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和"一圈两翼"发展三大战略,大力弘扬"追赶、领先、跨越"的新时期黔南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改革发展呈现出十大亮点:1坚守"两条底线",农业结构调整走在全省前列。2011年5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黔南州贵定县甘溪林场实地考察生态建设保护情况,提出了  相似文献   

16.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到国家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兴衰。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宗明义首先就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可以说,这是整个十七大的灵魂和标志,也是十七大的最大亮点和突出贡献。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首要和关键的就是要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的旗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一面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一面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一面指引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胜利的旗帜。  相似文献   

18.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建设的风雨阳光都与党的旗帜息息相关。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方向。举什么样的旗帜,怎样举这面旗帜,是党的建设的关键,是国家和民族的命脉所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列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作为指引中国革命的旗帜。但是,由于没有能及时解  相似文献   

19.
郑重地、鲜明地、完整地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一项重大创新,也是十七大的一项历史性贡献.其创新基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表述方式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集中整合起来表述党的旗帜,使其表述更为完整、科学、准确;二是在旗帜内涵上,用"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辩证统一于"一面旗帜"之中,既阐明了党的旗帜的科学内涵,又拓展了合理外延,强化了党的旗帜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党报研究》2011,(1):62-62
2010年,既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决胜之年。新闻出版工作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改革发展呈现诸多"亮点"。特别是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