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幸福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大概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跟欲望的满足。第二个层次,文明跟艺术、文化的层次。第三个层次是精神的、宗教的,完全超过物质生活意义的那一种层次。发现人生不完美,这个时候才能快乐。你要追求最完美,那种境界是不存在的.只要你尽力就好了,尽力之后就可以无恨,无憾,无悔。为什么这些伟大的人都喜欢散步?因为散步可以养成一种从容的态度,你就可以珍惜自己,去思考。我们要让自己的心象水一样的柔软,不管盛在什么形状的容器里面都可以,碰到很热的状况它就变成蒸汽,碰到很冷的情况就结成冰。“在红尘中有独处的心,在独处时要有红尘的怀抱”,这样子你才可以时时有一颗平常的心来看待世界,才可以时时保持着单纯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朱梅梵 《理论月刊》2008,(5):119-121
科学教育教人求真.艺术教育教人求善.真与善之于人生,在由感悟科学美与艺术美而终向人生之大美.认知美、感悟美、创造美是人审美境界发展的三个层次递进的阶段,是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之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同旨趣.当前,学校教育特别重视科学教育,其中感性内容较之知性内容薄弱.艺术教育则是弥补当前学校科学教育重知性轻感性少悟性之不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每一天都在无数个“选择”中度过。早晨,选择什么时间起床;起床了,选择吃什么早餐;要上班了,选择使用哪种交通工具出行;中午休息,选择午饭吃些什么、到哪里吃;下班了,选择怎样度过业余的时间……这些“选择”构成了我们每天的人生旅程,不同的选择让我们走向不同的方向,从而领略到独特的旅途风光。当然,大部分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实际情况来做出利于自己的决定,而在面临人生重大事件时,我们的选择又是怎样呢?  相似文献   

4.
食之美     
罗丹有一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就看你能不能用眼睛去发现。“在我看来,苏州人似乎对美有一种特别的灵感,这种美不但建立于园林之类的环境美,而且处处体现在苏州人的日常生活里,譬如吃。吃是一种文化,现时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在吃的过程和形式里注入美,更能展示一方人的文化品位。苏州的糕团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像一家家精美的工  相似文献   

5.
朋友,当你为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时,你是否感到你的人生之美呢?  相似文献   

6.
人生的沙漏     
人生是一个沙漏,尽管上面盛满了成千上万的沙粒,尽管它们只能一粒一粒缓慢地通过细细的瓶颈,但它们终究有全部通过瓶颈的那一刻。那一刻,也就意味着我们离开了这个充满美与丑、爱与恨的世界。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生。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度过完整的人生,这就如同沙漏一样。我们应力求使人生更充实、完美,而不应该放纵自己的闲散、无聊。时间不等人,也不会让人等。不要说,我们还年轻,有的是时间。是的,青春是我们的筹码。可是这个赌注不能下得太大,只怕有一天,我们真地输不起…  相似文献   

7.
感悟人生     
感悟人生屋顶上的雨,草间的风,潺潺流过岸边的水——这些微妙的声音,形成了美、安静和深思。人生的快乐,有时是不必刻意从物质生活里去寻求的。生命中每一分每一秒未可知的悲和喜,就因为已未可知,所以自痛苦得摧心蚀骨的,也有快乐得淋漓尽致时。而这,就是叫人留恋...  相似文献   

8.
论宗教信仰自由及其活动的法律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珉 《前进》2002,(8):42-44
宗教信仰具有法律上的正当、合理性。因为:首先,信仰具有法律上的不可剥夺性质。人非机器,人只能有限地活一次:人生无常。活着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归宿何处?家在何方?人活得怎样?”归结到一点:有限的肉体生命生活在世界上,除了首先满足于吃、喝、住、穿与人交往等等功能性需要,然后就要去探究上述问题,这就是人生的两大基本范围:物质社会和精神领域。精神追求是人不可或缺的支柱。“人生自古谁无死”?超越死亡的只有人的精神、人永不停息地寻求生命意义的努力,“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是人类思想走向成熟的时代,对于自然的认识和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大爆炸形成了宇宙,宇宙不断地膨胀;时间是“矢”,一去不返;物质和能量,时间和空间都可以合二为一;有正物质还有反物质;原子核内还有很多弄不清的层次组织;原子和分子也可以随意摆弄;人已能到月宫上一游;差一点,人就要被克隆了。另一方面,很多原来的好事,  相似文献   

10.
陈粒 《创造》2008,(6):74-75
“每一个人都应该是美的。在物质匮乏的时代,美是一种奢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应当成为一种必需。”  相似文献   

11.
现代的麻烦     
思之 《当代建设》2003,(6):32-32
现代的人生活在种种麻烦之中。第一大麻烦不知吃什么好,这也污染那也污染,米面蔬菜鸡鸭鱼肉全不让人放心。味儿也变了,儿时鱼鲜肉美,想吃时到河里网几条鱼,和黄豆一起红烧,那味道不知多香,红烧肉只要一下锅香味就飘出来了,惹得小堂弟敲着碗来讨吃。蔬菜是自家种的,随吃随取,既新鲜又无污染。入城以后的一些年,虽然供应紧张,但味儿未变。现在不行了,吃什么都没有原来的味道,天天吃着担心着;第二大麻烦是居住噪音干扰,建筑工地的杂音、装修的电钻声、饭店的歌声,使你没安静的时间。我居住的附近有家幼儿园,每天大放高音喇叭,歌曲与儿童生活相…  相似文献   

12.
赞美是一种催眠。很多时候,你会感觉到如果别人说你是美的,你就真的是美的,而且越来越美。赞美也是一种激励,当你自己觉得自己不够美时,通过别人的赞美你也会朝着漂亮的标准不断地修整自己。在心理学研究中,互惠原则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当你运用语言赞美对方,对方也会在适当的时间赞美你;或者你给对方很大的恩惠,他也会给你很大的回报。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儿子:听说你已经接到今秋上圣·安多流斯大学念书的入学通知,但是你对于这所优秀大学并不热衷,真使我感到惊讶。为父并不希望将你推到不愿意去的地方。因为,我看到过太多生活中备受干涉的儿子,他们活得并不快乐,我想对你说的是──人生只有一次。儿子,你应尽心竭力地面对人生。就我所知,许多人年届35岁、45岁,甚至55岁的时候,依然感叹:“时运不济。”其中,90%的人以各种借口为自己的人生一无所获、事业一无所有作辩白;而剩余的10%的人,则坦承年轻时对于人生的挑战并未全力以赴。我深为这些人感到惋惜。我想,这些人刚…  相似文献   

14.
李俊儒 《今日广西》2007,(20):22-24
南宁人爱吃、好吃,这话一点不假,并且包容性很强,对于外来美食一概来者不拒。据业内人士介绍,南宁人是“三年三吃”,以1994年~1996年为例,1994年,南宁人吃柳州狗肉,次年改口桂林黄焖鸡,一时吃得全城“鸡飞狗跳”:1996年,南宁人奇招再出,吃出广西,那一年的川菜酸菜鱼直令南宁鱼贵,友人相见多是询问“你吃酸菜鱼了吗?”  相似文献   

15.
快乐的理由很多,如果问你为什么快乐为什么开心,也许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你回答的理由千差万别。快乐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衣食无忧是快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快乐,领导赞赏是快乐,朋友信任是快乐,涨了工资是快乐,得到重用和提拔也是快乐……快乐的理由无穷无尽,可今天的人们为什么会这样问,你快乐吗?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10,(11):60-60
美国投资大亨沃伦·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的新书《人生由你打造》最近在美国出版,彼得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如何成长为一个“平凡而快乐的人”,而非被宠坏了的富翁之子。他同时向一些有钱的家长提出忠告:要教给孩子价值观,在物质方面不要有求必应。  相似文献   

17.
袁剑萍 《中州统战》2002,(11):20-20
人经历的坎坷越多,对人生的理解越透彻。我人生的每个关键阶段都受到中国共产党的统战政策的影响,因此,我把“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从尉家、从社会.从人民中得到了多少,而在于你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付出了多少”作为人生格言。这是我在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对人生的理解,同时,我也用自己的实践不断咀嚼着其中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咨询台     
如何选择好人生的方向?编辑同志:  您好。我是一名保安员,从事保安工作已半年,虽时间不长,可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工作。但在内心总有一种压力,不知道是闷还是空虚,感觉不舒服,并不是因为某些事不顺心,也不是工作做不好,好像是很自然发生的。同时,我也想多学一点东西,可又不知学什么好。请问我该怎么办?  求知者张晓景张晓景同志:  首先,你很喜欢你目前所从事的保安工作,说明你现在还并不需要在你未来的目标和你的职业道路之间作出一个选择。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追求自己的人生方向过程中,应学会不断地进…  相似文献   

19.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10,(24):55-55
一个人被奢侈的生活占用的时间越多,其人生懊悔的东西就越多;一个人越被所谓的“关食”吸引,其被疾病缠绕的机会就越多;一个人越把心思放在穿着打扮上,其内心就越空虚。在吃穿上花的时间越多,一个人的寿命就会越“短”。尽管一个人的生命离不开吃饭和穿衣,但是一个人的生命绝不是依靠追求所谓的吃穿来支撑的。把生命完全浪费在享受那些山珍海味上,以及一味讲究穿戴时髦服饰上,这样的生命是哀痛的、短暂的。  相似文献   

20.
烹饪艺术与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烹饪,是一项精湛的技术,也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艺术。烹饪艺术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结合体。在烹饪中,同样存在着美、美感、审美意识、审美活动和美学、美育。饮食是人的第一需要,一日三餐必不可少。饮食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吃足求温饱;第二阶段是吃好求美味;第三阶段是吃好求健康。随着人类饮食的不断进步,烹饪艺术应运而生。烹饪艺术不限于酒宴,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讲究烹饪艺术。这就是说,烹饪艺术是研究人们饮食的一种艺术,包括菜肴,面点、宴席以及日常生活饮食。中国人讲究吃举世公认,对烹饪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