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2年4月,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到丹寨县调研时指出:丹寨,要不等不靠,下定决心,加快生态移民开发,把深山区、石山区的老百姓搬离出来,成为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助推丹寨实现跨越发展。排莫村是扬武乡所辖行政村之一,离乡政府37公里,全村2071人,围着1285亩贫瘠土地,过着靠天吃饭的艰苦生活。虽然民族风情淳朴,是扬武乡"十五"规划民族文化项目规划重点村,但饮水困难、交通不便等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挡住了村民们发展的步伐。"以前在排莫村,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新闻网站7月30日报道,俄罗斯最近对历史教科书进行调整,名为《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的教师手册即将发到各中小学。该书对涉及苏联历史和斯大林等重大问题的评价产生  相似文献   

3.
董一兵 《先锋队》2012,(4):18-19
按照省委的安排,2011年11月16日至17日,我和办公室两位干部到平鲁区双碾乡泉盛庄村住了两天。上半年,我在运城的平陆县曹川镇庙崖村住了三天。这两个村一个在山西南边,一个在北边,都是贫困的山区小村,但相比起来差距又很大,北边  相似文献   

4.
吴连涛 《奋斗》2002,(9):23-24
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组织化,是指农民在生产经营小(规模狭小)、散(经营分散)、弱(经济实力弱)、低(市场程度、科技水平低)的情况下,以政府有效引导、农民自愿为原则,运用新的经营方式,采取新的经营手段,把农民组织起来,为加人世贸组织后农民合力闯市场,提供载体。其重要意义有以下5点。  相似文献   

5.
杨慧琴 《实践》2014,(8):33-33
<正>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以来,达拉特旗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把惠民、利民、富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发沿黄灌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20多年来,共改造土地56.1万亩,1.1万户、3.9万农民受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体现农民主体地位增强农业综合开发后劲一是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20多年来,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由从事专业性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农户,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技术合作和营销合作等纽带,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而建立的经济实体。它是农村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农民专业化生产的产物,是农村现代化和农民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始终在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稳步持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程延 《廉政瞭望》2004,(9):16-19
近年来,全国农业连年丰收,然而粮食减产的幅度却很大:去年我国粮食产量为4.3亿吨,比上一年减产2639万吨;粮食种植面积14.9亿亩,比上一年减少6720万亩:由于生产锐减,每年形成的粮食缺口高达250亿至350亿公斤,去年更高达500亿公斤:粮食生产亮起了“红灯”: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已引起国家高层的高度重视一今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此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频顿入访农家,鼓劢农民种粮,并承诺以“不低于0.7元一斤的保护价收购”:但令人忧虑的是,中央的好政策,到下面执行时却走了样.  相似文献   

9.
宗合 《廉政瞭望》2014,(4):70-71
他们没有受到共产主义信仰的熏陶,生长在一个民族价值认同体系崩溃、西方价值观念冲击的年代,没有人跟他们说什么是"对"与"错",什么是"是"与"非"。  相似文献   

10.
<正>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脱贫攻坚又一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催人奋进。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让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始终是我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党员干部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刚刚过去的2019年,在龙江大地脱贫攻坚奋斗史中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硕果累累的一年,为我省2020年决战决  相似文献   

11.
吴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赵凤娟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二十多年如一日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多次获农牧渔业丰收奖和省科技进步奖。先后获河北省植保工作先进个人、沧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沧州市优秀农业专家等荣誉称号,是吴桥县第五、六、七、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编外农民"。二十多年来,赵凤娟共引进推广农业重大技术30多项,使吴桥粮棉产量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2.
眼前的贵州高原,处处是人勤春早的农忙景象,农业战线的干部职工与农民兄弟一道描绘着春天的画卷。【背景】据统计,截至2月20日,全省累计因雪凝灾害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68.2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149万公顷,其中绝收46.64万公顷。2月13日,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全面部署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各项工作。要求全省紧急行动起来,迅速掀起农业灾后恢复生产高潮,努力实现全省灾年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及早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投入春耕生产第一线,迅速掀起春耕生产热潮,增加秋粮播种面积,确保实现粮食总产1150万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农民增收的三大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与当代》2010,(3):46-47
<正>王东京在1月18日的《中国经济时报》上撰文指出:中央当初提出新农村建设时就强调,要把"生产发展"作为首选目标,而且强调建设新农村重点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那么,怎样去增加农民  相似文献   

14.
张翘楚  潘鸿 《奋斗》2012,(6):53-55
黑龙江省是粮食生产大省,农民粮食生产缉织化水平高低是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核心问题。调研中发现,“大市场、小农户,大机械、小田块,大群体、小服务”,是基层对全省农民粮食生产组织化水平的总体评价。一、农民粮食生产组织化水平低,障碍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农民粮食生产组织化是组织主体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不同方式将以生产经营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较弱、科技水平滞后为生产特征的农民转变为有组织生产和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超过一半的农民希望国家征用土地.唯一的要求是得到合理的补偿。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我国巨大的城乡地租收入差距。同样的一块地.如果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搞粮食种植的话,一年每亩净收入几百元.有时甚至是负的.而一亩地用来“种楼”、搞工业.亩产值比种粮收入要高出数百倍乃至上万倍,甚至几十万倍。二是征地出现不少拆迁暴富神话.这对农民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05,(22):28-29
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中河村自然条件恶劣,十年九旱,五灾俱全。农民一年辛苦劳作,要么遭旱灾,要么遇雹灾,粮食生产不是歉收就是绝产,不少农民温饱得不到稳定解决。为生计问题而发愁的马志力.一直在寻求种地以外的致富之路。1991年他开始带人外出打工,不但自己一家完全解决了温饱,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买了彩电、拖拉机、汽车,过上了小康生活,而且带领和帮助近百名农民通过劳务输出解决了温饱,有的正向小康生活迈进。  相似文献   

17.
《求实》2021,(1):87-98
土地流转现象正普遍发生于当前乡村社会。受劳动能力分化和务工市场发展的影响,青壮年农民率先脱离农业生产,农民家庭农业劳动力出现断层,高龄老人不得不依靠流转的方式完成"土地—养老资源"的转换。而具有农业生产优势的中老年农民则在农业资本化、涉农政策的负外部性、土地细碎化的多重影响下,被迫逃离收益日渐减少的生产环节。由此,农民开始重新调整生计模式、土地预期和不同类型土地的使用方式,并形成了对稳定地租的强烈依赖。普遍发生的土地流转虽然是农民主体的自发性选择,但却包含着现今农业生产条件下"小农被迫终结"的必然性。因而,需要重新审视现今小农生产的外部环境,并对农业生产领域的相关政策作出适当的修正。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2007,(8):52-52
松原市政协部分委员反映:近年来,我省农民科技素质有所提高,科技意识明显增强。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被农民所掌握,并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了农业效益。科技对农业的贡献越来越大,农民靠科技进步所获得的收入也在逐年增长。但目前农民的科技素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19.
杨光鹏 《学习月刊》2011,(22):66-66
武汉市洪山区青菱乡火箭村属于空壳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收入来源,每年都是通过争取上级各种资金维持日常运转。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农村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全村农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20.
罗源 《共产党人》2005,(22):43-4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状况大体经历了“三增一减”的四个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产品的数量大幅度增多,使农民的收入出现了第一次增长高潮。从1990年至1996年,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逐年递增,而农产品的价格未变,致使农民收入下降;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