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电人经常抱怨自己被电器或金属电击。一位叫艾丽西娅的美国堪萨斯州的女士在2007年3月说:“我在电视台工作,我周围都是电器、电脑之类的,我触摸到哪一件电器,都会被电击,不过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当某种电器坏了,我过去摸一下,它经常就会恢复工作,因为这一点,我被同事认为是个怪人,他们经常拿我这点开玩笑。  相似文献   

2.
答疑解惑     
《党课》2012,(17):63-66
申请入党人是否需要经常写入党申请书? 我是一名申请入党人,先后写过两份入党申请书,而党组织从未找过我谈话,也没人过问我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我非常希望能够得到党组织的培养,使自己早日成为党的队伍中的一员。请问,要求入党的人为了表达自己加入党组织的决心和愿望,是否需要经常写入党申请书?  相似文献   

3.
李建贵 《先锋队》2012,(20):36-37
正我是一名矿工的儿子。当时,和父亲在一个队,他经常对我说:"要学会吃苦,要干一行爱一行。"父亲的话,深深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从此以后,无论从事井下工作,还是井上工作,我始终牢记父亲的话,用行动实践着他对我的教导。二十多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爱岗敬业,人生才会幸福快乐!我参加工作32年,从事管理维修工作22年。在很多人眼里,管道维修工是又苦又累的工作,但我热爱我的工作。22年来,不知  相似文献   

4.
正我叫金朝俊,今年28岁,贵州凯里人,是麻江县图书馆工作员。2016年3月,组织安排我到麻江县金竹街道隆昌村担任驻村工作组组长。一年半前,作为单位年轻人,带着组织和领导的嘱咐,带着对农村工作的向往与好奇,我来到隆昌村。临行前,室友余金青送我一句话:"农村工作每天至少两个一万,每天至少读一万字,每天至少走一万步路"。隆昌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共5人,大家经常开玩笑说,我们"嫁"  相似文献   

5.
我于1926年在日本东京工农学校读书,与朱自清、刘懋镛经常接触;后来经他二人的介绍认识了一高予科王××。在他们的影响下,1927年6月经王××介绍我参加了共产党。1928年春,我回到东北,在沈阳东北讲武堂任教官,这时我参加了特委工作。  相似文献   

6.
现代语录     
正我们的党员在中国人口中当然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只有当这一小部分人反映大多数人的意见,并为他们的利益而工作时,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才是健康的。(毛泽东:《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1944年7月14日)反对腐败,几年来我一直在讲,你们也多次听到我讲过,我还经常查我家里有没有违法乱纪的  相似文献   

7.
我是1991年从机关科室到机加车间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在两年多的实践中,我有很多感受,其中之一就是:惟有了解人,才能教育人。我想,在改革深入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党务工作者必须转变旧的思想观念,改善工作方法,扭转人们以往认为党务工作者就是用大理论吓唬人的“一本正”的印象。因此,我经常深入工段、班组调查研究,与方方面面的人接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日子一长,职工认为我挺“联人”,没书记架子,有什么问题就主动找我谈。同时,我也发现车间有个哥们义气小圈子,并  相似文献   

8.
一个地委书记为了补充家用和抚养收养的孩子,竟然到医院血库去三次献血;生活极其节俭,经常吃的是白饭就榨菜,工作一忙,开水泡馒头是常有的事;穿的几件内衣打着补丁,连块香皂都舍不得买。在西藏工作的近十年间,几乎没有给家里寄过钱,省下的工资大部分花在藏族群众身上。他就是原中共西藏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同志。  相似文献   

9.
我于1971年参加工作,1987年入党,现在敦化市邮电局负责技术工作。有人说我是电话“神医”,其实倒没什么神的,只是解决了一些邮电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尽了一个党员应尽的义务。因此,我连续多年被各级组织评为优秀党员、劳动模范。1995年5月又获得全国劳模称号。 我刚参加工作时,在乡下支局做机务工作。我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人,要学习摸不着看不见的电子技术真是不易。凭着一股韧劲,我不怕用笨功,有时间就看书,像着了迷似的,连走路、吃饭时也琢磨。经过10多年的学习实践,我不仅能完成本职工作,还经常搞一些革新和小发明。  相似文献   

10.
办公室里,经常见有人一上班就无精打采,一脸倦容;会场上,经常会有人或趴或仰,恹恹欲睡;工作中,经常听有人抱怨叹息:“唉,真没意思,真没劲!”……或问,这些人到底怎么了?那我想告诉你,若在您单位的办公室、您主持的会场、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总有几件忘不了的事,几个忘不了的人。冯军同志就是一个我永远铭记在心的人。尽管他已经去世13年了,但他的事迹,他的人品,他的精神,经常在我的脑海萦回,令人怀念。团中央的同志正在编辑一本纪念冯军同志的文集,约我写一篇怀念文章。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关注自己     
局长外出检查工作,不幸遭遇车祸,急需输血抢救生命。不巧的是,医院血库眼下没有抢救所需的AB型血。消息传出,局机关大楼立刻跑出好些人,纷纷登上局里的大巴车,赶往局长所在的市医院献血去。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同志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当今时代,是一个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读书学习是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官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改善执政能力的需要,更是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从1947年春到1957年底,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工作达10年之久。 一个仅有县师范文化程度的青年,一下调到党中央首脑机关,做党中央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的校对工作,这是我做梦也没想办的。在中直机关工作的10年间,经常接触领袖们起草、修改、阅批的文件,聆听他们的报告……虽说是40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总有几件忘不了的事,几个忘不了的人。冯军同志就是一个我永远铭记在心的人。尽管他已经去世13年了,但他的事迹,他的人品,他的精神,经常在我的脑海萦回,令人怀念。团中央的同志正在编辑一本纪念冯军同志的文集,约我写一篇怀念文章。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欣然应允。随即我与杨建生(曾任中组部部务委员、地方干部局局长)、张常韧(时任中组部地方干部局副局长,现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等同志一起座谈,缅怀这位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他不仅是青年人的楷模,也是组织工作干部的好榜样。  相似文献   

16.
我的老家在河北省丰南市,我很小就失去了母亲。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知道八路军好,是共产党的队伍。1945年8月,我刚满16岁就参加了八路军。 我的原部队是四十八军一四二师供给部粮秣科。我们科有一位比我长几岁的老大哥叫董沛然,他是河北省卢龙县人。在平日里的工作、生活中,他总是耐心地帮助我,体贴我,经常和我谈心,使我明白了很多革命道理。可是让我纳闷和不理解的是,领导认为我工作干得不错,他却总是找我的毛病。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一名党员,因那时共产党员的身份是不公开的,我根本不知道谁是党员。  相似文献   

17.
牟清元 《奋斗》2014,(5):53-53
我是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白天下地挣"工分",晚间轧鞋垫、捡废品,拉扯着我们兄弟姊妹4人艰难度日,家里经常吃了这顿没下顿,乡亲们看我家揭不开锅,就给我家送点儿粗粮,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直到现在我仍深深地感激着乡亲们。1984年我到黑龙江武警部队服兵役,1988年复员时,加格达奇区政府照顾贫困家庭,将我安置到加格达奇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  相似文献   

18.
我与耀邦初识,是在1939年的延安。那年秋天,以王稼祥同志为主任的党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按:此机构成立于1938年11月)听取各个根据地来延安的同志的报告,为中央的相应指示准备意见,大约每两周开会一次。我参加了这个委员会,耀邦时任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也是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的委员,参加了这项工作,我们经常见面。其实,这之前的1938年9月我第三次到延安时,就已听人说  相似文献   

19.
李桂英 《求贤》2009,(8):8-8
说起来.我也接近共和国的同龄人。在我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帮助我解难、教育我奋进的老领导、老同事。其中最难忘的是三十余年前任一机局党校校长的张焕莲同志。当时,我在某军工企业担任分管政工的副书记,经常被派到党校学习。因为我毕业于天津师院中文系.党校老师经常交给我一些拟简报稿、写黑板报的任务.渐渐地党校领导熟悉了我.并对我产生了良好的印象。1977年,是这位老校长把我从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推荐到局机关.从事党的组织工作。老人家从市委老干部局顾问的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每次见到她.总是给我讲革命故事.进行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20.
1999年春,我参加工作时,被分配到安徽省武警总队第三支队政治处工作。由于位于蚌埠本岗的部队远离市区、交通不便,而日常工作又经常需要复印、邮寄文件和购买办公、培训用品.经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那年年底,好心的支队司令部公务员、江西籍老兵刘彦成.退伍时把一辆上海产“永久”牌自行车送给了我,才使我告别了“通讯基本靠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