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绝望之地”“死亡之城”……近期国际舆论纷纷用这些可怕的字眼来描述当前加沙地带的惨状,折射出已持续数月的巴以新一轮冲突给这个弹丸之地带来的空前伤害。巴以这一轮冲突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地缘政治变化因素。这场冲突已呈现出非常显著的特点,其未来走势充满不确定性,取决于以色列政坛如何演变、中东反以势力如何博弈、国际社会压力是增是减等。从当下看,国际社会的紧迫任务是尽快促成交战双方停火,向加沙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尽力减少巴勒斯坦人面临的苦难。从长远看,需要为巴以矛盾寻求终极解决方案,但实现这个目标,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相似文献   

2.
画中有话     
《党员干部之友》2009,(2):45-45
我们每天都像小白鼠一样,去验证生活的真理。以色列从2008年12月27日起对加沙地带发动军事行动,尽管双方于2009年1月18日相继宣布单方面停火,但加沙局势的前景依旧不容乐观。这场跨年度的冲突背后,相关各方都有自己的政治考量。不幸的是,成百上千的巴勒斯坦百姓无辜地成了战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3.
2005年9月12 口,以色列军队全部撤出了加沙地带,结束了对这片巴勒斯坦领土长达38年的占领,以撤出加沙, 标志着沙龙“单边行动”计划的正式实施。沙龙的“单边行动”计划“单边行动”计划是指在巴以和谈失败、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受阻的情况下,以色列单方面实行“脱离”巴勒斯坦人的计划。2003年 11月,以色列总理沙  相似文献   

4.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突然发动代号为"铸铅"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进行猛烈打击.以色列何以在此时作出如此大的动作?以军对哈马斯的打击到底有多大成效?受到重创的哈马斯又将如何选择未来?……  相似文献   

5.
今天发生在加沙地带惨烈的巴以冲突,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殊死的战争,让人们在惊愕中回想起逝去的阿翁,那个被誉为“中东之子”、“巴勒斯坦之魂”的亚西尔&#183;阿拉法特。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加沙发起以“铸铅行动”为名的军事行动,目标直指控制整个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战事从空袭开始,以军在出动1/4的空军力量持续轰炸加沙地带一周后,又以两个王牌野战旅为核心,派出4000人的地面部队攻占加沙。  相似文献   

7.
停火前的祈祷:8月13日清晨,以色列士兵在以色列北部边境祈祷。联合国宣布的黎以冲突停火决议于格林尼治时问14日5时生效。从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到如今的黎以冲突,中东局势乱象纷呈,在战争频仍的这一地区不断掀起新波澜,使世界多个热点问题同时在此爆发。目前,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美国、伊  相似文献   

8.
直面战火     
洪妍 《党建文汇》2002,(10):17-17
1929年8月24日阿拉法特出生于埃及开罗,父母是东耶路撒冷和加沙地带的望族。4岁时母亲去世。  相似文献   

9.
9月13日上午11点15分,在华盛顿的白宫南草坪,巴解执委会成员阿巴斯和以色列外长佩雷斯在克林顿总统主持下,签署了包括加沙——杰里科自治方案和巴以相互承认在内的和平协议。尔后,阿拉法特和以  相似文献   

10.
“路线图”计划是美国一手策划、由美欧俄和联合国四方共同推出的和平方案,旨在停止巴以流血冲突、在巴勒斯坦分阶段建国的基础上实现巴以两个国家和平共存。但是,巴以和平进程的历史证明,任何和平方案的初衷与现实发展之间总是存在着巨大反差。“路线图”同样并非医治巴以矛盾痼疾的灵丹妙药,很难指望它能够给巴以带来永久和平。“路线图”的由来及主要内容2000年9月底,巴以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当时的克林顿政府为促成停火,先后推出“米切尔方案”和“特尼特计划”,但均与事无补。2001年春,以政府更迭,利库德集团领袖沙龙出任总理;新上台…  相似文献   

11.
哈马斯2月19日宣布,正式提名伊斯梅尔&#183;哈尼亚担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新总理。现年46岁的哈尼亚生长在加沙城的夏提难民营,至今仍住在这个灰色的“水泥建筑丛林”里。相貌粗犷的哈尼亚并非一介武夫,1987年他毕业于加沙城伊斯兰大学,获得阿拉伯文学学士学位。1992年,哈尼亚园从事反以活动被以色列驱逐到黎巴嫩南部地区,一年后退回加沙地带,担任加沙伊斯兰大学某学院的院长。  相似文献   

12.
李伟 《党建文汇》2002,(10):16-16
土地问题巴勒斯坦要求以色列从它1967年中东战争中占领的包括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在内的所有领土上撤走。他们打算考虑以以色列和西岸之间的一块土地作为交换。以色列则说不会撤退至1967年的边界,但它答应放弃西岸90%以上土地及全部加沙地带。同时,它将会考虑小部分的(土地)交换。但这个比例不会是1:1。  相似文献   

13.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巴以冲突,不仅给双方带来了严重损害,也影响了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伊拉克战争后,2003年4月30日,美正式公布了由其主导制定的中东和平"路线图".那么,"路线图"能给中东带来和平吗?我们认为前景难测.  相似文献   

14.
时事测试     
1 .8月28日,咫风“卡特里 娜”袭击美国港口城市()。 至9月22日遇难人数已增至1069 人。 A新奥尔良B.迈阿密 C.旧金山D落杉矶 2.8月31日,伊拉克巴格达 市发生的灾难性踩踏事件,至少 造成()人死亡,另有465 人受伤。 A.765 B.865 C月65 D.IO65 3.9月2日,国际天文学 联合会正式确认,浙江省杭州 市()岁女学生丁舒珊日前 发现的一颗近地小行星被编号为 2005QQ87。这意味着丁舒珊成为 全球天文史上首位近地小行星的 女性发现者。 A .17 B.18 C .19 DZO 4.9月12日清晨,最后一名 以色列军人撤出加沙地带,从而 结束了以色列对加沙长达() 年的…  相似文献   

15.
1993年9月13日,在全世界的注视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美国白宫草坪签署了《关于在被占领土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协议规定:巴勒斯坦人先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在实行自治的5年过渡期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将就巴勒斯坦永久自治协议进行谈判,以解决耶路撒冷地位、边境、遣返难民、以色列定居点和军队驻扎等问题。巴以协议的签署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至此,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经过近两年的艰难谈判,终于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从而使人们看到了全面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曙光。  相似文献   

16.
贾自欣 《党课》2014,(18):54-59
今年7月,巴以冲突再度升级。7月8日,以色列展开了代号为“护刃行动”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动用海、空两方面力量对哈马斯所控制的加沙地区的150个目标进行了打击,仅20多天就造成巴勒斯坦方面1300多人死亡、7600多人受伤。哈马斯则向以色列发射了超过130枚火箭弹还以颜色,并在以色列先行接受的情况下拒绝了埃及提出的停火倡议。此次冲突已经成为近几年来巴以之间最为激烈的一次军事冲突,并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17.
孟红 《党史纵横》2013,(7):22-25,21
2013年7月,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值此纪念日,笔者特选取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志愿军文物,以重温60年前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真实故事。一份十万火急的"停火令":小战士拼死送达1953年7月24日,我军打响了马踏里东山高地反击战。136师处于整个战线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以来,哈马斯与法塔赫在加沙地带持续爆发了多次流血冲突,导致民族联合政府解体和两个政府并存的局面.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又进入了一个挫折期.  相似文献   

19.
国际要闻 ●8月11日,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外长佩雷斯结束了为期四天的会谈,双方草签了关于扩大巴勒斯坦自治范围的部分协议。 ●俄罗斯议会下院国家杜马8月12日召开非常会议,通过于“关于俄罗斯退出对南斯拉夫的国际制裁”的决定和“对克罗地亚实施经济制裁”的法律文件。 ●联合国安理会8月1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会议,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结束五十周年。世界各国也举行各种活动纪念战胜日本五十周年,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向各国人民真诚道歉。 另据报道,日本首相村山富市15日就战后五十周年发表正式谈话,向亚洲各国人民道歉。但同时,村山内阁9名大臣参拜了靖国神社。 ●8月15日,美、日、德对外汇市场进行联合干预,当天美元汇率大幅攀升,日元、德国马克贬值。 ●自8月19日起,扎伊尔政府派出军队强行遣返在其境内滞留的卢旺达胡图族难民。连日来,已有约1.5万难民被遣回卢旺达,另有10多万难民为避遣返而躲入深山丛林。这一行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以色列内阁8月20日批准向巴勒斯坦移交8项权力。21日,耶路撒冷又发生一起恶性爆炸事件,至少使7人丧生。巴以被迫中断谈判。以宣布再次无限期关闭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相似文献   

20.
2006年6月10日,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哈尼亚(中)在加沙城与巴勒斯坦派别代表举行会议。哈马斯下属的武装派别“卡桑旅"9日发表声明,宣称将在以色列腹地发动自杀式攻击,以报复以军当天在加沙炸死多名巴勒斯坦人的事件。中东巴以局势从来都是错综复杂,时事难料,而2006年1月26日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