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威信何处来     
杨成 《共产党人》2004,(22):53-53
群众的脸色是反映群众情绪的晴雨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作为人民公仆的党的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注意体察群众的愿望,时刻把群众的情绪作为作决策、办实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群众最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干部?这是一个值得所有领导者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陕西省合阳县委书记张兴邦通过蹲点调研用广大农民最朴实的语言作出了回答:最需要对人民群众有感情的领导干部。在“领导就是服务,干部就是公仆”这一理念早已成为我们全体公民共识的今天,确有部分领导干部为了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干工作漫不经心,敷衍塞责,对名利斤斤计较,好大喜功,对职务横攀竖比,在“后路”问题上患得患失,不是想方设法干好工作,而是千方百计盘算位子。究其根源,关键在于对人民群众缺乏深厚感情。领导干…  相似文献   

3.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才能与群众心连心,真实反映群众愿望才能受到群众的尊重,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才能为群众排忧解难。领导干部做到“三真”,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呼声,民生之求、做官之本,也是从政的本质、人格、政德、素质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3,(17):20-21
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没有人民群众参与的改革,不是真正意义的改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诉求和智慧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使人民群众有条件、有渠道真正成为“改革的主人翁”,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共识、形成了这样的制度,改革才能顺利趟过“深水区”。  相似文献   

5.
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存在脱离群众的倾向,影响了党对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为什么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却不知道怎样坚持和弘扬呢?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虽然明白密切联系群众、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但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却不甚了了,以致影响了工作成效。要将群众路线落到实处,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6.
古话说:"在其位,谋其政",就领导干部而言,这个"政",至少应该包括四个内容: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管坏事。一是做好事。多为老百姓做好事,这是领导干部的分内之事、应尽之责。不想做好事、做不了好事,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我们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标准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而衡量是否"德才兼备"的一个重要因素应为是否具备为老百姓做好事的强烈愿望和为老百姓做好事的真实才干。没有为人民群众做好事的强烈愿望和真实才  相似文献   

7.
树立群众观点,增强公仆意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这是对所有领导干部的要求。中央领导人常年坚持下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民意,我们作为企业的领导干部,是做具体工作的,更应该常年坚持深入一线,及时解决生产过程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祁彪 《实践》2004,(5):47
为官,就得扑下身子解民贫.执政之道,必先富民.领导干部为官一任,理当造福一方,担当起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富民这个第一职责.当今,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热情高涨,致富的愿望强烈,领导干部更应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切不可当“太平官“、“甩手掌柜“,庸碌无为,泄了群众的劲,冷了群众的心.当然,各地区各情形,当地也许资源匮乏,也许交通闭塞,也许观念保守,但都不是贫穷的理由.……  相似文献   

9.
善听民声     
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当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善于倾听群众呼声,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着力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当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善于倾听群众呼声,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相似文献   

11.
一切向人民负责,是充分体现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标志。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跨世纪的宏伟任务,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应在“三讲”中,解决好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问题,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向人民负责。向人民负责,翼解决好公仆与主人、权力与服务的关系问题。党的各级干部不论职务高低、资格多老都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对于一个人民公仆和勤务员来说,权力就是服务,为群众谋利益是权力最本质的应用,也是行使权力的根本内容。如果一个领导干部受权于人民,却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置群众利…  相似文献   

12.
干部文化     
《党课》2012,(1):9-9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元素,享受丰富的文化产品、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领导干部只有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高度的文化自觉,按照文化建设规律顺势而为、改革创新,方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文化之花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遍地绽放。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文化”,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用这双慧眼,看一看我们的干部是否在真正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的干部张口人民,闭口群众,今天讲为人民办多少实事,明天讲为人民办多少好事,而所有这一切都停留在“讲”上,到头来群众并不认账。对此,有的干部感到委屈,抱怨群众觉悟不高。领导干部是不是实现和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不是看他(她)的蓝图多么宏伟,总结多么精彩,而是要看群众的感受,听群众的评价。一个领导干部为群众做了多少积德的事,或多少缺德的事,群众看得一清二楚。我…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指示,既为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方向,也对各级领导干部摆正与群众的关系提出了要求。作为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要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党情     
领导干部要做明白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指出,领导干部要做明白人,知道组织上在想什么、群众在盼什么。党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党需要领导干部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担当。领导干部要做敢于负责的人,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相似文献   

16.
在杨清明看来,党员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关系有三个层面:是成员,要投身人民群众;是公仆,要服务人民群众:是领导,要带领人民群众——“三点都做好了,就是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7.
将"接地气"引申为"走群众路线",就是要党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扎根基层,与老百姓广泛接触,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反映底层民众的愿望、诉求和利益。新时期党政领导干部要接上"地气",一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二是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三是要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09,(9):53-53
石平在《求是》上发表文章指出,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群众的监督。1.自觉接受舆论监督,是对党、对人民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领导干部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善于利用舆论监督推动改进工作,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威信,反而有利于树立民主、开明、自信的形象。2.重视舆论监督,就是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舆论监督反映的意见和建议,绝不是领导干部想不想听、爱不爱听的问题,而是对人民群众的意见重不重视,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不负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党风与廉政》2000,(10):40-40
江泽民同志指出:“领导干部不能先富起来”,应当成为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允许和鼓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这一政策着眼的对象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而不是各级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20.
人文荟萃     
■领导干部不应先富起来   江泽民同志指出:“领导干部不能先富起来”,应当成为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这一政策着眼的对象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而不是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先富起来”的后果是严重的。领导干部想自己致富多了,心中装着老百姓就少了,群众就会有怨气;因其富得容易,只需一个暗示、一个公章便落得个盆满钵溢,群众就会不服气;因其物质上越来越富裕,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了,群众就会灰心丧气。如果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