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如何,是世界刑法学理论界争论的一大焦点。本文指出构成要件应包括:第一,危险状态的存在;第二,实施了为避免危险不得已而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第三,造成的损害结果必须在必要的限度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流动人口向城区大量集中,普通家庭私家车保有量的急剧上升,道路交通发展速度难以达到有效供给水平,交通事故发生频繁。《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交法》)颁布实施以来,由于撤销了公安交警部门行政调解诉讼前置的门槛,大量道路或非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民事赔偿诉讼直接涌向人民法院。此外,  相似文献   

3.
樊惠平  刘苗荣 《河北法学》2007,25(2):153-157
<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已公布的<机动车强制保险条例>,在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方面创设了一些新制度,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类型的变化,直接引起了此类案件诉讼程序的变化.我国现行的相关民事诉讼制度已不适应新型案件相关实体法律关系的规定,使得新型案件在正当当事人、共同诉讼(合并审理)的判定上缺乏诉讼技术上的支撑.对那些可能对本案的诉讼标的有"合一确定"必要的当事人参与本案时缺乏法律依据,限制了当事人行使诉权.在司法实践中,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和是否合并审理产生不同认识,也引起执法标准不一.机动车强制车险涉及公共安全和社会利益,其所涉及的主体范围很广,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4.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审判实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发生巨大变化,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交通工具。因交通事故而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已成为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损害赔偿案件的主要类型。《侵权责任法》的颁布,为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民事案件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法律依据。但该法在机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执行较难,是当前执行工作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出台实施后,该类案件呈快速上升趋势。由于该类案件具有涉案标的大、异地执行多、分布广、查控财产困难、矛盾易激化等特点,因此许多法院均为此投入了较多的司法力量来应对,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6.
目前,因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而诉至法院的案件越来越多,但现行的交通法规及司法解释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给人民法院及时、准确审理此类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带来诸多的不便和困难。本文拟就现行交通处理等法规对执法实践的误导及产生的后果作一分析,并对如何保护当事人的诉权,设置合法、公正、高效的处理交通事故损害案件的程序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各地法院和公安交警部门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存在处理时间过长、当事人财物损失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赔偿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安局推荐,报经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公安厅批准,决定在交通事故多发地的雅安市雨城区对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处理工作进行改革试点。为此,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公安厅作出了《关于在雅安市雨城区进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工作改革试点的批复》,雅安市雨城区法院据此开始了近6个月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8.
9.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致损,挂名车主是否承担侵权赔偿连带责任,审判实践持肯定说,并援引《民法通则》61条民事行为无效责任、130条共同侵权责任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1条“车辆所有人责任”为法律依据。笔者认为:挂名车主不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理由有:一、缺乏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客观基础——因果联系当我们在求证挂名车主是否承担侵权责任时,着眼于挂名车主是否符合侵权责任的全部构成要件。如果我们的分析能够得出这样的判断:1挂名车主主观上对损害结果发生没有过错;2未过户行为合法;3未过户行为与交通事故损害…  相似文献   

10.
一、交强险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交强险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1.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中,交强险既保障了受害人获得充分及时赔偿,亦分摊了肇事方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2004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该法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标志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法治之春已经到来,也为司法实践中准确地把握和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提供了更为明确、权威的法律适用的原则依据通过解读,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蕴含的诸多新的法治理念和人文精神,对此,作  相似文献   

12.
在受害人提起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中,保险公司能否作为当事人?如果能作当事人,是与被保险人一起列为共同被告还是列为第三人?该问题自2004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交法》)实施后至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法规出台前,一直成为法律理论界与实务界争论不休的焦点问题。之所以引起广泛的争论,盖因《交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的过于笼统和原则,又无相关配套法规或司法解释予以明确。国务院于2006年3月28日公布《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后,此问题并未尘埃落定。原因在于《条例》没有赋予交通事故受害人对保险公司的直接请求权。  相似文献   

13.
翁连新 《法治研究》2006,(10):66-67
一,赔偿义务人问题首先,要解决保险公司的被告主体是否适格的问题。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交法》)出台前,这个问题几乎不存在。《道交法》出台后,大量原告已根据该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规定,直接将保险公司作为被告。现行三者险应属于商业险。商业性的责任保险,保险人是否可以直接成为被告,法律并没有规定。笔者认为,在商业性责任保险中,应该赋予被害人(赔偿权利人)可以直接起诉保险人的权利。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正确适用民法通则,各地法院在开展民事,经济审判工作中,都注意了适时总结审理疑难新型案件的经验。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邀集市有关部门,专门就审理人身、精神损害赔偿案件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了研讨。河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五省(区)高级人民法院共同发起了经济审判专题讨论会,最高法院和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四川、陕西、山东、黑龙江等省、市高级人民法院以及有关大学法律系也应邀派人参加,会上对半紧密型联营问题、债的连带责任问题、代理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民庭如何处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一文及中南五省(区)经济审判专题讨论会纪要摘登如下,供大家研究参考,期望达到彼此借鉴,吸取精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6.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全面改革的深化阶段,在诸多领域都有着积极的改变.汽车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道路交通事故这一安全隐患,从而就给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而由于道路交通所引发的事故带来的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也日益频繁,当前的发展过程中解决这一问题就显得比较迫切.本文主要就道路交通事故构成要素及损害赔偿原则、范围等进行阐述,并就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最后就这些问题探索与之适应的有效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增多,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也越来越多,审理好这类案件已成为人民法院的重要任务。目前,由于立法的相对滞后,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在适用法律上遇到一些困难,在确定责任主体和诉讼主体、归责原则以及赔偿范围等问题上都存在不同认识和做法。本文拟就审判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关于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确定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只有确定了谁应该赔偿、谁是赔偿责任的主体,受害人才知道…  相似文献   

18.
非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三个问题姚旭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第二项规定,发生在公路、城市街道和胡同(里巷),以及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等专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的交通事故,公安机关应当依照...  相似文献   

19.
在审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实践中,不断地暴露出现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存在的众多不完善的地方,是诸多问题和争议发生的起因,影响和限制了法院对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扭转执法被动和落后的局面。当前在审理交通事故赔偿...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规范办理日趋增多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审判、执行工作,我国于2004年5月1日开始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另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公安部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等配套法律、法规。这使人民法院在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对诉讼主体的把握、责任承担、法律适用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此,笔者将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当事人之间达成调解的类型、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起诉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如何认定、处理等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