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商标权侵犯在先著作权是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一种。大多数国家采用尊重在先权利原则、权利丧失原则、利益平衡原则来协调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冲突。虽然我国针对著作权和商标权的冲突建立了相应的协调机制,但为了维护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仍需对在先著作权人停止侵权的请求权——撤销权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权利冲突的法理分析为起点,论述了知识产权冲突的含义、表现方式及其产生的原因,认为处理知识产权冲突时应是适用保护在先权利原则和利益平衡原则,同时可从司法角度以民法框架内的诚实信用原则为指导进行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3.
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同一载体上可能同时存在外观设计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或其他权利。当外观设计专利权终止时,并不必然导致其他权利同时也失去效力。失效外观设计要进入公有领域,必须要满足其权利载体上没有附着其他权利或者附着的权利已穷竭。实践中,影响失效外观设计进入公有领域的权利类型主要有著作权、商标权和知名商品的特有包装、装...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知情权与经营者商业秘密权冲突,以主体双方分别对相关信息享有权利为前提,是由于权利边界的模糊性和交叉性导致了主体间的权利矛盾。协调两权冲突的原则主。要有:利益衡量、保护弱势等六个原则。应从立法完善、诉讼外和诉讼内来协调两权冲突。  相似文献   

5.
权利的保护与限制并非悖论."有权利必有限制"作为一条基本的法理原则引导和规制着权利人私人权利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协调.在知识产权领域,集"专有性"与"公共性"于一身的知识产品涉及私权和共享权益的平衡.面对知识产权的扩张趋势,我们既应当充分赋予权利人合法合理的权利保护,也应当设计出有关的权利限制制度来保证知识产品流通渠道的畅通,让社会公众快速便捷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本文试以知识产权体系之一的著作权为切入点,介绍有关著作权的保护与限制制度,并从中延伸探讨的视野,尝试在立法层面上如何构筑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限制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欧盟专利权的专有性和地域性与货物自由流动原则相冲突,“权利穷竭”原则的巧妙设计迎合了欧洲法院全力维护货物自由流动这一需求。该原则首先在专利权领域被引入,随后在司法实践中欧洲法院又对其进行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并通过对专利平行进口的立法与实务否认了专利权国际穷竭原则进而建立起了欧盟域内的专利权“权利穷竭”原则。  相似文献   

7.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不断推进,与市场关系最为密切的传统手工艺的有关权利主体已愈来愈意识到知识产权在传统手工艺保护中的重要性,因此,运用著作权、专利权、地理标志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权项来保护自己的传统手工艺的权利主体们逐渐增多,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如知识产权权项的选择、技术标准的制定、维权的艰难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必须采取恰当路径与模式为传统手工艺提供切实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8.
商标商品权利穷竭是解决贸易过程中的商标权与物权冲突的利益平衡机制 ,它与平行进口问题相伴而生 ,成为知识产权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商品商标权利穷竭的可行性、究竟穷竭了什么权利、空间效力范围以及对其进一步的延伸思考等方面 ,对商品商标权利穷竭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当前立法的缺失与模糊,如何解决医疗过程中的权利冲突是司法实践中的棘手问题。消除医疗领域权利冲突需要在医疗过程中明晰和界定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医院三方的权利边界和范围,在此过程中,必须基于患者医疗自主原则、患者家属利益原则以及医疗机构必要干预原则,对利益冲突进行衡量和取舍。同时,在医疗实践中,还应区分患者完全行为能力与意思能力欠缺时权利冲突的两种状态,采纳不同的权利冲突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实用艺术作品应采用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和商标权的混合保护模式,即实用艺术作品可以同时享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多重保护,使权利人的权利始终处于一种立体、全面的保护状态。  相似文献   

11.
著作权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保护模式,但是,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出台。民族、社区、部落等团体型权利主体和国家可以授权一个机构来对外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能够取得著作权保护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仅给予人身权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其财产权的保护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是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术界和实务界通常主张"撤销在后权利".然而,撤销在后权利这种方式存在着种种缺陷.从法经济学和民法善意取得原则出发,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应区分"善意"与"恶意".对于"善意"之情形,实行强制许可,以达到效益最大化;对于"恶意"之情形,则应撤销在后权利,以保护正当权利.  相似文献   

13.
平行进口作为目前国际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领域广泛存在。由于世贸组织的TRIPS协议没有提出较为统一的原则,因此各国采取了不同立场。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由平行进口引发的纠纷也日渐增多。我国在对待平行进口问题上,应区分专利权、商标权以及著作权,分别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4.
依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注册商标专用权属知识产权的范畴,而企业名称权则规定在人身权之中。由于取得这两个权利的途径和方法不一样,所以在实践中商标专用权与企业名称权就经常发生冲突。当二者发生冲突并诉至法院时,如何解决冲突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成了法官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从一个个案出发,具体分析了导致冲突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冲突、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专利权一般是指法律所保护的占有、使用、销售、转让发明的排他性权利。专利权和商标权、著作权(又称版权)一起,构成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所有权中的一个特殊范畴,是对智力成果的所有权,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17世纪在欧洲曾称之为精神产权。20世纪以来国际上通用“知识产权”这一法律名词,来概括工业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与商标权)和版权这两大类所谓无体财产的权利。作为知识产权主要标的的发明、商标、著作,是人们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文化科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时代著作权的权利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互联网的横空出世 ,昔日作为作者权利和社会利益的最佳协调器、并屡屡为受到挑战的著作权制度化解危机的著作权权利限制 ,此刻却成为使得公众权利和作者利益冲突并激化的原因所在。显然 ,纸介质时代的著作权权利限制已不能完全适应网络时代的版权纠纷 ,那么在网络时代 ,著作权的权利限制是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囿于此 ,研究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权利限制的问题 ,并提出了若干应对措施 ,则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及其解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越来越严重.这种冲突有多种表现形式,并产生于多种原因.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加强国际方面的合作,建立一个国际性的制度框架,然后根据本国因特网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国内法.同时,加强域名制度与现有知识产权制度的衔接,结合因特网发展的技术特点构建域名与商标等知识产权的协调机制,则是解决域名与知识产权冲突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平行进口和权利穷竭原则直接的争论还会在世贸组织内继续下去。中国知识产权法中采用的代表两个原则的不同规则也会引起国际和国内的争论。中国是否应当禁止或者支持平行进口 ,是否应当采用无限制的权利穷竭 ,还是限制性的权利穷竭原则问题 ,必须考虑中国的实际利益 ,也必须平衡中国本身利益需要和中国作为世贸成员及国际社会成员的义务需要。权利穷竭原则不能被视为一个绝对的和一成不变的原则。任何原则的适用一定要有实际效益的支持。当然 ,中国也不能只强调自我保护而忽视了自己的国际利益和国际义务。实际、合法、合理因素的结合应当成为中国作出理性选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杨立忠  李玉成 《工会论坛》2006,12(4):121-122
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给原有的著作权保护体系带来技术的冲击,引起权利和利益的调整和重新分配,引起了原有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的波动。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具有“专有性”和“地域性”特点,这与自由与开放的网络文化精神无疑是冲突的,因此,应当采取慎重的态度,处理互联网络引起的侵权纠纷。  相似文献   

20.
论专利平行进口的合法性及其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权利穷竭普遍性原则的法理分析入手 ,归纳和评述了权利穷竭普遍性原则与地域性原则、个体利益与公众利益、贸易自由主义与非关税壁垒的冲突 ,权衡不同制度的取舍 ,解析专利法中“进口权”与平行进口之间的关系 ,认为我国对专利平行进口应予允许并提出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