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 放 编辑  一、总论中国共产党对反右派斗争的认识评价历程 /张智新 / 2— 4 6关于雇工问题争论的历史考察与思考 /马永辉 /2— 5 1“三个代表”的要求与五四新文化思潮 /王继凯 /3— 16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提出之原因新论——中国现代化背景下的分析 /蔡朝晖 陈亚杰 / 3— 33中国共产党哲学思想论纲 /李曙新 / 3— 90中国共产党对侵华日本战犯的审判处理和改造 /林晓光 / 4— 2 7中国共产党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 /王玉贵 顾莹惠 朱蓉蓉 / 5— 2 0中国人民救国会结束原因探析 /侯松涛 / 5— 80  二、人物与思想研究毛泽东对中国社…  相似文献   

2.
一、总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石国亮 / 1— 4我国宗教界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 /林祥庚 / 1— 1 0关于反对教条主义与理论创新的思考 /陈坤山 / 1— 4 0农村合作社事业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黄兆康 / 2— 1 9简述“五四青年节”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神象征意义 /黄金象 / 3— 36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的历史演进及其重大意义 /郑 镇 / 4— 4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问题的认识演进 /蒋贤平 / 5— 4  二、专题 :纪念毛泽东诞辰 1 1 0周年解读毛泽东心目中的知识分子 /范守信 许广亮 / 6— …  相似文献   

3.
一、学术论衡毛泽东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思想论要 /潘焕昭 /1— 3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及其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得与失 /刘 鹏 田世锭 /1— 8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兴衰之历史演变 /王 逍 /1— 1 3中国共产党对皖南事变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吸取 /施昌旺 /1— 1 9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对国共关系政策的变化 /毛 丽 /1— 2 4关于 1 93 7年 9月 2 5日八路军 1 1 5师平型关之战的称谓 /董振平 /1— 2 7农业现代化 :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与创新 /马桂萍 /2— 3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与统一战线 /苏黎明 /2— 6正确认识毛、刘关系与“文革”的发…  相似文献   

4.
一、总论中国共产党组织员制度建设六十年历程/吴文苑/1-40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周建超/3-11苏联与中国内战的爆发/蔡朝晖张云健/3-35“传统”与“革命”之间:中共的初期乡村政权建设/黄琨/3-50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演变述论/秦立海/4-10长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关于农民是民主革命主力军思想一、总论论析/裴焕利/4—10一“工农武装割据”与我军建设若干原则形成的关系/杜魏华/4—17《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若干史实正误/陈广相/4—75浅谈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翟作君/5—9毛泽东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王澄林/5一17毛泽东多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林祥庚/5—25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形成及实践/宫力/5—62毛泽东对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和邓小平的新发展/杨小冬/6—25_。。n·走自己的路—一评读《特殊而复杂的课联/2一{8—“—”“”“”’—“””””‘”‘’“—…  相似文献   

6.
一、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 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做伯英/5~3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当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曾一石/5—11 浅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对于历史经验的总结/巩玉闽乃一16 江泽民对邓小平经济理论贡献初探/李天华/6——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历史的转折/唐培吉/6—8 陈云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贡献与启示/石文静/6一回2 从“一元化领导”到“党政分开”—一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林常颖/6—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人业/史习培/6—18 二、刘少奇诞辰100周年纪念 刘少奇对发展巩…  相似文献   

7.
一、总论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心理分析/储峰/1—60论中国共产党与群众运动模式的运作/叶青/1—74中共民族问题纲领的演变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奠基/庞效松/3—44中共对富农问题的探索及其教训/莫宏伟/4—52中国共产党妇女参政思想及其发展历程/陈耀/4—85执政党知识分子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耿化敏/4—90二、人物与思想研究论毛泽东的中国权利建构思想/肖际唐/1—20公正评价1957年的章伯钧——兼与《毛泽东传(1949—1976)》作者商榷/宋霖/1—67陈云与保持党的先进性/刘晶芳刘振清/3—4新时期陈云与邓小平主要经济思想比较研究/王爱云/3—1…  相似文献   

8.
一、学术评论学科建设视野下中共历史研究的学术化分析——兼回应何云峰的批评/沈传亮/1—4三谈关于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兼与张世飞商榷/周一平/5—4“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小报”文献及其研究价值/郭若平/5—9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之断想/丁俊萍/6—4二、问题研究中共关于农民土地所有权实行公有的错误及纠正与共产国际/盖军/1—9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探索执政模式的历史考察/齐卫平/1—16毛泽东与1958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朱启友/1—23五十年代理论界关于“厚今薄古”的论辩与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李方祥/1—37中国共产党增强阶级基…  相似文献   

9.
1中共中央三代领导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基本经验(包括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4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5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6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的科技事业7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的义教事业8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的国防建设9‘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的外交Ic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的民族、宗教事业1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1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中共党史13.对建国以来中共党史研究的评价与展望14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  相似文献   

10.
籍赘麒卷首语新世纪感怀1一l齐心协力促进福建新发展 —祝贺省“两会”胜利闭幕2一l一起来研究四个问题3一1研究四个专题要注意防止形式主义4一l总结经验开拓进取 —纪念哎福建理论学习》创刊二十周年5一1大力弘扬不懈奋斗的五种精神6一l光荣属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 —庆祝中  相似文献   

11.
2021年本刊开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欢迎赐稿。对所投稿件,快速审稿,优先刊用,参与本刊优秀论文评比。一、征稿选题(围绕但不限于以下选题):1.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及其历史经验2.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话语建构)及其历史贡献3.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历程及其经验研究4.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经验5.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 2 0 0 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第一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论断。 2 0 0 2年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 ,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提出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就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挥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一论述。一…  相似文献   

13.
程长泉 《党课》2013,(12):101-101
人的“脸皮”究竟有多厚? 人们常称那些不知羞耻的人为“厚脸皮”。 事实上,人的皮肤是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这三层组成的。表皮的厚度平均在0.1—0.3毫米之间,真皮的厚度有0.3—2毫米左右。因为皮下组织里面有脂肪堆积的部分,所以胖人和瘦人之间的差距非常大,但即使把皮下脂肪也算进去,皮肤的厚度也只在1—4毫米之间。  相似文献   

14.
本刊专稿 继往开来乘胜前进 —纪念福建党史机构恢复20周年 林玉洒1一4 “为了61个阶级弟兄”和它背后的故事 郭逢恤2一4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情系神州绿化 叶金春杨华娟3一4 正确把握形势坚定惩腐信心叶建中5一4 总结历史的光辉典范 —纪念《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通的 决议》发表20周年蓝桂英6一5 中国共产党面向新世纪的宜言书 —宜学习中心组认真学习江泽民“七一”讲话 8一4 绷怀革命前辈弘扬革命精神 —(邓千幻、(张燕压》益母出版座谈会蛛述 本刊记者8一6 三代领导人论中青年干部的培养 周兴芳李湘教8一7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15.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指引及前途命运的关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平、正义基因及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的精神都是其重要支撑;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更是有力的证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都有力地回击了“国强必霸论”等错误论调。  相似文献   

16.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目标追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理想信念建设与教育。理想信念为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指引正确的方向。当前,继续发扬我党的理想信念教育这一优良传统,对推进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入世 ,北京申奥成功 ,上海 APEC会议圆满举行被誉为 2 0 0 1年中国三大盛事 ,标志着中国积极融入世界走出了一大步 ,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江泽民同志发表的“七一”讲话 ,是中国共产党人进入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意味着我国在改革开放中迎来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新高潮。唯有解放思想 ,才能与时俱进 ,唯有解放思想 ,才能开拓创新 ,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一步步推向前进。通过二十余年的发展 ,国际社会已对我们刮目相看 ,“信心中国”、“魅力中国”、“崛起中国”,如潮的好评背后崛起的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  相似文献   

18.
(右排数字为期数) ·专稿保留与国际对话的通道 —走问公开的新中国对港政策齐鹏飞齐辉2万里和安徽的“大包干”(上)刘以一顺3万里和安徽的“大包干,’(下)刘以顺4小“秀才”保荐“责任田” —钱让能上书毛主席前前后后 余兆龙戴振海5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推动我省党史工作再上新水平 —全省党史研究室主任暨全省党史 系统表彰会议在合肥召开6王太华同志农全省党史研究室主任暨全省党史系统表彰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先驱—曾希圣周多礼6 ·伟人丰采毛泽东与《红凄梦》王玉贵1志同道合救国救民 —毛泽东与蔡和森的真挚友谊尹祥霞…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通过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现代化生动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在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中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终结了封闭僵化的一元现代化发展旧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以并行不悖的“多线论”发展模式,破解了“单线论”裹挟的西方现代化道路中资本宰制的同一性发展逻辑,而且重构了和而不同的现代化新样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多元叙事场景,不仅破除了“传统—中国”与“现代—西方”的逻辑悖论,而且开辟了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从“一元”与“多元”维度探析现代化的叙事面向,在“应然”与“实然”的张力间透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多元逻辑,在“一”与“多”的辨析中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性,以此作多元现代化合理性之答。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论创新是江泽民反复强调 ,并已成为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指导思想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审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这一课题与 2 0世纪 3 0年代毛泽东提出 ,并成为全党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主旋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命题 ,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和现实联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 ,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要求全党“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