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人的生命的多测度的整体、协调发展需要从事生命教育的教师尊重生命、理解生命、鼓励、促进并成就生命。教师关于人、生命的知识,关爱、呵护生命的情感情怀,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和能力以及教师自我生命的状况是在教育职场生活中,通过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并经由师生生命的坦诚相见和不断碰撞逐渐生长和提升的。面对社会和教育转型中生命教育所存在的客观困难以及教师在应对这些问题方面的素养和能力的欠缺,陶行知先生的"整体生命观"以及"生活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特别是他"以教人者教己"的思想以及他自身的生命榜样作用,更是启发我们从现实的教育状况和完整生命成长需求出发,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锤炼生命教育的能力并不断丰富生命状态和生命质量。以"情感"为切入口,带动教师基于职场生活的行动研究,生成并提升教师的"情感-人文素质"的人文主义行动研究既是对陶行知先生思想和个人实践的延续与学习,也是在面对中国社会和教育现实条件下,通过带动生成教师生命自觉开展生命教育的尝试探索和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
法哲学的智慧与旨趣在于对真实的人的法律生活的哲学观照。这种哲学观照体现为在对真实的人的法律生活的现实理解的基础上,对人的法律生活进行的价值改造,从而在思想上对人的法律生活进行理想型塑。  相似文献   

3.
事实的乌托邦--法律真实的本源及运行机制的现实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追求真实,这是实现正义的必然要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人认知客观世界的局限性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法律追求的真实不可能完全实现了客观真实.正义要在法律运行中得到体现,法律真实在不同的法律运行环节中定位和反映并非一致.立法依据和反映客观真实,司法追求立法确立的法律真实,民众对立法与司法也有自己朴素的认知情感,法律真实在不同环节的运行中统一和整合基础上形成的法律裁判才是正义的,获得普遍的承认和执行.  相似文献   

4.
正在当代中国,有一批值得尊敬的农村题材作者。其中梁鸿的《中国在梁庄》,以其对故乡倾注的真实情感,唤起了关于"故乡"的深刻忧思,传递给读者一种冲动:让心灵回到真正的故乡,寻找和重建精神家园。"不曾认识梁庄,就不曾认识乡村;不曾认识乡村,何以认识中国?"中国在梁庄,每个中国人都有故乡:地理学意义的故乡、社会关系层面的故乡、心灵的故乡。本书沟通了现实的故乡与心灵的故乡之间的桥梁,让我们在回味故乡的美  相似文献   

5.
“对于青藏高原,任何苦难都不值一提,任何语言都苍白无力。这里有太多难以相信的真 实。但我还是希望人们能尽可能地了解这里的真实:真实的自然,真实的人,真实的生活和 真实的心灵──然后,还有可能的话──理解我们和我们的生活,并且最终理解自己和自己 的生活。”──陈世旭《青藏手记》  相似文献   

6.
幽默的效果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多,有时用幽默的语气和方式说话,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会显得为人随和,容易接近。老漫画家丁聪先生和夫人在一起,他在介绍夫人时说:“这是我们家长。”人一听就明白是他夫人,表明他们之间的情感和夫人对他的爱护和照料,语意中使人感觉他对夫人的  相似文献   

7.
名刊     
《检察风云》2008,(20):70-70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通过一扇窗户到底能看到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我们想要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却担心那原本贫瘠的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被垄断被售卖。我们想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却又想与尘世隔离;我们在一所房子上倾注自己的情感与想象,却又不愿意心为形所役。说到底,我们的生活可以有多重梦想和多种顾虑,但我们感兴趣的终究还是家庭和生活。如果经济实力允许,谁都想在一个美丽的地方置业,买一所带View的房间,跳出固定的生活节奏,透口气,度个假,《三联生活周刊》2008年第35期高呼"好生活刚开始,一处居所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度假的房子"。  相似文献   

8.
《现代法学》2021,(1):61-73
自认撤销(撤回)规则是民事自认制度的核心和争议规则之一。与《民事证据规定(2001)》相比,《民事证据规定(2019)》一体删除了"胁迫"和"重大误解"事由中的"与事实不符"条件。删除胁迫事由中的"与事实不符"解决了额外增加自认人证明负担、鼓励相对人实施违法行为等扭曲激励问题,进步显著。不过,继续坚持不区分"胁迫"与"重大误解"两种自认意思瑕疵的立场,删除重大误解事由中的"与事实不符",并不合适。事实上,"与事实不符"不仅是自认人证明和法官判断重大误解的有效工具,而且能够发挥保护自认相对人信赖的独特功能,我们应当坚持"重大误解且与事实不符"的组合事由。在自认与"真实"的关系上,问题不在于自认制度是否要考虑真实,而在于何种方式和程度上考虑"真实"。  相似文献   

9.
叶鹏煌 《北方法学》2013,(2):121-130
儒家的人性观问题,学界多有详细论述,但是人性观念不可避免地割裂了人与社会条件之间的联系,无法真实反映儒家对人的政治考量,也就可能因此误读了儒家对人的认识与规制。从先秦儒家的经典中,寻找其在生理需要、情感偏好、智力水平、价值追求等方面对于人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如何运用政治和法律对人进行规制或许是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毫无疑问,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体现了“真实地反映生活”这一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但是,以往我们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基本停留于真实地反映社会外部形态,即人的“外宇宙”上,这不免有些表面化、简单化了,从而影响了我们对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传统的整体把握,也妨碍了我国现实主义理论与创作的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1.
张莉 《中国司法》2007,(9):95-97
一、隐私权的主体隐私权的主体是人,是作为独立个体的自然人,自然人有情感和理性,需要法律保障其情感的安定、人格的尊严。在现代法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彼此是独立而平等的,法律制度赋予其相同的权利。由于人的独立性,各自享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其生活样态和内容才不致与他人完全  相似文献   

12.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那么在诉讼中我们应该以什么事实为依据,我们是否需要发现案件的真实,需要发现的是什么真实?本文就民事诉讼中的案件事实,客观真实,法律真实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并认为在民事诉讼中,我们需要发现真实,我们需要发现的是建立在客观真实基础上的法律真实。  相似文献   

13.
设计是人类为了改变原有事物,使其为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变化、更新、发展、增益的造物活动,它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为人的设计才能最终成为好的设计、优良的设计。设计是情感与理性的交融体,它服务于人,是满足人的需要的产物,它的最终目标是为生活,因而,设计始终应以人为核心。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方式也体现在陶瓷设计上,而越来越人性化、情感化的设计也会使人的存在与生活、环境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4.
陈铭 《政法学刊》2013,(2):92-95
微表情能够准确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真实情感情绪和心理状态,突审中注意观察犯罪嫌疑人的微表情,能了解犯罪嫌疑人真实的感受和动机。侦查员可以对眼部、眉部、鼻部、嘴部的微表情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合理运用讯问策略,进而在突审中实现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陆机在诗歌创作中追求情感的表现,而后人却认为其诗"不见情性".造成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在于:陆机诗虽然注重情感抒发,但由于其精神情感处于复杂的矛盾状态,而这种矛盾意义虽然不大,却难以抒写传达,从而导致陆机诗歌情感内容偏于浅淡的弱点.同时陆机"立象以尽意"的以理性分析见长的诗歌观念和"意在笔先"的创作方式,也在客观上削弱了诗歌情感内容的动人力量.  相似文献   

16.
人有旦夕祸福。一起意外交通事故,曝光了苏北一家人30年间的情感纠葛。在这次意外交通事故中,与戴珍珍同居生活了20多年的"丈夫"赵家豪死亡。那么,戴珍珍及其与赵家豪所生之子赵永能分得这笔50万元的死亡赔偿金吗?近日,江苏省金湖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交通事故赔偿案件。  相似文献   

17.
我在第一篇文章①中写道,刑事程序关涉真实.如果同意这一前提,在刑事程序中如何认定"真正(true)"的真实就变得至关重要.我将尝试展示:程序真实存在的不同定义,每一种定义传统上都与不同的诉讼制度相关联,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已不那么明显,并且程序真实的认定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似乎走向融合.最后,我将关注不存在陪审团时的发现真实问题:我们如何确保非完全审判(full trial)基础上的程序结果,仍然基于"真正"的真实之上?  相似文献   

18.
对生命世界的热爱是尼采的哲学基点之一,尼采首先看到宗教和旧道德对世界真实关系的颠倒,忽视人的现实生命,为了让人们回归现实的世界——生命世界,尼采不断号召人"成为你自己"。为此尼采深刻的揭露了"另一个世界"的真实面目,试图将人的生命从理性、道德和上帝的世界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9.
赵文琴 《江淮法治》2008,(24):18-18
这是一群真实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孩子,他们有着与其他孩子一样的情感,为高兴的事情欢笑,为悲伤的事情难过。但是,他们却有着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生存状态: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为了生存在异乡奔波。当其他同龄的孩子依偎在父母的身边撒娇,享受着浓浓的亲情时,他们却独自面对着一切,他们孤单的身影、寂寞的心灵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他们就是“留守子女”群体,而生活在芜湖市三山区境内的“留守子女”,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0.
《检察风云》2011,(11):69
广而告知《检察风云》真诚地邀请您给我们带来生活中每一处细微的感动,点滴的温馨,把您的快乐与美好通过2011年"欢乐谷"杯"衣食住行——乐"摄影大赛一同与我们、与所有人分享。衣:个人之美,有趣,搞笑,凸显您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