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结合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羞怯与社交焦虑、归因方式、乐观取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两个可能影响羞怯对社交焦虑预测的因素:归因方式和乐观取向,构建了羞怯、社交焦虑、归因方式和乐观取向四者相互作用的假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揭示了羞怯与归因方式、乐观取向和社交焦虑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归因方式与乐观取向在羞怯与社交焦虑之间起双中介作用:一方面羞怯直接影响社交焦虑,另一方面羞怯通过影响归因方式影响乐观取向,进而影响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2.
考试焦虑在大中小学中普遍存在,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利于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但过度的考试焦虑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带来不利影响,也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对元认知和考试焦虑之间的关系研究,探讨元认知能力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预测考试焦虑的程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考试焦虑.本研究在四川省成都市六所高校学生中随机抽取了450名学生,男女各半,文理各半,大二、大三各半,采用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和考试焦虑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共收回399份有效问卷,对数据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元认知的调控、评价、监测和计划四个维度及其总分都与考试焦虑显著相关,并且元认知调控和调节能够有效的预测考试焦虑.  相似文献   

3.
以贫困地区安徽省宿州市百个乡镇千余名青年公务员为调查样本,依据斯隆和库柏等OSI模型设计焦虑调查问卷。采用SPSS 17.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94.9%的贫困地区乡镇青年公务员对源起工作、制度和生活等压力产生程度不同的焦虑。基于凯利和琼斯等社会焦虑归因理论的学理分析认为:焦虑源于内在的个人思想因素和外在组织制度、组织体制和组织环境因素。从组织视阈下纾解青年公务员焦虑困境,亟待创新建立"选准、培优、管好、用活"的支持机制,既是实现乡村一线培养锻炼青年公务员的长远目标,也是纾解青年公务员工作生活思想等方面焦虑困境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研究初中生学业倦怠倾向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了吴艳等编制的《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和《家庭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兰州市某中学的300名初中生进行施测,对家庭教养方式和学业倦怠的各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文章认为,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业倦怠关系密切,改善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业倦怠。  相似文献   

5.
基层官兵情绪调节的不同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简称CERQ-C)和《生理心理状况自评量表(SCL-90)等工具对某基层部队若干官兵的调查显示:基层官兵在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采用的情绪调节方式总体趋于良好;基层官兵心理健康的不同组别倾向于采用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数据分析证实了,基层官兵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化为自觉的心理习惯,摈弃消极的情绪调节方式,有利于建立、维护心理健康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中专生的人格特征、成就目标(成绩定向和掌握定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查量表及成就目标问卷对青岛市某职业学校的362名中专学生进行测量。结论(1)女生在掌握定向上显著高于男生;城市学生在心理健康总分、自责倾向、孤独倾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成绩定向上显著低于乡镇学生。(2)在成就目标上越倾向于掌握定向者,情绪稳定性、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而越倾向于成绩定向者,其情绪稳定性和心理健康状况越差。(3)情绪愈不稳定者,心理健康状况愈差。⑷神经质是成就目标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变量,在成就目标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完全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等主修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及自编的人口统计学量表,对流动人口子女较集中的某初级中学的257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验。测验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流动人口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及恐怖倾向、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和过敏倾向上得分均显著高于非流动人口子女,尤其是学习焦虑和身体症状方面。(2)女生在恐怖倾向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3)父母职业、文化程度、期望与是否流动人口子女无显著交互作用。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我们从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利钧 《前沿》2013,(6):105-106
利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与TAI考试焦虑问卷,对山西两所中学的32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青少年完美主义处于中等水平(=100.75)。(2)青少年完美主义有性别、年级差异,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2.351,P〈0.05),初中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中生(t=2.430,P〈0.05)。(3)青少年考试焦虑处于中等水平(=39.69),有考试焦虑倾向。(4)不同性别、年级青少年在考试焦虑上差异并不显著(P〉0.05)。(5)青少年完美主义与考试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313,P〈0.05),且完美主义对考试焦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年探索》2005,(6):63-64
调查与研究社会转型期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录用标准的调查分析………………………………高传勇沈延兵(1-3)女硕士研究生的社会网研究——对华中地区某高校女硕士生的抽样调查……………………陈世海刘庆冯兰(1-7)独生子女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认知——对全国14个城市青少年社会化状况的调查分析………………………………童宗斌风笑天(2-19)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意识………………………………梁军峰马德勇(3-6)转型期青年人群社会信任问题研究………张胜康(3-10)青少年学生认知因素对考试焦虑及应付方式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人格特征与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究与考试焦虑相关的人格因素。方法:本文在采用考试焦虑测量表和卡特尔16PF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青少年人格特征与考试焦虑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结果:稳定性、怀疑性、敢为性、忧虑性、自律性、紧张性,以及适应与焦虑型、内向与外向型、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等因素是与考试焦虑呈显著相关的人格因素。结论:青少年人格差异是导致同一考试情景下产生不同考试焦虑的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一、在《考试说明》上抓方向方向,即高考的方向。抓方向,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帮助老师及应试者正确认识考试性质和要求等一系列问题的指导性用书。我们对每一年的《考试说明》都要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首先,研究《考试说明》,正确领会和把握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把这些要求向学生讲解,要求他们在复习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高考能力的培养训练。其次,研究《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分析题目情景材料的设置方法,材料中所包含的寓意及题目设问的要求,研究这些示例包含了几种能力要求,这些能力要求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东方时空》94天播出收视纪录的分析,作者认为这个屡获殊荣的名牌栏目,仍然承载着社会对男女两性的传统规范,是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观念的建构者和传播者。它对观察世界方式进行的倾向化处理、对被采访人的选择和嘉宾的邀请、对内容的裁剪和去存,反映了一种性别的偏见。从《东方时空》这个窗口,可以使人了解到目前我国主流媒介对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13.
在影响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的诸多因素中,学习动机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习者的努力程度和各种语言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本文对外语学习动机过程模式与归因理论进行简要概述,认为将两者相结合,能激发外语学习动机,将对外语学习产生良好效果。最后提出鼓励正确归因,提高外语学习动机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我担任初三实验教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课的教学工作,在实践中,我逐步认识到,学业成绩评定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改革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必须同步改革,使几方面协调发展,达到政治课的教学目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指出:“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应当结合他们的考试结果和平时的学习运用情况来判定。”根据  相似文献   

15.
八十年代的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这个主旋律的激励下生活的,他们风发正茂,有着丰富的精神需求。他们求知、求美、求真、求有价值的人生,渴求得到理解和尊重。然而,这些要求,却往往被我们有些同志排除在视野之外,甚至把其中的某些要求视为错误的东西而加以压、禁、限、防。我们政治教师和政治教育工作者乃至整个教育者,由于对学生不理解,不重视其精神需求,致使他们把我们讲的道理看着是外加于他们的东西,更谈不上理论指导实践,促进他们美好人生的实现了。目前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思想,多数是为了应付考试,夺取高分升学、招工或  相似文献   

16.
美国加利福尼亚洲一家学生报纸《加利福尼亚日报》于1987年9月4日以极大的篇幅报道了一个研究“十九世纪的中日关系”的22岁大学生因“孤独感和学习上的重压”而用电线束颈自杀的消息。在日本,大学生入学、毕业和就业时自杀者特别多,有人把这归咎于穷于应付  相似文献   

17.
如何上好《经济常识》中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在教改中提出的新的课题。通过对新教材的认真学习领会,对学生情况的进一步调查了解,我认为,农村学生对农村有深厚的感情,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并不等于他们就理解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部分学生由于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不同程度地有弃农经商的倾向。为了使学生深刻掌握  相似文献   

18.
张静 《人民论坛》2010,(4):144-145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可以采用认知疗法启发有就业焦虑倾向的大学生,帮助其寻找不良认知、认知曲解或逻辑错误,使其放弃原有的错误认知,建立正确就业认知,以消除焦虑症状,释放心理压力,早日实现科学就业。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消费者购房消费动机问卷》在合肥市进行了调查。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方法探讨了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居住现状及购房次数对消费者购房消费动机的影响。其中男性、单身和30岁以下的消费者更注重住房的社会象征意义,表现较高的从众倾向,已婚、30岁以上、具有合肥市户口的消费者则更加关注学区房因素;学历较高和收入高的消费者都更为关注经济因素、住房的象征意义,表现较高的从众倾向;有房者更注重经济因素和学区房因素,发生更少的从众行为。  相似文献   

20.
王雪艳  胡文彬 《前沿》2013,(12):116-117
以问卷法测量天津三所高校242名大学生,考察其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在性别、年级、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在归因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4)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归因方式存在显著相关.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归因方式的指导可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