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三峡百万 移民更为引人注目。这道被 称为水利史上的“世界级难题”,在科学规划和严密实施中,正在被破解。 根据移民规划,到2009年三峡工程建成时,重庆库区规划迁建安置人口总数达103万人,是整个三峡库区移民任务的85%。 1999年5月,国务院决定将库区12万无法就地后靠安置的农村移民,向重庆、湖北两省市的非库区和11个省市安置。这项大规模的农村移民外迁工作已全面展开,并进展顺利。 库区移民外迁将给移民未来生活和库区生态建设带来积极影响 三峡百万大移民被称作“世界级难题”,移民数量之…  相似文献   

2.
“五龙治水”的移民管理体制需要完善,相关法规和现行移民政策不衔接的状况需要调整传统的移民安置扶持思路在不少库区已经发生转变,但有关移民管理体制和机制如何更加有效地促进移民安置与创业? 这是《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走访库区和各级政府部门听到的最迫切呼声。据了解,省级移民管理机构直接对  相似文献   

3.
湖南沅陵因为是水能资源大县,而成为水能开发大县;因为是水能开发大县,而成为库区移民大县;因为是库区移民大县,而可能成为国家级贫困大县。水电水库建设客观上给沅陵带来了发展机遇,但更可能滞缓当地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库区老百姓为之做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而恶化的生存生态环境正严重影响着几代移民的生存和发展,为此,需要寻求破解库区民生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在走访库区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发现,大多数库区移民搬迁后到后期扶持启动之间,长达数年甚至10多年的时间里,要防止因政策缺陷而导致扶持工作中期“断档”,影响库区发展和稳定。据了解,国务院颁布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即 74号令)将水库移民工作划分为前期和后期。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移民搬迁安置结  相似文献   

5.
金敏 《瞭望》1995,(25)
三峡四川库区:建设新的家园金敏三峡库区移民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库区移民的重头戏在四川。不久前,记者从重庆出发,过程增、穿巫峡,走遍了三峡四川库区10多个县市,亲眼目睹了库区人民以三峡工程为契机发展经济,建设新家园的动人场景。八年试点,探索开...  相似文献   

6.
我国本世纪末建成投产的最大水电站———二滩水电站 ,从建设到发电 ,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历程。其间凝聚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和亲切关怀 ,凝聚着四川省委和电站周边地区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 ,凝聚着参与二滩建设的中外工程技术人员及建设者的艰辛努力 ,特别是凝聚着付出了巨大代价的三万多库区移民“舍小家顾国家”的无私奉献精神。三万多移民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搬迁任务 ,确保了电站建设的顺利进行 ;但搬迁后的库区移民在生产活动上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 ,后期扶持工作任重而道远。一、二滩电站库区移民前期搬…  相似文献   

7.
刘刚 《瞭望》2001,(46)
从古到今,移民都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人类行为。百万移民对三峡库区的经济、社会、环境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经过10年努力,三峡工程重庆市万州库区二期移民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绩。2004年重庆市万州区移民局确定了7项工作重点: 攻克难点,圆满完成外迁任务。巩固对接成果,深入做好外迁移民思想稳定工作;兑现外迁移民补偿,帮助移民妥善处理债权债务;做好移民建房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6,(13)
在广西大化县岩滩库区,记者看到库区子女上学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设施简陋,危房严重,目前有53所校点的危房威胁师生安全;二是上学交通不便, 移民子女上学大多靠竹筏或舢板船,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三是移民家庭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仅2005年失学、辍学的就有467人。另据悉,大化县移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了65%。  相似文献   

10.
库区人多地少、就业岗位不足等矛盾未根本缓解,安稳致富仍然需要库区强力突围及国家层面的大力扶持本刊记者走访看到,如今三峡工程移民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珊溪水利枢纽工程补偿机制,对实现城市与农村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完善珊溪水利枢纽工程补偿机制,必须将库区治理制度建设和促进库区生态经济发展制度建设并举,促进城乡区域和谐发展,让飞云江中下游市民与珊溪库区农村人民携手奔小康,共享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2.
在三峡工程所创造的一系列世界之最中,库区百万移民大搬迁这一“最”倍令世人瞩目: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工程移民,相当于动迁一个小国的全部人口。 在十余年的时间里,这一百多万人既要按照三峡工程的施工进度限期搬出,搬出之后还要安其居、乐其业,脱贫致富奔小康。这项工作的牵涉面之广、难度之大、时效性之强,实属一项世界级难题。因此,李鹏总理一再强调,“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 这组专题,全面介绍了移民工作的进展情况,对人们所关心的库区环境容量、移民资金的到位及管理和使用情况、搬迁移民的生活生产情况作了全面的报道。三峡移民工作的顺利展开,既反映了我国政府和人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齐心合力办大事的气魄和行动;也是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福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有了这两个根本前提,搞好移民工作,夺取三峡工程的胜利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从以政府包办项目为主,转变到以移民为主体多年来,大多数库区采取了以大型项目建设辐射带动移民的扶持方式,在经受管理缺位、市场高风险等考验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水库移民也不同程度地得到实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解决老移民稳定问题主要靠后期扶持政策。基层一些干部群众向《瞭望新闻周刊》反映,移民后期扶持政策长期以政府包办项目为主,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尽快转变到以移  相似文献   

14.
襄尔 《瞭望》2006,(44)
据报道,根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家将对2006年6月30日前因水库建设搬迁的移民进行为期20年的后期扶持。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库区搬迁至盐锅峡镇的数千名村民就符合国家后期扶持的条件。然而,就在移民们翘首等待国家现金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普遍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根据三峡工程建设规划,三峡水库175米蓄水以后,最终淹没库区耕园地36万亩,移民安置区内的城集镇、居民点、工矿企业及基础设施复建占用7万亩耕园地,加上近几年库区城镇建设、地灾治理、工业用地,库区丧失的耕园地总量达45万亩以上。地无三尺平,房屋挂山腰是库区的真实写照。库区腹心地带的云阳、奉节、巫山、巴东等地尤为突出,沿江地带基本找不到可用土地。耕园地严重不足使库区  相似文献   

16.
春节期间记者到位于陕西省大荔县韦林镇韦林村给三叔师喜州拜年时看到,73岁的三叔精瘦精瘦,锁着眉,病歪歪的没一点精神,手里还是握着那个磨得黄亮黄亮的铜质水烟筒,咕噜噜腾云驾雾,满屋子都是烟草味儿。 有人说,三叔是三门峡库区移民的“活化身”,吃尽了移民的苦愁。1958年,年轻力壮的三叔是大荔县朝邑乡韦林村的一名青年党员干部,当时,国家决定要建设三门峡水库,他带头响应政府号召,动员奶奶、五叔和我家从库区迁到了千里之外的宁夏贺兰县农村落户。  相似文献   

17.
受输、困、限、弱等因素制约,以及未来确保水库安全运行的限制,库区加快发展、移民安稳致富仍面临较大困难  相似文献   

18.
关注移民     
程青 《瞭望》1997,(12)
长江三峡工程是1992年4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项审议批准的我国迄今最大的工程建设项目,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三峡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直接关怀三峡工程的建设。 大江截流在即,三峡库区一期水位线以下的地区将被淹没。三峡工程最牵动人心的是百万移民。历时十多年,搬迁百万多,这在历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离开祖祖辈辈的栖息地,后靠的又是土地贫瘠的高山陡坡,移民往哪里搬?他们将来的生存条件怎样?难处确实很大。所以有这样一个说法: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而这句话的背后,又是有着许多沉甸甸、说不尽的内容的。 最初站在三峡移民第一线的是四川和湖北两个省份。而当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重庆直辖市及其所辖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成了移民任务最重的区域。重庆市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促进三峡工程建设并统一规划、妥善安置好库区移民。 有一个将自己工作和命运与库区人民联系在一起的人,在1996年12月23日到重庆市出任副市长,他就是原四川省分管移民工作的副省长甘宇平。从副省长到副市长,甘宇平做的还是移民工作。他说三峡库区他走过70多趟。他说移民的命运牵动着他的心弦。  相似文献   

19.
郝亚光 《学理论》2011,(21):76-7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为当前我国水利重点建设工程,对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优化我国水资源地区间配置具有战略性意义。该工程建设涉及大批非自愿性移民,整个丹江口需要搬迁的移民达32.8万人,其中河南省境内库区移民16.2万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四年的任务两年完成,平均每年要搬迁7万到8万人,搬迁的强度  相似文献   

20.
后三峡建设发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纲要的实施可以看作一个信号:经过17年的移民搬迁建设,三峡库区正迎来后三峡工程时代建设发力期经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五年规划纲要》日前开始全面实施,纲要对未来五年支援库区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进行了部署。在百万移民搬迁安置基本结束、三峡工程即将全面完工之际,纲要的实施可以看作一个信号:经过17年的移民搬迁建设,三峡库区正迎来后三峡工程时代建设发力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