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巧莲  陈婷婷 《学理论》2012,(29):89-90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应对方式量表(CSQ)随机抽取15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以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直接关系,为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结果发现:一是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解决问题应对方式和幻想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但一般效能感没有;一般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在年级和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二是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解决问题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自责应对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三是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一般自我效能对解决问题和自责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由此可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表现出差异性;并且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盛明明  李可钰 《学理论》2013,(16):113-114
本研究探讨大学生孤独感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随机抽取在校本科生140名,以UCLA孤独量表、岳冬梅改编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王登峰(1994)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进行测量。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有负相关;自我和谐程度与孤独感呈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程度对孤独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自我和谐和社交焦虑对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以310名浙江省内民办高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人际信任量表、社交焦虑量表进行抽样调查,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人际信任的影响不显著,但在社交焦虑方面显示差异显著;年级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影响不显著.但在人际信任、社交焦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自我和谐与人际信任呈显著负相关,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社交焦虑与人际信任呈显著负相关。笔者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帮助民办高校大学生克服社交焦虑,提高人际信任水平的相关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张希 《学理论》2009,(11):213-213
罗杰斯“自我和谐”理论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培养学生在自我认知之后形成悦纳自我,和谐发展心理、精神和品格的教育理念。本文从构建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理论支撑、现实意义、有效途径等三个方面阐述“自我和谐”的内涵和外廷,彰显构建大学生“自我和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2)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考察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在自我和谐各维度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再考察两者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刘平 《学理论》2012,(14):67-68
应对方式(Copingstyle)是指个体应对挫折时采取的不同策略和方法。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因素有性别、年级、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等。在这些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应对方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淑芳  刘慧瀛 《学理论》2014,(8):195-196
为了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中文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家庭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26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是否独生及性别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独生子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男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偏爱被试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会导致个体的负性情绪、自我不和谐、安全感的缺乏、主观幸福感降低和自我同一性混淆,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成因,对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的原因在于转型期诚信制度的缺失;不良的家庭氛围;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及不健全的人格等.需要对大学生人际信任进行重新思考与构建.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0)
和谐生命教育是大学生生活、成长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与现今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理念不谋而合。和谐的生命观包括自我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融洽,人与社会、自然的有机联系三个层面。追古溯今,引用论证、剖析现状,力图挖掘当前大学生和谐生命教育的主要方略,通过方向指引、情感疏导、深层解忧等办法为大学生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沈自友 《学理论》2012,(31):256-257
大学生成长辅导是新形势下适应大学生多样化需求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也是大学生应对挫折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大学生成长辅导的必要性和对于抗挫能力的有效性,指出了学生成长辅导是大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有效切入点,并结合北京工业大学的学生成长辅导实践,针对大学生需求的多元化提出了"一对多"、"一对一"、"多对一"等辅导模式。  相似文献   

11.
孙群博  黄婧宜 《学理论》2013,(14):82-83
通过采用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当代学生的焦虑状况和应对方式,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在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和合理化这四个因子上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焦虑水平和应对方式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解决问题、求助和自责这三个因子对焦虑具有较高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12.
曹兆霞 《学理论》2014,(2):263-264
对贫困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成因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提出从培养积极情绪、塑造积极人格、建立积极社会系统三方面着手来应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和发掘贫困大学生积极品质,增强他们自我成长力量;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贫困大学生们健全和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贫困大学生人格与应对方式的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安庆师范学院86名非贫困大学生和51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第一,贫困生人格特征中的P(讲求实际、倔强)、N(内外向)得分显著地低于非贫困生;应对方式的各维度中,贫困生在解决问题和合理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地低于非贫困生,而在自责和退避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第二,贫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和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问题解决、求助与内外向有显著的正相关,与精神质有显著的负相关;合理化与情绪稳定性有显著的正相关。第三,回归分析的结果揭示了关于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回归模型的方程。  相似文献   

14.
胡芳芳 《学理论》2014,(5):282-283
多元文化时代已经来临,社会的进步和自我更新令传统的一元化价值体系被解构。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青年大学生,生理上虽已成熟,但心理依然稚嫩,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思潮变化的侵袭和影响,大学思政教育方式需要积极应对多元时代的多元要求,建立科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改革,滴入式辅导和进一步加强重视和投入,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马开广 《学理论》2010,(25):254-255
性心理健康理念教育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的需要,理应得到重视。和谐建构当代大学生健康的性心理理念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性观念,促进其性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下岗职工再就业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近千名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和动机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下岗职工再就业应对方式以积极的问题解决和求助为主 ,一般自我效能感强于再就业效能感 ,就业动机主要来源于家庭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30)
微信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以其特有功能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同时也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结合当今微信发展现状,综合分析微信对高校师生关系影响的两面性和应对策略,帮助大学生学会合理利用微信,营造平等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9)
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近年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频频出现问题。以叙事的方式,呈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营建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而且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0)
消费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择业观的树立,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以及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营造积极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消费观,树立绿色消费理念,继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应是应对消费主义思潮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0.
谭才幸 《学理论》2012,(2):39-40
为了解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压力应对方式间的关系,研究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和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对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一是性别、专业、年级、家庭来源、家庭管教类型等人口学变量在压力应对方式和性别角色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二是性别角色类型中的双性化、男性化与压力应对方式中的成熟型及混合型均为极显著的正相关,与不成熟型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女性化与成熟型呈显著正相关;三是具有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的学生更倾向于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其次是男性化、女性化、未分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