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时期以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及一些人文学者对大学语文教育进行了多方面卓有成效的探索,出版了数百种大学语文教材,展现了多姿多态、异彩纷呈的大学语文教育理念。当代大学语文教育的先进理念主要体现在选文教育派、人文教育派、文学教育派、语文专题派、人文语文派等五个重要派别里,它们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共同引领了中国高校语文教育改革的大潮。当代大学语文教育也存在明显局限,这就是常脱离大学语文本身去谈语文教育,且无视大学语文学科群既高度综合,又深度分化、广度辐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林亦农 《学理论》2009,(18):195-198
新时期以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及一些人文学者对大学语文教育进行了多方面卓有成效的探索,出版了数百种大学语文教材,展现了多姿多态、异彩纷呈的大学语文教育理念。当代大学语文教育的先进理念主要体现在选文教育派、人文教育派、文学教育派、语文专题派、人文语文派等五个重要派别里,它们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共同引领了中国高校语文教育改革的大潮。当代大学语文教育也存在明显局限,这就是常脱离大学语文本身去谈语文教育,且无视大学语文学科群既高度综合,又深度分化、广度辐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语境给<大学语文>教育提出文化教育的使命:<大学语文>应该承担民族文化认同的重任,构建教育对象的精神家园,使教育对象在精神上成人.为此,<大学语文>应立足子母语教育,通过形式和情感的感受,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对民族精神产生崇敬,对民族文化产生深刻而持久的认同.母语文本选择应该坚持以"文"为中心,通过母语的人文指向实现<大学语文>的文化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自学考试指南》(以下称《指南》),是参加大学自学考试的《大学语文》(以下称《课本》)和《大学语文自学考试大纲》的配套书,给广大自学者起到了“指南”作用。本人在辅导过程中,也得益匪浅。《季氏将伐颛臾》是了解孔子政治主张“治国以礼”的重要篇章之一,《指南》的译文则存在一些不确切和含糊的地方,故提出商榷。 [原文]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  相似文献   

5.
主要阐述了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的成因,通过分析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的现状,提出改变现状的几方面思考。高职院校必须在转变观念,充分重视大学语文对技能型人才的人文素质培养作用的同时,从教材改革入手,在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
大学语文教育是民族母语教育的高级阶段,是大学生实现人文精神、成人成才和成功的重要基础,也是其提升语言文字能力、审美能力等的重要途径。当前,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学科课程,大学语文教育在改革中面临新的挑战。全方位加强和改进大学语文教学,更好地发挥这门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方向和院校特点,按照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和内在规律,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实施教学等,应成为教改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语文具有工具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三种属性。大学语文也是语文,也同样具有工具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特点。另外,大学语文也有别于中学语文;两者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编过程中,应该工具性、思想性、艺术性、差异性四者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8.
王斌 《学理论》2012,(26):185-186
高中语文到大学语文的衔接在实际教学中是很重要的。比较大学语文和高中语文培养目标及教材的不同,探讨高中到大学语文学习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即思想上的重视,发挥教师的学术优势,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及加强学生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9.
邢淑红  裴波  季春阳 《学理论》2013,(30):314-315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化学1》在传递人文教育方面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在课改实施后,教材中的人文精神体现在诸多方面。从不同视角,对人教版高中《化学1》中语言特色、插图设计、栏目设置方面阐释了教材中人文教育内容的体现以及给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胡贤林 《学理论》2011,(16):231-233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安徽农业大学的大学语文教学团队从教学理念、教材编写、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寻求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审美性的有机契合,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波 《各界》2010,19(3)
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着很多弊端,不能客观、全面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因此,应对考试制度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不能凭一张试卷定乾坤,在评价方式上要多元化,探索新的评价体系.文章从<大学语文>考试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原则、具体措施和改革后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波 《各界》2010,19(1)
高职院校过分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笔者从<大学语文>中所蕴涵的审美和育人功能的角度,指出<大学语文>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民族文化素养和良好的文化气质等方面有着专业技能课程无法匹及的优势,发挥着其它任何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提升和思想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焦向英  邢敏娜 《民主》2012,(4):40-41
1932年,《开明国语课本》发行初版,由于它融合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选的材料清新且隽趣,处处洋溢浓郁的生活气息。使人耳目一新,旋即广受好评,一年内便印行多次。有人进行统计,1932年至1949年间,《开明国语课本》一版再版,多达四十余次,影响巨大且持续,堪称语文教材出版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4.
国学经典在传承中华文化、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伴随着"国学热"的再度兴起,大学语文中国学经典的教育不但没有加强,反而出现淡化与边缘化现象。因此,将国学融入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中,普及国学经典,能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境界水平、进而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素养,意义十分重大。回归国学经典是大学语文教改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语文教学意义重大,而独立学院的特殊性给大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挑战.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独立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师应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推陈出新.在选文、教法、内容等方面打破常规,努力创新,才能使大学语文教学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型学科,大学语文是语言的工具基础教育与人文审美教育的综合。但是,目前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重人文、轻实用”的语文能力培养缺位现象。拟在申论考试视野下,反思和重新定位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吕燕 《学理论》2014,(33):230-232
在当前日益强调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氛围下,传统的"以教室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质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封闭式、单向传输的大学语文类课程教学模式,受到了来自开放的网络环境、开放的学习理念以及开放的学习工具的严峻挑战。在当前这种网络开放性环境的大背景下,我们在讲授大学语文类课程时,就必须对目前的教学内容和结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考核形式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大胆的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张中奎 《学理论》2011,(11):341+347
大学生面临的素质危机使学习《大学语文》、《中国文化概论》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成为必然。然而,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在财经类院校开设这些课程,需要自主编写教材,适应财经类学生群体的特殊要求。自编教材有其目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5)
在当今的修身立德教育中,存在着诸多漏洞和问题,而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大学》"三纲领"恰恰能够对这些问题产生一些启示和弥补。《大学》"三纲领"在古代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和使命,在当今的修身立德教育中,《大学》"三纲领"仍然能够给予人们启示,它所传承下来的精神力量将会在德育当中发挥重要引导作用。作为儒学的重要篇章,《大学》的"三纲领"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杨永芳 《学理论》2009,(20):258-259
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技能运用,创造了新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它主要表现为设计技能、制作技能和操作技能。二者有机融合,既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又可以科学高教地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