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公共政策目标的达成取决于一系列因素的相互影响。其中,政策执行主体是公共政策得到正确有效执行的关键性因素。从政策执行主体的角度探讨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障碍因素,并研究相应的应对策略,对实现公共政策的目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目标是通过政策的执行转化为政策现实的。政策执行者的自由裁量权能否合理使用,关系到政策目标是否能够有效实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可能会出现偏差即滥用权力的现象,导致目标背离。对自由裁量权进行合理配置和有力控制,从而避免权力的滥用导致政策的失效就及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愈来愈密切地与政策执行相关。在达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一项政策出台后,只有通过正确的执行才能达到政策的目标。能否正确执行并规避偏差,直接决定了公共政策的存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将政策方案转化为政策现实和实现政策目标的唯一途径,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公共目标的实现既依赖于制定出正确的公共政策,更依赖于政策执行者的有效执行,也有赖于政策执行者成功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但在实际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常常会由于执行者的原因而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政策执行的无效.  相似文献   

5.
在政策过程中,政策执行是将政策目标变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制约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有很多,基于制度的视角,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制度因素是决策体制、执行体制、社会支持机制、监督制度和行政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6.
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和落实的保证.随着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和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政府的政策执行提出了新的挑战;各种改革政策的利益调整力度加大,政策在执行中更容易出现变形以及偏离目标.因此,加强政策执行研究,对于提高政府的政策执行能力,保证政策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将政策内容付诸实施,转变为现实的过程。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政策执行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政策成败,而政策成败则关系到社会公共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从更深层次而言,涉及到社会利益分配的公正与否,因为公共政策本身是政府行为的直接产品,其本质是政府对全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从这角度上讲,政策执行比政策制定更为重要。政策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从而加剧政策执行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使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  相似文献   

8.
在实际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基层政府政策执行的绩效存在着差异,存在着偏离政策目标的现象,同时基层政府能在一定程度有效完成政策目标,形成了一种悖论。通过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执行过程的考察,研究发现,国家认证能力和基层政府的自主性可以解释这种悖论。当代中国的国家认证能力是一种简约型的国家认证能力。基层政府自主性包括自利性和灵活性两个维度。国家认证能力和基层政府自主性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影响了政策执行的绩效。研究建议,适度加强国家认证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政策终结是因政策无法有效解决政策问题而主动终结的过程。但是,在政策过程中政策终结是少有发生的现象,甚或终结的政策死而复生。政策终结启动标准的确立,是实现政策终结科学化、规范化和理性化的重要环节。政策终结的启动标准主要包括“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政策资源的获取能力”和“政策情境的变迁方向”等三个方面。这三个标准不是孤立的,在实践中需要综合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0.
利益分析:研究政策执行问题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政策执行本质上是相关政策主体之间基于利益得失的考虑进行的一种利益博弈过程。利益对于政策执行问题的研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政策与利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政策执行主体的行为从根本上受利益驱动,主体利益矛盾或冲突的客观必然性决定了政策执行阻滞现象发生的现实可能性,如果不对利益的本质及其与政策的关系有所了解,就很难理解人们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行为动力,更谈不上对政策执行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因此,利益分析理应成为我们研究政策执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研究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