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河南省兰考县前任县委书记宗家邦,对前来录制有关焦裕禄节目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说:“我一听什么焦裕禄精神就烦!“因此,他被免了职。他因说错了一句话,便断送了本该很光辉的政治前途,于是有些人讽刺说他是“一言丧‘邦’“。这一消息经新闻媒体广为传播之后,广大干部群众为之叫好,但也另有一些同志不以为然,认为因一言而受到如此处分太过了。“一言丧‘邦’“,的处分是否得当?请听我道来。如今还有“一言丧‘邦’“的事,即以一句话而罹祸,乍听起来大有言论不自  相似文献   

2.
李抒望 《传承》2003,(2):11-13
“赶考”路漫漫54年前,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周恩来得知毛泽东睡眠不足,劝他注意休息。毛泽东兴奋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接茬儿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西柏…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与对外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曾经说过,“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我们也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合资经营等等。但是,那时候没有条件,人家封锁我们。后来‘四人帮’搞得什么都是‘崇洋媚外’、‘卖国主义’,把我们同世界隔绝了”①。毛泽东同志对外开放的思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毛泽东同志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从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角度,提出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早在1936年,他在与斯诺的谈话中就提出,“当中国真正获得了独立时,那么,外国正当贸…  相似文献   

4.
前几年,笔者读到一篇题为《统一战线是党的重要法宝论断的由来》的文章,其中写道:“1939年7月9日,延安的华北联大举行开学典礼,并准备开赴前线,毛泽东去作报告,他说,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原始天尊赠予他‘杏黄旗’、‘打神鞭’、‘方天印’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赠你们三件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毛泽东将统一战线比作法宝的最早记载。”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确有一些人想用苦难毁掉他,但结果是苦难塑造了他。20多年的“苦海”,4年零7个月的牢狱生活,被挑断了手筋,被打断了腿的韩美林,顽强地活了下来。他画了50多年的画,10多年前,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惟一一个用人名命名的美术工作室——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从书画作品到手工艺品,从钧瓷到紫砂,再到城市雕塑,作品的数目之多,是要以“万”为单位计算的。他的画很值钱,却从未获过什么奖;倒是他写的散文,一个奖接着一个奖地被捧回家来。 他达观,也幽默。我们谈话时,小狗跑过来了。我问:“是‘刘富贵’,还是‘二锅头’(他给狗起的名字)?”他说:“这个叫‘锅饼’,它太太叫‘烧饼’,都是吃的。前些时候,它们生了4个孩子,一个叫‘不吃’,一个叫‘白不吃’,一个叫‘不拿’,一个叫‘白不拿’。‘锅饼’总巴结我,对我好极了,长得很漂亮,群众关系却特别不好。”我想,这种达观应该是他历经磨难,未曾倒下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6.
爱国人士黄炎培先生1945年7月访问延安时,与毛主席有一段关于“周期率”问题的对话。黄老先生的观点是,“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所以黄老真诚地希望中共诸君能“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当时毛泽东同志回答  相似文献   

7.
《传承》2006,(Z1)
1958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中央在南宁召开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一开始就批评“反冒进”使6亿人民泄了气,接着他又说“:1955年夏季,北戴河会议‘冒进’,想把钢搞到1500万吨,1956年夏季北戴河开会‘反冒进’。人心总是不齐的……右派的进攻,把一些同志抛到和右派差不多的边缘,只剩50米,慌起来了,什么‘今不如昔‘’冒进的损失比保守的损失大’。政治局要研究为什么写反冒进的那篇社论,我批了‘不看’二字,那是管我的,所以我不看。那篇东西,格子没有划好,一个指头有毛病,九与一之比,不弄清楚这个比例关系,就是资产阶级的方法论……攻其一点不及其…  相似文献   

8.
胡明做助理     
“他是大好人,是我们的大恩人哪。”在沾益县白水乡苏家箐村采访时,提起乡民族工作助理员胡明,一位苗族大妈动情地向记者讲述一件至今令她难忘的事: “1997年10月,平和村的一位汉族大哥到我们村来上坟,由于天气炎热,他就到我家的萝卜地里拔了一些萝卜来解渴,在我们这里随便吃点萝卜我们是不收钱的,但后来他们有十几个小伙子就到我的地里拔了一些萝卜就背走,一分钱也没有给我。后来我找到正在我们村调研的胡明同志,是他帮我‘拿’回150元钱呢”。这位苗族大妈用不太流利的汉话边说边拉着他的手,感激的泪水盈眶而出。原…  相似文献   

9.
江风 《统一论坛》2004,(3):47-49
我一个电话打过去,不多久,李竞芬就风风火火地赶来。虽然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远远看到一位剪着短发,身材适中的女子, 迈着大步走过来,我就知道是她了。刚来湾区时,我就听同业人介绍过她,一个颇有声望的社会活动家,一个连接两岸与海外华人的独特纽带,一位成功的商界人物,如此多的溢美之词,让人凭添一些好奇。于是有了今天的会面。“我是台湾出生,祖籍江苏。曾经做过岛内的‘侨务委员’。2003年8月30日,我辞去‘侨务委员’,接  相似文献   

10.
我现在在报刊上说:让大家都来学讲普通话,已经不是新闻了。早在二十五年前,我曾在黑龙江省组织过教师普通话轮训班。多年来,祖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普通话运动。近年,香港由於‘九七问题’的影响,学讲普通话的人愈来愈多了。中英关系密切,随着英女皇访问中国之後,从中国来英国访问的各种代表团和文化学术交流的留学生也日益增加。为了互相沟通,英国侨胞也深感急需学讲普通话。记得,我在香港基督教信义会当秘书的时候,常常陪同一些外国牧师去讲道。他们用普通话对中国人讲道,要我用广东话翻译。外国人能讲流利的普通话,而中国人听不懂自己的语言,真不像话。不能忘记一九六八年,我在英国剑桥市创立了‘普通话中心’,教一些外国学生学汉语(普通话)。有一位从美国来讲学的教授(他也是‘普通话中心’的学员之一),给我讲了一件事:有一位在香港长大受教育的大学生留学美国,後来荣获博士学位,是个专家,被中国请去讲学,可不会说普通话,讲广东话人家  相似文献   

11.
2013年6月17日新华网刊登邓海建的文章,文中指出在华的德国人雷克看不懂中国的微博情绪。他在微博上这样“抱怨”:“我说中国还有些不完美,就被骂个‘臭老外’。我说中国发展的方向是对的,就被骂个‘洋五毛’。说德国好,被骂。说德国不好,也被骂。最悲剧的是,我说在家里换了个灯泡而已,被骂个‘没内涵的傻瓜’。”  相似文献   

12.
《上海支部生活》2011,(7):46-48
这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专门邀请黄炎培等人前往延安他家做客。彼此整整长谈了一个下午。毛泽东问黄炎培,来延安考察了几天有何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相似文献   

13.
‘誠然,對我個人來說,今天的吃食穿著比不上從前的“御膳房”和“四執事庫”,但從前那是“鬼”的生活,而現在是真正的人的生活——享用自己的勞動果實。在互助友愛中進步,內心充滿了未來。’——愛新覺羅·溥儀 俄國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在其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劈頭就寫道:‘幸福的家庭大都相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托翁的見解顯然是精闢的,但,這僅適用於正常的家庭生活。譬如說,溥儀作為宣統皇帝或偽滿‘康德皇帝’時期,就根本談不到什麼‘家庭生活’。在宫庭裏,他雖然有皇后,有嬪妃,也有貴人,然而他既沒有妻子,也沒有愛人。在那裏和他同居的女性,並不是他的伴侶,而毫無例外都是他的奴婢。基於此,應當說愛新覺羅·溥儀在沒有同李淑賢結婚以前,從來就沒有過家庭生活和婚姻生活。一九六二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溥儀和‘白衣天使’李淑賢在北京政協俱樂部舉行婚禮後,開始了對他來說,堪稱甜蜜無比的婚後生活。因為,在溥儀看來,他的愛妻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女  相似文献   

14.
尊老爱幼原本是中華優秀美德,但前三十年中‘孝’字因作爲封建遗孽而被諱言。直到近幾年,封存多年的‘孝敬’一詞,才又重見天日。这也算是‘物極必反吧’,但民間在對‘孝敬’的理解上却又出現些偏颇。據一家上海報紙登载,在同一條弄堂裏,一對平素很孝順父親的姊妹,因爲操辦父親丧事從簡,沒廣邀親友,也未辦酒席,竟被一些鄰居背地裏譏諷爲‘吝啬鬼’、‘不孝之女’;相反,另一  相似文献   

15.
李登辉此人言与行日趋狂躁,浑身浮肿,究竟害的什么病,很值得剖析透视。 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炮打金门期间,曾经称赞过在台湾的蒋介石父子。他说:“美蒋关系存在着矛盾。美国人力图把蒋介石的‘中华民国’变成附庸国、甚至托管地,蒋介石拼死也要  相似文献   

16.
袁浩 《前进》2009,(10):55-55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乘车从西柏坡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相似文献   

17.
‘文革’十年,中國的文化遭受了一場浩劫。長時期贫乏、單調的文化生活,使人們產生了‘饑渴型閱讀症’。這種社會症狀在‘文革’期間只是潛伏着,‘文革’結束後,禁錮一旦打破,便暴露無遺。回顧七十年代末那幾年,書店把封存了多年的西洋文學名著擺出來,讀者是見書就買,争相購閱;後來又從進店堂購買發展到在書店門前交換,人們三三兩兩,互通有無。这種饑  相似文献   

18.
一、知识分子的阶级性知识分子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而从属于不同的阶级,这是毛泽东、邓小平有定论了的。毛泽东同志1939年就指出:“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并不是一个阶级或阶层。”(《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41页)1957年,他又指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过去知识分子这个‘毛’是附在五张‘皮’上,就是吃五张皮的饭。第一张皮,是帝国主义所有制。第二张皮,是封建主义所有制。第三张皮,是官僚资本主义所有制。……第四张皮,是民族资本主义所有制。第五张皮,是小生产所有制,就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九年元旦,當時‘年方’八十有三的美術界前輩劉篕诮淌?曾經在北京飯店為他忘年交的‘畫弟子李駱公’題過一段話:‘他(駱公)的篆刻無論在篆法上、結構上、刀法上,都能独創一格,絕不在前人的繩墨中討生活。這是他驚人可喜之處。’‘不在前人的繩墨中討生活’,這正是李駱公藝術實踐中的主要特點,讓深知駱公的劉老一语道破了。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读到一篇题为《统一战线是党的重要法宝论断的由来》的文章,其中写道:“1939年7月9日,延安的华北联大举行开学典礼,并准备开赴前线,毛泽东去作报告,他说,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原始天尊赠予他‘杏黄旗’、‘打神鞭’、‘方天印’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赠你们三件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毛泽东将统一战线比作法宝的最早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