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渊源,和谐思想、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道德观念都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但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厘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对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文化遗产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在艺术图形设计领域传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民间图形艺术,是历史的判断、时代的选择,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要求。 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图形文化,使之走向当代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民间图形文化,它属于优秀民间艺术的范畴,是中华民族文  相似文献   

3.
优秀传统文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基。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厚植传统文化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治党理论与方法创新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应提升文化自觉,继承和转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基因,丰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4.
正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精神力量,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引领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革命文化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在中华传统优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不仅成功地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也成功地实现了与中国历史文化的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建设中,“以人为本”(人本)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仁本”,“和谐社会”与传统文化中的“和”、“中”,“解放思想”与“经权之道”等都有着紧密联系,都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继承与吸收。因此,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重视研究、吸取、融合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  相似文献   

6.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同时,它植根于深厚的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中,继承了中国历史上民本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历史传统。同时批判地改造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又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民主性精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对它的核心内容、重要发展与深厚基础作粗浅探讨。一、核心内容:人民当家作主马克思主义在谈论政治的文化意蕴时,总是从阶级和阶级斗争方面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维系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和谐社会奠基于坚实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批判传统的那段文化激进的历史,造成了传统文化断裂的三种主要因素——传统生产方式的解体、西方意识形态霸权与启蒙主义的输入、中国知识精英们借思想文化转变以图救亡的价值工具性选择。认真反思在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继承和民族身份的认同上所出现的问题,重新领悟现代新儒家们致力于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非局限于特定历史时代与社会形态的普遍性价值,全面整体地理解继承传统文化里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东西,并运用现代哲学的理论成果,力图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深刻总结早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们依据唯物史观,把传统文化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并不讳言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抱着批判继承的态度,客观、深入、公正、科学地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9.
文化包括社会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思想道德、科技教育和精神产品等方面的内容。文化也是历史的产物。发展先进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和发展先进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我们党只有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有可能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我们只有坚持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文化建设有民族根基,…  相似文献   

10.
王建星 《世纪桥》2013,(12):49-5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对中国人的民族特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及社会进步发挥正面积极影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从思想路线、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基本制度等方面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从思想、制度、战略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在骨子里真正传承与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道德文化。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够像中华民族这样具有如此深厚的传统道德文化。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政治、历史、文学、教育思想中 ,伦理思想贯穿其始终。扬善抑恶、褒善贬恶、追求崇高的思想品质、涵养美好的精神情操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主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 ,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今天的中国人是在既定的“传统”中生活 ,不可能也不应该割断传统文化。处在社会生活中的人们 ,总是从既有的历史传统、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是人类创造历史过程中的积淀,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源流,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不可能抛弃它原有的积淀而从头开始。传统文化是客观存在,它为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条件,同时又给新时代的发展予以制约和影响。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总书记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指示,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一、传统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丰富的文化内容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但受时代的影响,传统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如封建等级制度、三纲五常体系等。因而要想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效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对传统文化重新进行评价和批判地继承,即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指导下,弃传统文化之糟粕,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充分发挥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功能。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指导下,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越来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和讨论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的无我境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心系天下、体恤百姓思想观念的继承和超越,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为劳苦大众担当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是其从政经验的高度升华和精当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邃思考和决心再表达。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无我境界,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现实作用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和党性修养的培育,都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提高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成效。在党的思想建设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提升共产党人改造世界观、促进道德教育、加强党员党性修养的成效。在此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和党性修养的培育,都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提高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成效。在党的思想建设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提升共产党人改造世界观、促进道德教育、加强党员党性修养的成效。在此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李勇强  潘舰萍 《世纪桥》2009,(23):107-108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涌动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有着血脉相通的地方,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其忠诚品质、民本要素、爱国精神、崇尚责任的人格精神、荣辱之感,结合新的时代内涵,再造传统,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李勇强  潘舰萍 《世纪桥》2009,(21):107-108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涌动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有着血脉相通的地方。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其忠诚品质、民本要素、爱国精神、崇尚责任的人格精神、荣辱之感,结合新的时代内涵,再造传统,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党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是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提供群众基础和历史基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理论成果以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具体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论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培育文化土壤、凝聚民族力量和增进价值认同。中国共产党人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继承者和积极弘扬者,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为新时代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了借鉴和遵循。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培育和发展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具体的历史的,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建设和谐文化,应突出强调重在动态的建设。当务之急要处理好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关系、文化积累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