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平 《理论月刊》2012,(2):50-52
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是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根据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区分出来的一对重要的概念.人们通常是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去界定形式主义,认为形式主义是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所导致的一种结果,对日常生活中的形式主义也是从这个角度去评判的.立足于生存论的视角,本文从形式主义的产生根源、形式主义的实质和形式主义的归宿三个角度分析了形式主义.认为形式主义的产生根源是实用主义,形式主义的实质是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归宿是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2.
这些年,一些地方发生了这样那样的重大事故,其背后都有形式主义作祟.对此,人们不禁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形式主义屡禁不止?为什么搞形式主义的人能屡屡得手?一个重要原因是形式主义在一些地方已经"规范化"了.  相似文献   

3.
吴筇 《创造》2013,(8):30-31
正在全党逐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要集中解决的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对在我们党的组织中和干部队伍中的"四风"之弊,要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很明显,"四风"里头,以形式主义居首.其所以如此,足以见出形式主义这个东西对党和政府形象的负面影响之严重,以及社会和群众对愈演愈烈的形式主义反感之强烈.常言道,"形式主义害死人".形式主义危害党和人民利益,损害党群干群关系,腐蚀党员干部队伍,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大敌,必须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4.
从横向上来看,形式主义源于"权力过分集中"的权力结构。从纵向上来看,形式主义源于"等级授职制"的用人体制形式主义与苏联模式从理论上说,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与形式主义是不相容的。那么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什么?是什么因素成为了形式主义产生的温床?我们可以通过剖析"苏联模式"来  相似文献   

5.
"电子形式主义"的本质就是披着"智能马甲"的形式主义,是传统形式主义凭借政务电子化、管理信息化之风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的异化衍生.通过分析新时代"电子形式主义"在行为动因、行为维度和行为机制上的基本逻辑,指出其存在电子政务科技趋异化、干部政绩观念畸形化、行政资源使用低效化和以人为本理念薄弱化等消极影响.同时,提出通过人机与人本同举,夯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务观,强调显功与潜功并重,树立以实干为导向的政绩观,实现刚性与柔性共济,完善电子政务监管体制机制,坚持智能与效能齐抓,实现电子政务持续健康发展,有效防治"电子形式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加重基层政府负担的影响,相继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基层减负.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做好2021 年为基层减负工作主要措施及分工方案》的通知,要求查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老问题和改头换面的新表现,逐项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强调了对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须重在实践。领导干部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文章列举了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所出现的形式主义倾向,指出了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和危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煞住形式主义歪风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阐述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入,深刻揭示了当前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危害性,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形式主义产生的历史原因、思想原因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提出应从加强思想教育、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大兴务实之风,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9.
李良栋 《人民论坛》2013,(27):22-23
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并没有完全到位,领导干部"对上负责有余、对下负责不够"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为形式主义制造了体制土壤我们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还不健全,致使反对形式主义缺乏渠道和途径我们现行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还存在不少漏洞,为形式主义提供了活动空间反对形式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知从何时起,形式主义逐渐盛行于党内生活和社会生活,而且愈演愈烈。文山会海,套话连篇;迎来送往,  相似文献   

10.
马静  郑勇 《长白学刊》2013,(4):155-156
形式主义美学,也被称作"现代形式主义美学(Formalistic Aesthetics)",是一个新的艺术心理学流派,20世纪20年代前后产生于英国,30年代前后是全盛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弗莱及克莱夫.贝尔。现代形式主义美学与以克罗齐、科林伍德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美学",以卡西尔、苏珊.朗格为代表的"符号学美学"被统称为"西方三大美学"。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法采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而且为债权形式主义,已为学界的通说。《物权法》更加明确地规定了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为形式主义。不管是债权意思主义抑或物权意思主义皆非我国现行法的物权变动模式。物权意思主义只是学者为了理论上的自圆其说而由交付等形式中的强加杜撰,绝非现实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2.
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一个传统的党建话题在当下的中国承载着新的时代内容,具有当代价值。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永恒主题,群众路线是党的先进性建设不变的主题,坚持群众路线必须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从执政实践面临的亡党危险认识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不是路线方针政策上的问题,群众的不满意主要来自党的作风不正。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在转变党风。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要内容,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转变党风的抓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看能不~g-l,J7实通过坚决反对“四风”,使党风得到明显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制度,但这一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学者对信访制度的争论也很激烈,主张进行彻底的改革。笔者认为对信访制度的重构不能局限于对法治的简单的形式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国家领导者要想成功地实现思想转型,就必须解放思想,虚心读书学习,从自负的浮躁心态中,从那些过时的、错误的、片面的、狭隘的思想窠臼中解放出来;就必须学会和把握系统辩证思维的方法,从孤立静止的思维定式中、从主观主义的唯意志论中、从短视的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唯此,才能更全面地认识问题,提升领导能力,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5.
日本刑法中的包括一罪,通常 是指对本已符合数个构成要件的数个 行为,包括评价为一次性符合构成要 件的情形。由日本刑法构成要件的形 式化特点所决定,为了将实质上指向 一个法益,反映一个反规范人格态度 的数个行为在一罪内进行评价,需要 寻求构成要件以外的保护法益标准来 补充。我国犯罪构成的实质性特点决 定了,在对类似情况进行评价时无需 在构成要件以外寻求补充标准。为了 赋予相关罪数形态以适当的体系性位 置,引入包括一罪概念应为理想的选 择。  相似文献   

16.
杨豹 《桂海论丛》2010,26(6):57-61
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德性伦理学出现了复兴。它们反对以规则为核心构建伦理学理论,认为要把德性作为伦理学的基础,规则从属于德性,进而将德性作为人的幸福生活的一部分来理解。它从实质主义而非形式主义来诠释伦理学,并重视实践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西方德性伦理的复兴对于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构建目标、构建内容、构建途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政治机关在履行“两个提供”使命中负有重要责任。政治机关干部要履行好“两个提供”的使命,一要努力增强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二要有一个清晰的、切合实际的工作套路;三要在会出点子、会办事情、会写文章上下功夫;四要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时期 ,作风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的要求 ,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 ,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坚持群众路线 ,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坚持民主集中制 ;坚持党性锻炼 ,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官员被问责后转瞬间复出,问责制滑向形式主义,变成"政治秀",这是目前我国责任政府建设遭遇到的一个尖锐问题。这种困境的出现与缺少规范化、程序化的问责复出法律制度和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等有关;与传统的吏治文化有关。完善问责复出机制需要革除"官本位"文化,严格官员复出程序,健全各种法律法规,加强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20.
论责任政府及其重建机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传统责任政府的理念是基于政府法权基础上的责任履行 ,它往往导致形式主义和对程序合法性以及效率理性的极端追求。本文把责任政府理解为制度责任与伦理责任的统一 ,视之为制度规范和道德内化的综合体现。基于上述认识 ,本文以政府应该做什么、朝那个方向去做、怎么做及其相应的规范与纠偏机制为切入点 ,提出了当代重建责任政府的若干行动机制。尤其是厉行官员问责制 ,不仅是对应然状态责任政府的补足 ,更是其现实化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