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30-40年代,李浩培在国内外法学名校研习国际私法,后在国内从事国际私法教学研究工作,其早期的论著反映出,一批国际法学人吸收国外国际私法学的新近发展,并结合中国的实践思考中国的国际私法理论问题,中国国际私法学正初步形成。建国后,国际私法学在中国发展基本停滞,李浩培在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国际私法研究,并致力于翻译工作。文革后,李浩培出版一批重要论著,推动了中国国际私法学重建,获得国际学术声誉,同时留下了学术遗憾。  相似文献   

2.
2006年是享誉海内外的我国当代国际法学界泰斗倪征和李浩培两先生的百年诞辰。同年同月诞生于苏沪两地的倪征和李浩培,从年少弱冠负笈东吴大学法学院同窗求学至耄耋之年分别赴任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和联合国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法官的70余载的法律生涯中,他们博览群书,学贯中  相似文献   

3.
像李浩培和本文作者凌岩这样,父女两代人先后在国际法庭做法官和法律官员的情形,在我国只有一例。  相似文献   

4.
李浩培(1906年7月6日—1997年11月6日),当代中国和世界著名法学家。曾就读于东吴法学院,获学士学位。1936年考取公费留学,赴英国伦敦政治经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是享誉海内外的我国当代国际法学界泰斗倪征[日奥]和李浩培两先生的百年诞辰。同年同月诞生于苏沪两地的倪征[日奥]和李浩培,从年少弱冠负笈东吴大学法学院同窗求学至耄耋之年分别赴任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和联合国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法官的70余载的法律生涯中,他们博览群书,学贯中西,善志守道,求真务实,携手为中国的外交事业、法制事业和法学尤其是国际法学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一) 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任建新为团长、外交部法律顾问李浩培教授为顾问的中国法律工作者代表团一行五人,应《通过法律维护世界和平中心》主席赖恩的邀请,参加了一九八五年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15日,日寇无条件投降。同年10月间,李浩培教授受命在浙江大学创建法学院并担任第一任院长,补充招收了50名法律系新生,我即是其中一名。之前我还是一个远在穷乡僻壤的小学教师,国土重光后,随着民族命运的转折,居然能一跃考入浙江大学,双重幸福感一时使我沉浸在无比的自豪和欢乐之中。我和同学们都暗暗下决心:学好课业,报效祖国!战后的祖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我庆幸自己正是赶上了时代。确实,我们也正赶上李浩培院长那样的贤哲良师,受其言传身教的熏陶,终生受益。缅怀李师,真是德泽流芳!  相似文献   

8.
李浩培先生的《条约法概论》可以说是我国国际法的教学者和研究者必读的经典国际法著作。笔者虽然多次读过这本书,但是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感觉和新的收获。在李浩培先生诞辰百年之际,笔者重读李先生的经典之作《条约法概论》,有一些新的感悟,特与诸位作一番交流、切磋。一、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学术巨著《条约法概论》篇幅宏大,结构却是十分清晰和简洁。全书分3编,共22章,83节,在较长节中又分目,共121目,另有序言和3个附录,足见其内容之丰富,著述之艰辛。第一编为绪论,分条约绪论和条约法绪论两章,主要说明条约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和条约法的…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大学法学院创建于1945年,由李浩培先生担任首任院长,其时海内大家云集,学术淹贯,遐迩争传。其后发展虽历经波折,但终能薪火相传,在1998年合并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等诸校法学菁英后,跃然成为中国法学研究与教学之重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律师》2011,(2):I0001-I0002
为进一步巩固“首都律师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按照“政治坚定,法律精通,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要求,加强律师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里,至少有四个朋友放弃休息为本刊采写稿件,其中之一就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凌岩。此前,凌岩那篇《在卢旺达庆祝联合国日》的文章,让我们知悉,到今年10月联合国已成立整整60周年;也让我们想到,在这段特殊的历史长河里,始终有作为联合国机构之一的国际法院和国际法庭的“浪花”飞溅。而于国际法院和法庭这一法律之颠,中国的法学家们越来越多地登临其上!于是,这一期的封面故事,我们确定为《国际法院的中国法官》。凌岩女士去年刚刚从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卸去法律官员之任,而她的父亲李浩培先生曾是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  相似文献   

12.
40岁的王金伍上学时只念到初一,如今却精通所有涉及交通的法律法规,他说:“我这个维权专家,是被逼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王忆 《政府法制》2013,(14):45-45
著名的“燕园四老”之一全克木博学多才,精通东西方多国语言与文化,可谁能想到,他从小学毕业生到大学教授的这段成功传奇,皆是自学读书而来。  相似文献   

14.
国籍问题是与我们每个人从生到死有着密切关系的问题之一.但是,什么是国?国籍是怎样来的等一系列问题,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未必有很多了解和研究.这次由我国著名的国际法专家李浩培教授著述,由商务印书馆即将出版的《国籍问题比较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和研究这个问题很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正李浩培的学术贡献,使其成为中国国际私法学的奠基者之一。其求学治学的一生,也恰好折射出中国法学曲折前行的艰辛历程。17年前的1997年11月13日,满天薄雾笼罩着初冬的荷兰海牙。一队身着白色礼服、驾驶白色摩托车的荷兰礼仪警察从设在海牙的国际法院出发,缓缓地引领国际法院大法官李浩培的灵车徐徐前行。国际法院内高高飘扬的联合国旗帜降下半旗,为他哀悼。这位以  相似文献   

16.
本文背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后,多年没有推荐候选人参加国际法院法官的选举。1985年,倪征当选国际法院法官。1994年,倪退休后,史久镛被48届联大选为国际法院法官(现任国际法院院长)。1993年,联合国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成立后,中国先后有李浩培、王铁崖、刘大群担任法官。此外,在联合国海洋法庭,也有两位中国法学家出任法官。1996年8月,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赵理海当选为国际海洋法庭法官。在他因病中断法官生涯后,外交部原条法司司长许光建继任,后又当选(现仍在任)。自20年前开始,我们的法律人才“走出去”,频频亮相于国际法律舞台。…  相似文献   

17.
二月二十日,上海市法学会、政治学会邀请外交部顾问李浩培教授作《法律为政治服务》的学术报告.报告者就当前法学理论研究和国际公法、国际私法怎样为政治服务的问题作了阐述.他说:国际法的概念是否存在,各国学者都有不同看法,如有的认为这是国际道德问题,我国也有人认为不是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与监督》2007,(6):70-70
双桥区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素质兴检.围绕“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专业化队伍”目标.大力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蒋仲良 《法制与社会》2010,(35):263-264
检察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本文从探索队伍建设的新理念、新路径出发,认为从抓好“领导力、执行力、凝聚力、战斗力”出发,是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检察队伍的重要保证。本文试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用心抓好“四力”谈几点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常州戚墅堰发电厂厂长杨德亮,60年代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毫不夸张地说,他是电力行家。然而,就是这位十分精通电力的行家,却碰上了“高压线”,触“电”了,犯了三种罪,其中一条玩忽职守就使工厂的几千万元“流”了出去,工厂还要承担900万元的担保责任,好端端的一个工厂败在了他的手上。其实,得益的人也没有多大的“法宝”,仅是用女色开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