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自治区党委的贯彻意见中,都明确提出了农村牧区工作的三项目标,这就是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牧区稳定,实现农牧民脱贫致富达小康。这其中,综合指标就是农牧民的收入是否增加。当前,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和自治区党委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增加农牧民收入,更好地实现农村牧区三项工作目标,不仅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且也是摆在我们农牧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一、关于我区农牧民收入状况的…  相似文献   

2.
"我存一万元,"我存五千元"……这是巩留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在召开的向农村信用社存款动员会上的表态发言,19名干部在会上统计存款11万元.该县人大常委会在如何增加农牧民收入,如何做好为"三农"服务的社会调研中了解到,当前农牧民增收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完成两大历史性任务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牧区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大而又迫切的问题。为了研究和探索这一问题,我们深入到三个旗县的八个乡苏木进行了专题调查,形成了一些初步认识和想法。一、农村牧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主流和经验1、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深入人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各项政策使农牧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经历了由“穷过渡”到致富达小康的历史变革,广大农牧民在内心深处赞…  相似文献   

4.
开展农村牧区社区建设,是公共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牧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完善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实现农牧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重要载体,对于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福祉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对发展农村牧区社区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何开展农村牧区社区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以内蒙古为例,对加快推进农村牧区社区建设谈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信息窗     
《中国统一战线》2007,(7):60-61
青海省非公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近年来,青海省广大非公企业把参与新农村建设作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解决农牧民剩余劳力就业问题,帮助农牧民增加收入,关心农牧区教育事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形式积极参与新农村建  相似文献   

6.
谢晓燕 《前沿》2007,(3):194-195
改革开放以来,农牧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牧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但距小康社会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要求差距还很大。本文就新时期如何增加农牧民收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思想工作》2005,(4):13-14
2004年,通辽市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77.03亿元,同比增长7.3%。牧业年度牲畜存栏863万头只,同比纯增163.5万头只;粮食产量73.5亿斤,同比增加5.2亿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889元,同比增加40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16.3%,第一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这完全得宜于农业产业化,城乡统筹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得漂亮。  相似文献   

8.
近日,巴彦淖尔市乌中旗德岭山镇兴丰村委锣鼓喧天,彩旗飞扬,男女老少载舞喜迎首届新风文化节的到来。本次活动是中旗宣传部、文体广电局和德岭山镇积极响应中央两会精神,本着繁荣农村文化,增强全民健身意识,倡导新生活和建设新农村这一主题而带头协办,德岭山镇兴丰村主办。活动共分五个方面的内容,旗乌兰牧骑送文艺下乡,开展文艺汇演,共为当地农牧民朋友演出两场,观众达3000余人(次);组织旗电影公司播放科技、养殖等十几部农牧民朋友所喜爱的影片,帮助农牧民致富达小康;旗文化馆制作了展板32块,广泛宣传文物保护和科技普及等方面的知识,增强…  相似文献   

9.
对我旗农牧民如期达小康的几点思考苑凤霞一、我旗农牧民达小康的现状根据1994年底对全旗农村达小康状况的调查,仅就盟委制定的农牧民达小康的四条标准来分析我旗农牧民达小康的现状。1994年我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91元,距小康标准还差809元;人均住房面积...  相似文献   

10.
去年年底,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自治区农牧民负担监督管理条例》。这一《条例》的制定,为加强农牧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工作,保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认真贯彻执行这个《条例》,必将极大地调动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推动自治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减轻农牧民负担,保护农牧民合法权益,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减轻农牧民负担工作一直很关心、很重视,及时  相似文献   

11.
农牧区、农牧业、农牧民问题是哈巴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哈巴河县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农牧民仍然贫困,农牧业落后,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抓住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核  相似文献   

12.
农牧民增收问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在我县于1999年底越过温饱线以后,如何增强发展后劲,拓宽增收渠道,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一、影响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农牧民观念陈旧。一部分群众“小农“意识严重,普遍存在消极畏难情绪、小富即安的思想,满足于脱贫越温的现状,谋发展意识淡薄;另一部分群众异想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13,(3):F0004-F0004
近日,内蒙古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刘丽华率“同心高级专家团”赴统战部定点帮扶的太平山嘎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高级专家团应农牧民的需求,举办了舍饲养殖技术、法律、理财知识讲座,为农牧民发展畜牧业和牲畜的疫病防疫等进行了科技指导,用通俗易懂的案例进行了《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民法》等普法教育。现场气氛非常活跃,采取讲座与互动相结合方式。对农牧民现场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受到了农牧民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4.
对农牧民奔小康现状的分析巴特尔,贺学礼奔小康是我区农牧民翻番致富的总目标。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我区奔小康已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大好局面。现在,广大农牧民对奔小康的认识提高了,要求加快发展,迅速致富的愿望很强烈;盼小康、议小康、干小康已成为风气。奔小康的实...  相似文献   

15.
在哲盟扎鲁特旗,广大农牧民群众亲切地称:“张常珠是咱们的活财神。” 张常珠是从1965年由山东省来到扎鲁特旗原种繁殖场落户的。从此,他热爱扎鲁特这片肥沃的黑土地,更热爱在这片黑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农牧民。他几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甘愿奉献,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培育玉米新品种,使这里的粮食产量成倍增长,为农牧民架起了致富的金桥。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西部大开发,配合我区农牧民致富达小康的目标顺利实施,提高农牧民学习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推动运用技术在农牧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我校统战部与各民主党派组织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教授编写的《农牧民致富技术丛书》,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为使这套科学实用技术丛书真正推广到农牧民手中,运用于生产实践,望各部门配合协助我们进一步推广此书。  书目:  《马铃薯生产实用技术》《春小麦栽培技术》  《春玉米栽培技术》《甜菜栽培技术》  《豆制品加工技术》《甜瓜西瓜籽瓜栽培技术》  《蔬菜…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政报》2010,(5):31-32
工会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以下简称帮扶工作),帮助职工特别是低收入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农牧民工解决就业、就医、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是工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是工会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推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信息互联网     
“三八”活动集锦●西藏自治区妇联与农牧区妇女共庆“三八”妇女节。为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区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自治区妇联组队前往林周县强嘎乡,和广大农牧民妇女群众一道,共同庆祝新世纪第一个“三八”妇女节。自治区科协、计生委、藏医院、人民医院、拉萨市歌舞团、拉萨市妇联等单位抽调精干力量参加了此次活动,为农牧民群众送医送药,送科技文化,送去了农牧民非常喜欢的藏语节目。自治区党委丹增副书记带领自治区妇联的同志慰问了当地的农牧民特困户、孤儿、残疾妇女以及老妇女工作…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农牧民进入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他们驾驭市场经济规律的能力和适应市场机制的水平尚有很大差距。阻碍农牧民进入市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类:一类是经济因素,如:落后地区农牧业经济产业化、规模化程度很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另一类是非经济因素,主要是农牧民自身素质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要求。无论阻力来自哪方面,不解决农牧民进人市场的问题.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政…  相似文献   

20.
基层动态     
杭锦旗深入开展十万农牧民致富大培训近日,杭锦旗宣传、组织、农牧、科技、就业、劳动、党校、讲师团等12个部门的干部和农牧民致富典型共60人组成培训服务团,在全旗10万农牧民中开展致富大培训,这一次集中培训将于2005年1月31日前使每户农牧民至少有一人接受培训。培训分留守土地、草牧场农牧民实用技术和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两个层面。通过宣讲培训,将使全旗农牧区实现“四新”,即农牧民生产经营观念和思想上有新认识,生产经营方式和种养结构调整有所转变,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上有新面貌,综合素质和外出务工技能有新提高。从而使中央1号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