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949-1995:我国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经济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城市化发展进程分析,农村城市化需经历两个重要的过程,进行两种重要的经济结构转换。一个过程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着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人口就业结构由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另一过程是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日益城市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以产业结构转换为主要特征。根据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不同阶段,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1949—1978:城乡分割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城市化缓慢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经济…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兴标  朱佩明 《探索》2002,(6):75-77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工业化和农村的城市化、顺序是先工业化、再城市化、后现代化。但国家的工业化并不一定需要农村工业化的实现,倒是工业化一定会导致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阻碍城市化的进程,最终会拖现代化的后腿。  相似文献   

3.
杨明华 《唯实》2004,(7):28-30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区间的利益冲突和摩擦也频频发生,且规模越来越大。城市间的盲目竞争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要使城市化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区域协调。一、城市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般来说,城市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会引起区域经济和社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并不断改变空间的分布与组合状态;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必然会促进城市化的进程。1 .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城市化引发和增强区域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一个由缓慢、自发、单一到进展迅速、国家引导和多元化的发展历程.建国伊始,百废待兴,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城市化进程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工业化的带动下,呈现出进程缓慢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特点,其发展轨迹中的经验和教训很多是值得借鉴的.本文将尝试对建国至1957年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促进和阻碍因素进行逐个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城市化现状、机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研究》2004,(6):7-10
农村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 ,必须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农村城市化现状、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并进而形成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6.
黎湘  王玲玲 《奋斗》2006,(7):16-17
从全球视野和历史角度来看,每一个迅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国家。都会经历一个对于技能人才大量需求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时期。中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发展职业教育、培育各类技能人才,是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中国目前人力资源市场供大于需、劳动力技能素质与市场要求不匹配的国情来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是改变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扩大就业和促进再教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城市化由工业化而产生,并随着工业生产不断集中、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而水平不断上升。同时,城市化的发展给工业带来外部的集聚效益,从而促进了工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缺一不可。城市化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国外经验教训表明,这个时期也是大量土地被占用的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相当稀缺。处理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处理好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避免在土地问题上犯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大问题。一、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历史过程工业化、城市化作为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现代化现象,发达国家已经率先实现了现代化、城市化,发展中国家也正在经历着城市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既总结和吸取了国际社会城市化的经验和教训,又在一个农业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国土上开展城镇化实践,进行城镇化理论的探索,这不仅从实践上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现代化、工业化的进程,同时,也为世界城市化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又反过来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在城市化进程中,走不平衡发展的道路,发展中小城市,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是我们宁夏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 30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1979年建交到1989年,在邓小平主持工作的十年里,中美关系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特点是“初步发展,打下基础”。第二个阶段是1989年到1999年,中美关系经历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危机,几场危机冲击了中美关系——“八九”风波、李登辉访美、驻南使馆遭袭,但中美关系并没有倒退,度过危机后又继续向前发展,特点是“曲折发展,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2.
以民促官积极在"美国后院"打开缺口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针对地处美国后院的拉丁美洲国家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耐心等待、多做工作、广交朋友、以民促官"和"细水常流、稳步前进"的工作方针.自1950年起的20多年中,周总理会见了150多批来华访问的拉美国家的客人,其中智利客人为数较多.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智利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聂鲁达、画家万徒勒里、社会活动家阿连德和贝德雷加尔等先后访华,均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会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欧盟建交30年来,中欧关系经受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逐渐步入稳定发展的轨道。尤其是冷战终结后,中国与欧盟的战略日渐清晰,双方在经贸合作、政治对话和人文交流诸方面都取得长足进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日渐充实与成熟。但是,受美国意识形态分歧、贸易摩擦、军售禁令以及“中国经济威胁论”等因素的掣肘,中欧关系还需要一个较长的磨合过程。中欧双方应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认识和处理中欧关系,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公共权力运作失灵的角度研究行政职能与腐败的内在联系,探索造成公职人员腐败的现实体制因素,指出不合理的行政体制是公职人员腐败的主要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于欣 《党史纵横》2009,(12):5-8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苏分裂的同时,美法也不再是铁板一块.中法因为共同的利益和压力走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16.
彭劲松  肖韬 《兵团党校学报》2006,(2):64-64,F0003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先导。深刻理解和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必须重视把握若干辩证关系。从基点来看,要在把握现实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辩证关系中找准历史方位;从内容来看,要把握好自主创新与吸收借鉴、政党智慧与群众创造、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成功经验与失误教训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方式来看,要注意处理好坚持与发展、建构与批判之间的关系;从要求来看,要着重处理好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理论指导与实践检验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处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必须学会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同时要防止全盘西化.  相似文献   

18.
国际经济关系信息化中的政治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主权国家都力图通过实施有利于本国信息化发展的国内政策和参与一系列全球信息化协调的国际活动,达到获得经济利益和提高综合国力的政治目标,从而在确保本国国家利益充分实现的基础上最终有效地控制与协调各国之间的国家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试论政党文化与组织文化、政治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厘清政党文化与组织文化和政治文化的关系是准确界定政党文化内涵的前提。政党作为一种政治组织,它的文化必然具有组织文化的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说,政党文化也是一种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政治组织,政党文化与一般组织文化相比有着显著的区别。同时,政党文化概念也受到政治文化概念的深刻影响,有人认为政党文化本身就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但事实上,政党文化与政治文化的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国际和平环境不行。只有创造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我们才能集中精力搞建设。因此,必须调整同一些重要国家的关系。有些事情,如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中日两国恢复邦交等,毛主席、周总理在世时就已经做了,中英香港问题也已经开始同英国进行接触。当时,真正剩下的重大国际问题就是中苏关系问题。经过对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环境的冷静观察和科学分析,邓小平从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依据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指导我们党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