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1月,殷剑从确山县委办公室调到贫穷落后的李新店乡任党委副书记。1996年,32岁的殷剑在担任两年副书记,三年乡长后,被组织就地提拔为乡党委书记。组织的信任,群众的企盼,个人的理想和信念,加之5年的工作经验总结,激起他创业的豪情,决心向贫困宣战。 李新店乡是个农业乡,因地理位置所致水资源严重缺乏,一直困扰着全乡农业进步发展,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和面貌,当务之急是解决水利问题。多年来,李新店乡水利建设中存在着建、管、用严重脱节的矛盾,造成水利建设停滞不前。找出了制约水利建设存在的症结后,殷剑首…  相似文献   

2.
李发财这个名字很好记,虽说“发财”,但他不是做生意的大老板,而是新疆奇台县保安服务公司的一名保安员。李发财1974年3月出生于奇台县一户普通的农家。1992年,刚刚走出学校大门的李发财带着对保安事业的无比向往,怀着对保安工作的满腔热情来到了奇台县保安服务公司,穿上了保安制服。他深深地知道这身制服的光荣和自豪后面意味着什么?从那一刻起他暗下决心,把自己完全交给光荣而艰巨的保安事业,从此一干就是13年。一批又一批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都离他而去,而他却对保安事业忠贞不渝。亲戚帮他调动工作,他统统谢绝了;朋友劝他合伙做生意,说冲…  相似文献   

3.
如果从1990年任黑龙江省望奎县人民法院院长算起,李兴达在基层法院院长这一职位上,已经干了8年。8年兢兢业业的辛劳,8年开拓进取的执著,换来的是人们对他“执法如山”的称颂和“他到哪,哪第一”的肯定。 与共和国同龄的李兴达,其经历并不复杂。1968年参加工作,1972年入党,1980年开始从事法制工作。问及他是如何走上法制工作道路的?他笑答:“是党组织分配我做法制工作的。刚接触法制工作,便迷  相似文献   

4.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苏轼每次读苏东坡的这首诗,心里总是泛起亘古的荒凉与无边的惆怅。可是在采访完乔友林后,我发现他的人生却给了这首诗以全新的解释。他的人生路,一步步走来,一步步坚实,一步步精彩。他曾经上山下乡插过队,上过大学留过洋,经历可谓丰富而曲折。可是,这些岁月的风霜好像对于他只是自然的风雨阳光,他都接受并且享受。很多人都对文革那段岁月耿耿于怀,而乔友林却说:“我青春无悔。”他就象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无论飞到哪里,都能扎根开花,蓬蓬勃勃地生长。“不管什么样的路,荆…  相似文献   

5.
54岁的国家级农科专家李发生,是民建会会员、江油市政协副主席、绵阳市人大代表、四川省作物学会理事。 1965年7月,李发生高中毕业回乡,便领头建起了当时全省第一个生产队农业科研组,从事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科学试验与研究。30余年的钻研与实践,他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科学知识和经验。近年来,他的科研成果“加大九二○喷施剂量人工不  相似文献   

6.
李玉峰参加全国政协第十一届第一次会议1955年出生的李玉峰,自1979年任乡镇驻村医生以来,他在医疗卫生行业已经走过了35年头。在这35年里,他以极大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投身于医疗卫生事业,先后开展的近40项医疗新技术,为无数患者带来生命重生的福音。2007年,因其突出的贡献、优异的成绩被成功推荐为淮安市历史上首位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7.
<正>李玉峰参加全国政协第十一届第一次会议1955年出生的李玉峰,自1979年任乡镇驻村医生以来,他在医疗卫生行业已经走过了35年头。在这35年里,他以极大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投身于医疗卫生事业,先后开展的近40项医疗新技术,为无数患者带来生命重生的福音。2007年,因其突出的贡献、优异的成绩被成功推荐为淮安市历史上首位全国政协委员。每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带着百姓的声音和群众的嘱托,李玉峰都与其他2000多位委员一道参加  相似文献   

8.
寻亲访友     
冯汉生寻弟冯友林冯友林,现年四十九岁,湖北孝感人。一九四七年离家,一九七五年从香港九龙治安灰面厂寄回一封家信,後覆信被退回,无音讯。望知情者函告:湖北孝感县城关前进大队深沟矿冯汉生。王岳灵寻父王宝忠王宝忠,又名王玉书,现年七十一岁,湖北黄陂人,曾在湖南第五边念军司令部任职,一九四九年去香港。一九六二年由香港九龙深水埗鸭寮街一一九号寄回一信,後失去联系。望速来函寄:湖北黄陂蔡柘公社建红大队丁王壪王岳灵。  相似文献   

9.
1999年8月,正是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湾区一年中最燥热的季节,准备携家眷回国创业的李鲲此时心情就犹如室外的盛夏躁动不安。 3年前出国时,李鲲就想到一定会回来,但没想到会回到“金蜘蛛”──这个在他手里诞生、兴起继而又衰败的公司。但是当他再次回来时,他的身份却从金蜘蛛的所有者,变为纯粹的管理者。 李鲲用了这样一句话来描述那种离合的感觉:“如同人生的轮回一般。” 创业的辉煌 李鲲绝对是个才子。他1970年出生于湖北省荆州市,14岁就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89年大学毕业后,到用友公司工作了近一年。李…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元月8日,46岁的安陆市双河镇党委副书记李金科被该镇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为人大副主席。李金科走马上任后,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暗下决心,不负人民的重托。奋力拼搏,积极进取,念好“争、创、钢“三字经。短短半年,他就打开了人大工作局面,树立了人大权威,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受到了孝感市、安陆市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1.
2003年3月,大悟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决定任命李鸿文为大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鸿文由省委组织部从湖北大学选派到大悟任职,分管科技。两年过去了,他牢记责任,践行职能,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给大悟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2.
赵家新  徐涛 《人民公安》2010,(16):24-26
李罂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戒毒帮扶工作中,尽管他也时常遇到"你就是粉呆子,有什么资格管我"的质疑,但是更多的时候,李罂是用他自己作教科书,现身说法。  相似文献   

13.
正"李社长教会我桑葚种植技术,让我在家门口就业,收入也有了保障。"玉林市博白县江宁镇木旺村的贫困户林兰英说。林兰英口中的李社长,是返乡创业的流动党员李宏万。他多年来一直在外工作,早就有了返乡创业的想法。2015年,木旺村党支部书记李家升找到了他,介绍家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并诚挚邀请他回乡创业。这更坚定了李宏万返乡创业的想法。2016年1月,李宏万带着资金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怀、重视,犹如春风化雨,李志斌副省长就是给河南500万残疾人带来春风,为残疾人家庭带来希望的人。 因为我惟一的儿子先天失明,所以经常参加省残联组织的活动,也就不断接触到一些省领导。李省长是河南省政府分管残疾人工作的副省长。在他分管的诸多工作中,他最为关注的还是残疾人的工作。河南500多万残疾人的温饱、就业、康复等项工作,无不让李省长沉沉地记挂在心。我曾亲耳听过李省长的一番肺腑之言,他说:“在我担任河南省公安厅长的时候,我对敌人,对犯罪分子极为痛恨,因为他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初探李水明邓小平是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总设计师。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分析中国国情,研究了中国农业经济建设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农业经济的一系列变革,成就瞩目;在理论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农业思想...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洪涝灾害影响因素及预测探讨李吉顺,郑双治,董加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洪涝灾害是危害我国农业生产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我们在以前的工作中[1],已经对我国农业洪涝灾害进行过分析研究,得到我国水灾受灾面积年均值1978~1993年(后期)比1...  相似文献   

17.
李学飞,男,33岁,汉族,中共党员,甘肃省金昌市人,农村青年。1993年进入甘肃省金昌市保安服务公司从事保安员工作,现任金昌市保安服务公司保安大队大队长。李学飞自从事保安工作以来,十分重视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努力提高做好保安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兢兢业业、不畏艰苦、勇挑重担,始终把站好岗、执好勤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在担任保安大队大队长后,他带领的保安大队出色完成了公司交办的各项保安任务,受到了所在执勤单位领导的好评。2000年在金川公司一中执勤时,针对小偷伺机盗窃自行车的现象,李学飞组织保安人员在校外着便装…  相似文献   

18.
2009年9月,温家宝总理向山东寿光的李学海发来了大红请柬,特邀这位山东大汉参加建国60周年国宴招待会。李学海手捧着请柬,激动溢满心间。多年来,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早已成为李学海的一种道德自觉和行为习惯。2009山东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授予李学海的颁奖词是:见义勇为,是他的习惯;致富思源,是他的情操;扶危济困,是他的品格。仁者情怀,大爱无边。李学海深知创业艰辛,他珍惜如今的事业,可是当他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时,不仅会舍身相救,需要的时候还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  相似文献   

19.
罗忆  黄艳 《世纪行》2013,(10):46-48
李南杰先生相貌清矍,身形清瘦,举止优雅,谈吐斯文,是一位和蔼可亲、睿智博学的长者。李老今年80整,因他曾担任荆州市群艺馆馆长,我们一帮爱好楚文化的朋友都叫他李馆长。 前几年,我在荆州工作,有幸认识了李馆长,一来二往,见识了不少荆楚文化的精髓,并由此与楚玉结缘。  相似文献   

20.
53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统计,每年仅流失氮、磷、钾肥200多万吨,价值达80亿元。这里的人民长期处于贫困和半贫困状态。开发和治理黄土高原成为一个世纪性难题。终于有一天,李龙城和他的同事们揭开了黄土高原的奥秘,他们创建的黄土高原综合开发治理的“模式试点”成功了,这一创举为人类征服这块顽瘠的黄土地树立了希望和信心。李龙城,1938年生,江苏无锡人,自幼生活在上海,1956年考入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因家境困难,他靠助学金读完了五年大学,为他日后从事农业机械化设计、计算研究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