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军人是实现强国梦强军梦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强国梦强军梦与官兵个人梦想的价值统一是凝聚军人力量的重要基础。强国梦强军梦与官兵个人梦想的价值统一包括"先天统一"和"后天统一"两个层面。二者的"先天统一"是事实,但需要解释和宣传;实现二者的"后天统一"是任务,需要方法和落实。只有在"先天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二者的"后天统一",才能真正凝聚军人力量,才能保证军人群体在"圆梦之旅"中发挥应有的中坚作用。  相似文献   

2.
强国梦强军梦是对民族历史的承继,是统一于民族百年复兴梦下的有机整体;强国梦强军梦是对人民愿望的热切回应,是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庄严承诺;强国梦强军梦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主动承担民族复兴使命的历史自觉。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要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动力在改革,出路也在改革。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深刻理解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四个层面的主要内容,以及需要把握的具体原则,走好实现"强军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和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毕生追逐科学报国梦想,"竭尽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为我国科技振兴、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堪称广大科技工作者群体中践行中国梦的典型代表。通过对钱学森手稿与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发现,钱学森的中国梦,是爱国情怀、奉献精神、求真意识、创新勇气的集成,是立梦、追梦、圆梦、续梦的结合,是爱国之心、报国之情、效国之能、强国之行的统一。从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可以汲取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激励。  相似文献   

5.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人民梦"深刻地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与实现人民幸福的现实目标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的热切追求的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人道化趋势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人道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具有鲜明的和平属性,本质特征是发展。坚持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和本质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抉择。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和对外战略思想为指导,明确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和平发展的战略根本,坚守国家核心利益不能冲击和触犯的和平发展原则,努力推进中国与世界和平发展的有机统一,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崛起。  相似文献   

7.
美国梦集中体现了美国人民对美国的向往和追求。民主制度是美国梦之根基,自由主义是美国梦之灵魂,机会平等是美国梦之关键,文化包容是美国梦之支柱。美国梦的建构逻辑对中国梦具有重要启示,实现中国梦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实现"中国梦"的大目标下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是习主席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求。中国梦呼唤强军梦,强军梦托举中国梦,"强国梦""强军梦"高度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习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论述,把军队建设发展与国家总体战略、民族复兴伟业有机统一起来,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定位,是对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坚实的现实基础和光明的未来,是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和个人幸福之梦,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有机统一是"中国梦"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的基础。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个人幸福紧密联系起来,把实现民族价值与个人价值联系起来,把个人与国家联系起来,是"中国梦"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的核心。责任、义务和使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梦"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的底色。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牢固树立使命意识,勇于担负起共同责任,切实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  相似文献   

10.
近代社会世界各国的发展进程表明,先进的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产业、支撑强国梦的重要根基。具有良好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青年职工是实现强国梦的有生力量。本研究结合对3000名制造业青年职工科技素养研究的结果,分析了青年职工科技素养对产业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探讨了在实现强国梦的进程中运用政策激励、法律保障、平台建设、舆论引导等方式,凝聚青年职工科技创新力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凝聚了13亿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凝聚着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中国梦有丰富的内涵,它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是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是和平与发展的统一,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对中国梦多元化表达方式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国梦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有助于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争取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在现阶段的现实追求和理想目标,它不仅是一个全新概念,更是一个理论体系。中国梦囊括了全体、集体和个体三个层面的愿景,熔炼了三个层面的梦想,成为一个梦想的集合体。就三者的辩证关系来说,全体梦是目标导向,集体梦是组织保障,个体梦是行动力量。因此,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激发个体的创造热情和行动活力,在合法框架下尊重个体的需求并提供其实现个人愿景的公平机会;其次要顺应社会组织发展的多元化潮流,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或民间团体的利益整合和保障功能;最后要坚持"和而不同"的中国精神,凝聚共识和力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追求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之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既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不断突破制约中华民族发展的瓶颈;又紧跟世界发展潮流,追求人类共同利益。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但绝非国家中心主义之梦、民族本位主义之梦、个人自利主义之梦。中国梦与世界各国、各民族发展之梦互联相通,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正是两种属性的有机统一,使中国梦的画卷无比宏伟,让中华民族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4.
谋跨越求崛起,建小康富人民,兴河南强中原,是中国梦在河南的具体目标,是河南人的中原梦。找到“中原梦”的实现路径和突破口,把“中原梦”变成普通百姓安安稳稳的生活图景、真真切切的幸福感受、实实在在的利益保障,才能凝聚力量、形成合力、科学发展。经过调研发现,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原梦的核心,而建设小城镇则又是河南城镇化发展的未来趋势,以小城镇为着力点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中原追梦圆梦的现实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5.
概括地说,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构成了五四精神的核心。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五四精神包括爱国精神、平民主义、个性解放精神、科学精神和开放精神。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对实现中国梦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爱国精神是中国梦的凝聚力量,民主精神是人民幸福之梦的根本,科学精神是民族振兴之梦的动力,改革是国家复兴之梦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着眼于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实现"中国梦"需要当代青年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树立民族复兴的伟大信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中国梦"需要青年立足中国实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需要青年传承中国精神,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在艰苦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围绕"中国梦是不是宪政梦",舆论界在2013年掀起了一场充满火药味的激烈争论。为了澄清误区、统一思想,我们有必要在了解宪政梦的由来及其内涵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中国梦与宪政梦的关系:尽管中国梦不等于宪政梦,但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排斥宪政梦。积极借鉴包括宪政在内的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和积极稳妥发展民主,应该成为论争双方乃至全体国民的当代共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以个人成功与人们共同幸福为目标,凝结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利益追求,超越了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美国梦"的梦想。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人民共同幸福为目标,凝聚人民个体的多彩之梦,从国家与个人的理想与追求相统一的高度,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释放国家整体的正能量,在努力帮助个人实现梦想的同时,铸就民族"中国梦",无疑是中国梦的真正内涵体现。本文在阐述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整体状况的基础上指出,当前"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需要从国家层面以及个体层面建设和强化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以凝聚民族整体向心力,构建整个社会的良好环境,而且还要从社会制度层面向社会成员传递正能量以保证追梦过程的公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用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来解释中国和世界已经变得日益迫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的提出就是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要真正使具有话语创新意义的中国梦走向世界、走向社会,首先需要走向学理,需要中国梦与中国梦需要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来,通过对需要中国梦与中国梦需要的辩证把握,能夯实中国梦的学理基础,从而促进中国梦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反映了当代中华民族的生存利益和发展利益诉求,是中华民族"整体梦"、各民族"集体梦"和每一中华儿女"个人梦"的统一,是科学的梦、踏实的梦,得到中华儿女的广泛认同。中国梦之中华民族认同进一步提升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四方面:激励民族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协调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展示民族魅力、彰显国家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