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条明确规定,反革命罪的构成,必须以反革命为目的,即必须以推翻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刑法》这一规定,是区分反革命罪和其他刑事犯罪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犯罪过失新探林亚刚,贾宇一、犯罪过失的本质属性犯罪过失是犯罪故意的对称。两者均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所持有的一种值得非难的主观心理状态。其本质属性如何?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次上。其一,将犯罪过失纳入整个犯罪系统论中,以马克思主义犯...  相似文献   

3.
索贿可分勒索型索贿和非勒索型索贿,非勒索型索贿以行为人主动索取为特点,而不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必要条件,也不要求具有勒索性和胁迫性。司法实践中,对索贿问题存在诸多误解,需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4.
在刑法学中,由于法律制度不同,对犯罪动机的认识也存在差异。犯罪心理学对犯罪动机的研究更加广泛而深入,其研究成果对刑法学、犯罪学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在分析不同学科对犯罪动机的认识、解读犯罪动机内涵的基础上,尝试构建犯罪动机的理论模式,并着重对模式中的三个要素(内在起因,外在诱因,自我调控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宋建成 《证据科学》2007,14(2):I0027-I0029
在精神病司法鉴定实践中,往往要判断被鉴定人行为的犯罪动机,然后结合其他方面来综合判断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以及责任能力是否完整。这是此项工作的重点、难点所在。对此,笔者选择了有关犯罪动机众多内容中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战士需要和人格缺陷两个方面分析了战士犯罪动机形成的原因。作者认为,战士存在需要是客观事实,是战士行为的一般动因,与战士犯罪动机相关的需要层面是战士需要的变异以及与此相连的战士需要供求失衡和失范。战士的人格缺陷是战士产生犯罪动机的决定因素,战士的人格缺陷初步形成于入伍之前,发展于入伍之后。它主要由价值取向系统缺陷和犯罪抑制系统缺陷组成。需要始发犯罪动机,人格缺陷选择,强化犯罪动机。  相似文献   

7.
在精神病司法鉴定实践中,往往要判断被鉴定人行为的犯罪动机,然后结合其他方面来综合判断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以及责任能力是否完整。  相似文献   

8.
<正> 犯罪中止是故意犯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犯罪形态。在理论上,犯罪中止的自动性、时间性、有效性的特征似乎不难理解,而在实践中,人们对某些案件的中止性质却常常产生歧义,复杂的现实对犯罪巾止的有关理论提出质疑,促使我们重新思考犯罪中止的特征问题。 (一) 自动性是犯罪中止的本质特征关于自动性的涵义,一般并无异议,系指犯罪分子主动放弃犯罪意图,停止继续进行犯罪或者积极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主观意志。但是,在确定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界限时,有些人却忽视犯罪中止的自动性这一核心,惯于  相似文献   

9.
犯罪结果概念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叫犯罪结果?德国学者麦兹格(Mexger)认为,“犯罪之结果指一切客观构成要件之实现,因之,结果包括行为人之身体动作及由此所引起之外界结果……如杀人罪之结果为行为人扣枪机发射子弹,使被害人被子弹命中而死亡是。扣枪机为行为人之身体动作,子弹之发射、...  相似文献   

10.
一 关于如何认识犯罪的基本特征,争议很大。理论上一般认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定义,正确揭示了犯罪的本质特征和法律特征,但在表述上并不完全相同。其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二特征说 该说认为犯罪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程度的社会危害性,法律特征是刑事违法性;①“根据上述理由,我们赞同两特征说,并且认为犯罪的两个基本特征应当是:(1)犯罪的本质特征──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2)犯罪的法律特征──行为的刑事违法性”。② (二)三特征说 这是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  相似文献   

11.
刘沐阳 《法制与社会》2011,(32):279-280
本文从犯罪对象在犯罪论中的位置、表现形式及作用方式三个方面得出犯罪对象的概念,认为犯罪对象必须表现出客体遭受侵害;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犯罪对象通常表现为人、物和行为规范并可以概括为一系列利益表现总和。  相似文献   

12.
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它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很重要,但是,目前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显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问题涉及到心理学领域,是犯罪心理学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就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的心理学意义,作一些简要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是直接故意犯罪主观方面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犯罪学说告诉我们:犯罪是一种意志行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人的人身社会危险性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统一。犯罪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犯罪动机的推动下去达到一定的犯罪目的,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共存于直接故意犯罪活动这一特定的客观形式之中。因而,犯  相似文献   

14.
贪污贿赂犯罪动机,是构成贪污贿赂犯罪的主观方面的一个因素。研究抑制贪污贿赂犯罪动机的理论,对于预防、控制贪污贿赂犯罪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通过剖析影响贪污贿赂犯罪动机形成的因素,阐明遏止贪污贿赂犯罪必须从抑制其犯罪动机的形成入手的观点;并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认为苏××的“思想动机是促成这门婚事,达到图个劳动力的目的,而真正意向不是教唆被告去奸淫其女儿。”因而认定同案犯苏××犯有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第一、不能以犯罪动机定罪。所谓犯罪动机,是推动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在司法实践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同样的犯罪  相似文献   

16.
需要、动机和目的在行为结构中的作用需要是否就是激发人的积极性,推动他进行有意志的行动的唯一根源呢?专门书刊不止一次地试图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认为,需要是基本的、首要的推动力量;义务、社会要求等等,通常是间接地,即通过个人的需要而起推动作用。例如,个人由于受到在集体与社会面前所承担的义务的推动而行动时,他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刑法学界对于犯罪的目的与犯罪动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分歧。如犯罪的目的与犯罪动机之间是什么关系,二者能否转化,我国刑法中某些条文所规定的犯罪目的是否科学等等,  相似文献   

18.
犯罪动机是一种犯罪心理现象,是刑法学、心理学与犯罪心理学交叉研究的一个课题。为了揭示犯罪动机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有必要对它进行心理学的分析。一、犯罪动机的概念犯罪动机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概括,提出一个准确概念,虽有必要,但较困难。在这里,我们只  相似文献   

19.
系列杀人犯罪,是一种最严重的暴力犯罪,此类案件一经发生便为媒体所广泛关注,也给社会大众带来了心理恐慌。国外一些学者对系列杀人犯罪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我国学者对此类犯罪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有鉴于此,本文在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对此类犯罪的犯罪动机进行初步地探讨和研究,以期对我国的系列杀人犯罪研究及系列杀人案件的防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犯罪动机的情绪性是犯罪人在犯罪动机形成的过程中情绪、情感因素的特征,是犯罪动机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犯罪动机情绪性的探讨包括情绪性因素、机制与成分三个方面。其消极或积极的情绪与情感的基本因素,通过意识或潜意识机制体现于追求快乐与避免痛苦的犯罪动机成分之中。其中追求快乐的犯罪动机表现为犯罪行为人性快乐动机、归属动机、自尊动机、自我价值动机与犯罪美感动机;而避免痛苦的犯罪动机表现为犯罪行为人对抗生存危机感、安全威胁感、焦虑感、愤怒感与抑郁感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