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道德建设均是循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脚步向前推进的。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五代领导集体在道德建设中所做的理论指导、政策指引和实践导向,总结主要成就与经验,有利于进一步坚持党的领导,多维度、多主体、多领域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通俗而又系统的概括,它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并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风尚的一面旗帜,也是检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功用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不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项体系工程,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具体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公民道德建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认为在新旧体制转型时期公民道德建设应与法律相结合,以道德立法的形式促进公民道德,使道德规范由法律的他律形成道德的自律,最终达到道德理想的实现,提高全民族的社会公德水平。文章结合古今中外的情况,论述了道德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道德立法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操作时还要考虑观念上、制度上以及立法技术上等多方面因素,建立起既出自人类价值思想,又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的道德思想及其实践 ,对于当前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颇具借鉴意义。一、孙中山道德思想的认识渊源孙中山的道德思想 ,是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 ,是服务于三民主义政纲的 ,因此 ,它主要是调整反帝反封建的中国人民之间的行为规范 ,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道德范畴。孙中山的道德思想在认识渊源上 ,一是西方近代博爱、平等的道德 ,一是所谓“中国固有的道德”。在孙中山道德思想的发展过程中 ,他前期较多主张学习西方近代伦理道德思想 ,而后期则积极从中国传统道德中吸取其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已蕴含着实践公民道德的资源,可以为今日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借鉴。儒家经典对社会群体伦理的关注,孟子对情感与道德心性之间联系的腔调,以及对家庭伦理和社会公德的和谐统一的设计,都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公民道德是社会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集中体现了道德的本质特征,是靠社会舆论,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是全体社会成员必须遵守、必须弘扬的基本准则,它反映着整个社会基础性的文明程度,是社会风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窗口。从本质上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意。本文正是从两者一致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明确经济伦理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合理设定经济伦理的“边界” ,对于增强市场主体在不同条件下道德选择的科学性 ,搞好现阶段经济伦理建设 ,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军 《理论前沿》2001,(22):6-7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中共中央及时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我们国家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件大事 ,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件大事 ,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 ,必将对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纲要》明确提出 :集体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但现在的问题是 ,社会上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极端个人主义现象有所滋长 ,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许多人认为这是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后果 ,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利己主义的经济 ,同社会…  相似文献   

9.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不断深入和完善的过程,既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系统性、创新性认识,在厘清层次结构关系的基础上建构中国特色的价值规范系统,同时还需要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环节,在现实的道德实践中不断提升全体公民的道德境界,以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认同。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一部分中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这一论述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明确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并明确提出了实现这一任务所遵循的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这种创新的表述在党的代表大会上还是第一次,它为新时期道德建设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个新发展--从阶级道德到公民道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博颖 《理论前沿》2004,2(9):27-29
从历史上马恩列斯毛普遍强调阶级道德,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个新发展,显示了无产阶级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年代,道德建设主题的拓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社会注重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强调"以德治国",产生了丰富的道德资源,这些道德资源正是为和谐社会的目标服务的.为此我们要传承传统社会的和谐思想,树立"和为贵"的价值理念;汲取传统社会注重修身养性、反躬自省的道德传统,培养健康人格,促进心理和谐;积极扬弃传统道德思想中的"亲亲"、"孝慈"思想;积极扬弃传统道德思想中的"忠义"思想,构建和谐组织.这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青年是社会发展中的个体,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青年价值观总是适应不同时代变化特征,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年的价值观初步建构,集体主义与马克思信仰成为青年价值的新追求;改革开放后,青年不断觉醒与反思,在理性和现实激荡中确证自我价值:21世纪初期,经历了冲突与重塑后,青年价值观在多元化挑战中走向整合.进入新时代,青年不断自我调适与超越,其价值观在与社会共振中趋于进步与成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青春的激情和力量.  相似文献   

14.
吴灿新 《理论前沿》2009,(20):10-14
反思新中国60年道德建设之得失,基本经验是: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一元与多元相统一;道义与利益相统一;道德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
张爱芹 《工会论坛》2004,10(6):100-10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促进了我国道德建设的发展 ,我国的道德建设也为这种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另一方面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道德建设还不尽如人意 ,道德体系还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有些领域和地方 ,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的问题 ,严重地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呼唤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6.
熟人道德关系的形成有其客观的历史文化原因。这种道德关系曾对维系我国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今天熟人道德关系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要求建立新的道德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之初湖南湘西苗族地区的阶级关系一是表现在土地占有的剥削关系上,包括租佃剥削、雇工剥削和高利贷剥削,劳动力剥削成为地主富农剥削农民的最主要方式;二是表现在官匪霸三位一体当权派对苗民的残酷压榨关系上,苗民在政治上、经济上所受的民族压迫都是极度残酷的,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相对而言,苗区内部一般中小地主与农民之间的阶级剥削存在但没有特别尖锐,苗民最为仇视的是官匪霸三位一体的特大地主,与这些地主的矛盾极其激烈。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具有强大的社会引领作用,能够引领公民道德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国各项改革目标的明朗化,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公民自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追求,必须要有科学的引领机制和有效的引领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物质利益是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物质利益与道德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但关于物质利益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还有很大争议,也备受人们的关注。我们在这里弄清物质利益与道德的关系,考察物质利益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对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是不无益处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现代化呼唤道德理性。首先要批判地继承传统道德;其次,要正视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趋势和强化道德一元化的价值要求;第三,要推进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的进程;第四,要建立理性的道德评价体系;第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倡导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道德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