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向刚 《长白学刊》2003,2(1):20-2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政治明”的概念,其重要意义在于:一是强调政治明发展过程的连续性;二是强调明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三是强调政治明在整个社会明中具有相对独立的目标性价值。《报告》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为统帅、为主旨,全面论述了政治明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和总的要求、指导原则,以及具体任务等。  相似文献   

2.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二十年来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之继承、发展 ,并落实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 ,取得了很多成果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政治体制的人民性●蒋文辉阎玲随着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民主政治为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亦日趋走向深入,肯定人民在政治体制运作中的根本性和基础性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方向。人民性作为民主发展程度的标尺,其广度和...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历程的简要回顾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认真总结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经验,对于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26-27
答:十八大强调,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6.
高放 《人民论坛》2012,(33):41-43
只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的具体任务今后都能切实贯彻落实,那么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就会迎头赶上经济体制改革,并且给予经济体制改革以良好的先导,就必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成功近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专门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强调指出:必须"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报告还具体列举了在推进  相似文献   

7.
政治体制的基本涵义之我见康继祥政治体制改革,作为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人们经常提起又十分熟悉。但如果给予科学的界定,则又是不很容易和不尽统一了。因此,本文拟就政治体制的基本涵义谈些粗浅看法,以期得到学术界同仁和改革开...  相似文献   

8.
跨世纪政治体制与行政体制改革的伟大部署学习党的十五大报告的体会许耀桐党的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其中包含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东方》2002,(6):130-13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论述,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本文试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三个方面,论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这一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11.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谈到以往僵化的经济体制和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形成的历史原因时指出:“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或者只适合某种特殊历史条件的东西,被当做‘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目前,政治体制改革的艰巨任务已经提到了全党的日程上来。如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首先要清除那些人为地附加给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成份一样,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也应当把那  相似文献   

12.
苏联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政治体制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尔巴乔夫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导致苏联混乱和解体的直接原因。然而,在仔细考察苏联的历史发展进程和苏联政治体制弊端后,我们可以发现,戈尔巴乔夫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乃是苏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失败,以及导致苏联解体,则原因众多,应另当别论。一、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苏联历次改革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在苏联历史上曾进行过多次改革,这些改革都没有使苏联真正摆脱过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走上民主化的道路,使苏联社会主义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其重要教训之一便是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1921年苏联从军事共产主义转向新经济政…  相似文献   

13.
8月20—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发起的《苏东国家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体制讨论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结合我国当前酝酿政治体制改革的实际,讨  相似文献   

14.
"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3月5日,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对比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所谓条件性思维,就是说政治体制改革不能盲目推进,推进的整体步骤、速度及相关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应该考虑相应的支持条件是否具备与成熟。如果缺乏相应条件,有些改革措施就难以推行,因为即使推行也无法有效落实;或者不宜推行,因为推行的后果往往难以设想。用通俗的语言表示,就是政治体制改革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实际上,不仅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需要相应的条件支持,中国民主政治的稳定成熟同样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基础。  相似文献   

16.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政治体制主要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保障政治权力运行的各项具体制度及其政治法律表现形式。表现为政治法律形式的政治体制是同一定的政治观念相适应的,是在一定政治观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的运行也有赖于掌握一定政治观念的人的参与。没有政治观念包括政治理论和政治意识的进步,政治体制改革就无从谈起;没有人们普遍的政治意识变革,改革后的政治体制也会运转不灵。政治体制作为有形的、物化的形式,可以通过剧烈的变革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政治观念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是深入  相似文献   

17.
姚臻 《传承》2009,(22):126-127
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应该"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地进行改革。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绝不能效仿西方的多党政治、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而"毕其功于一役"地进行激进式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姚臻 《传承》2009,(11)
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中国的改革是"模着石头过河",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应该"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地进行改革.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绝不能效仿西方的多党政治、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而"毕其功于一役"地进行激进式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当前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还必须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建设起适应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需要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邓小平同志最近在会见朝鲜党政代表团时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包含有一部分的政治体制的改革”,这就为我们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之所以还要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这是因为:第一,我国的社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因此,我们必须将其作为当前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原则之一,这也是保证政治体制改革服务于中国经济政治发展大局、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