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前,内蒙古的能源利用效率还相当低,能源结构低度化,能源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开发、利用的生态成本问题突出,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资源开发的倾向明显。为此,需要推进节能增效、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内蒙古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佟帆 《实践》2008,(1):36-37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资源储量大区,但同时又是一个资源消费大区.内蒙古具有典型的以资源为依托,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重点的资源型经济形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3.
低碳社会的建设与能源利用方式直接相关。内蒙古作为能源大区,在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困境重重: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内蒙古低碳化的一大制约: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能源科技落后,高消耗、高排放的局面难以扭转;低碳生活方式尚需长期适应。必须加快内蒙古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加速低碳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产业;防止投资向煤炭行业集中的“锁定效应”,大力发展新能源;变革煤炭使用技术.使之转化为清洁能源;构建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法规制度:构建低碳视域下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应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陈元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所作出的必然选择,也是目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同全国一样,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重点加强了农牧业、能源、原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前,内蒙古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在产业升级浪潮的推动下,以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企业正在进行深层次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产品更新、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迅速提高,迫切需要对大量的富余劳动和闲置资源...  相似文献   

6.
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内蒙古这样一个处于高速增长的欠发达地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实现自治区经济更长时间、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努力转变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工业带动、资源驱动的发展方式,全方位调整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动力结构和要素结构,着力制度创新,为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7.
2000年以来,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禀赋和国家重化工业发展机遇,内蒙古矿产资源型县域综合实力增强,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内蒙古矿产资源型县域同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经济发展过分依赖矿产资源优势,这种产业单一、过度依赖资源的经济体在我国经济处于重大转型期的背景下,正在面临能源结构转变导致的市场需求增长减缓、效益下降等问题,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不断下降。因此,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亟待通过转型升级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白津夫 《奋斗》2007,(12):22-24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出,并进一步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的方法、路径,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的关系等。经济增长方式注重的是规模和速度,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的是质量和效益。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表明我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对现实经济的把握更自觉、更主动,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科学发展、节约发展、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东北和华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明显的经济结构特点。即沿渤海地区的省区经济基础好,经济发展快,形成了资金、人才、技术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了能源消费中心。但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是沿渤海经济发达地区缺煤、缺水,而相邻的山西、内蒙古却能源资源丰富,发展能源工业优势明显,尤其是内蒙古发展电力工业的优势十分明显。内蒙古煤炭资源极为丰富,探明的煤炭储量在2169亿吨以上,预测储量在10438亿吨以上。全区八盟四市每个地区都有煤。多数煤田埋藏浅,地质构造简单,宜于露天开采,煤种齐全…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工业是伴随着资源的开发逐渐发展起来的,属资源初级开发和粗加工型结构。长期以来,特别是在“七五“、“八五“时期,能源、原材料工业是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产业,国家把能源、原材料工业作为发展重点,对我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投入,促进了我区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区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由于当时资源产业是卖方市场,我区能源、原材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05,(8):51-53
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来,各地方、各部门做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太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浪费资源的现象相当严重。一些城市建设贪大求洋,汽车消费追求豪华型、  相似文献   

12.
记者:刘书记,江泽民总书记去年在视察我区时提出力争使“内蒙古成为我国下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那么,参与西部大开发,我区有哪些有利条件?刘明祖: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作为“老、少、边、穷”地区,内蒙古要抓住西部开发这一有利契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形成再造新优势,实现新飞跃的良好局面。首先,内蒙古自治区地跨“三北”,毗邻8省区,有与俄罗斯、蒙古接壤的地缘优势。内可以依托“三北”巨大的市场发展自己的经济,外可以通过欧亚大陆桥发展出口贸易。其次,作为资源、能源大省,内蒙古自治区煤…  相似文献   

13.
旺楚格 《实践》2007,(3):46-46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经济发展着力点应该放在一个稳定、两个重点、三个注意上来。一个稳定,就是稳定能源开发。近年来,内蒙古经济高速发展,主要依赖能源型产业的拉动,尤其是煤炭产业,1999- 2004年,内蒙古煤炭产量增长了168%,同期全国总产量增长了  相似文献   

14.
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损害成本大,是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弊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和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较快增长。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单纯追求GDP高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在实现量的急剧扩张的同时,造成了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恶性循环,可谓“快而不好”。而且,随着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其负面效应愈加显现。在一些地方则表现得尤为突出:环境污染、效率低下、能源资源供应不足、人们实际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5.
转变我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对策□王林科我省农业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实现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既要实现数量上的增长,解决不断增长的人口吃饭问题,又要实现质量上的增长,满足人们对食物结构不断变化的需求。还要实现效益上的提高。效...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内蒙古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这是在充分考虑内蒙古区情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部署,明确了资源型产业转型的要求和方向。这就要求我们,要突破传统"能源产业"限制,突破"煤电"路径限制,突出能源的"基础、战略、引领"功能,把现代能源经济纳入我区现代化经济体系之中,构建以能源技术、能源产业、战略性新  相似文献   

17.
王喜宗 《求实》2008,(4):17-19
能源资源相对短缺和生态环境严重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严峻的现实迫切要求我们探索能够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多种场合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刘爽 《党建》2023,(9):10-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深情牵挂内蒙古各族人民,到党中央工作后先后4次到内蒙古考察,连续5年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着眼全国发展大局赋予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定位,一以贯之要求“建设好模范自治区”。  相似文献   

19.
王秉军 《实践》2010,(5):27-28
发展绿色能源,是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振兴经济,抢占新一轮技术革命制高点的大趋势。美国政府提出“绿色新政”,欧盟推行可再生能源计划,日本提出节能和新能源发展计划。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国家战略,全力推动。我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能源生产、消费及温室气体排放较大的国家,发展新能源势在必行。内蒙古是全国绿色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绿色能源发展潜力巨大,宏观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一五”规划重点强调的内容之一。我国现有的相对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引发的后果往往是经济效益低下、资源高耗、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这与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大相径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