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存文学 《今日民族》2001,(11):32-35
故乡、森林、童话我的故乡在普洱,我出生在一个叫南腊的小寨子,离县城不远,我们的寨子杂居着哈尼、彝和汉族,各民族的风俗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火把节”,彝族过,哈尼族过,汉族也过,只是我们哈尼族尊树为神,彝族则在家里设了神堂,每年都要跳神,但现在已渐渐淡化。小时候,家乡的山上树林很密,大风一刮就掀起无边的林涛,把一条牛放到林子里去,走出来时,身上少不了划拉出几道深浅不一的血口子,所以,放牛的只能选些林边的空地和布满了灌木的山梁。站在家门前,每天清早,可以听到野鸡在林子里嘹亮地鸣唱,若是秋天,稻谷黄熟…  相似文献   

2.
我知道聋儿康复事业是一个充满艰辛的事业,我明白聋儿康复事业是一个需要太多付出的事业,然而我还是选择了这个专业。 我曾经流过许多次泪水,有过喜悦,有过悲伤,更多的是感动。当我看到一群聋儿认真地朗诵着诗歌,赞颂自己的妈妈和老师时,我流泪了,我感受到了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感到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80万生活在无声世界中的孩子,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群体,  相似文献   

3.
微笑     
“来电话喽,请微笑!”每次听到这个手机铃音,无论我在做什么事,心头似乎都会有一丝放松的感觉,不觉地想要去笑一下,也许这就是微笑的力量吧!曾经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丹妮的女孩听到敲门声,打开门,发现一个持刀男子正恶狠狠地看着她。她克制住自己,灵机一动,微笑着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是推销刀具的吧?我喜欢这种款式,家里正好需要,请进来,我打算买一把。”丹妮一边说一边让男人进屋,又说:“你很像我过去的一位好心邻居,看到你真叫人高兴。”  相似文献   

4.
每年农历三月三,是中国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准确地说,是黎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欢会的盛大日子。是日清晨,太阳刚刚从山背后升起,黎族青年男女身穿本民族鲜艳服装,男青年手执黑伞,姑娘们手提一节装满了五香饭的竹筒,高高兴兴走出各自的村寨,结伴进山。在一处地势较为平坦的山坳里,羞羞答答的姑娘们把竹筒往树枝上一挂,便统统跑进树林子里躲起来。往树林里探头探脑的男青年由一名领头的吹起一声响亮的口哨,一时间口哨声此起彼落,寂静的山谷顿时热闹起来。姑娘们为了逗弄对方,听到口哨声后故意呼叫着涌出林子,但旋即又隐了回去。小伙子窥视了方向后,先由一人出来唱歌发问。过了一会儿,姑娘们答歌后一个个从林子里走了出来。这时候,小伙子们便纷纷打着黑伞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7,(9)
正初见林子曛,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台湾偶像剧中描写女主人公的句子:"既像阳光一样温暖,又像棉花糖一样柔软。"一袭黑色风衣,低调而又内敛。"您好,我是林子曛。"礼貌地打招呼,声音甜美温柔。交换过名片后,才发现这个女孩子并不简单——"北京大学两岸文化交流协会主席""中华两岸  相似文献   

6.
处理完公务,我正在聚精会神地埋头阅读报纸上的新闻。 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我抬头看到有个学生模样的男孩子挎着背包站在门口。我问:“你找谁呀?”他三步并做两步地走进我的办公室,怯怯地答:“老板,我是福州某大学工商管理系的学生。”听说是大学生,而且又是在这个敏感的时间里到单位来,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他肯定是今年的在校毕业生。  相似文献   

7.
心中的慰藉     
"统战部确实是我们党外干部的娘家."这发自党外干部内心的肺腑之言不知在我耳边响起过多少回,每次听到这亲切的话语,我心里就有一股海浪一样的情感在涌动,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幸福感和自豪感.同时,也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去做好工作,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相似文献   

8.
屋漏猛于虎     
屋漏猛于虎佚名曾经听到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漆黑的雨夜,一只饿极了的老虎来到一间茅房前正准备破门而入。忽然听到屋里一对夫妻的谈话声,老虎便悄悄停下了脚步。这夫妻俩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一个说:“这鬼天气,又下雨了,我就怕屋漏。”另一个说:“我也是,...  相似文献   

9.
“保安这碗饭难吃” ,作为一个保安 ,我的确感受到了个中良苦。同事小李的遭遇更给了我极大的震撼。那天夜晚我和小李依旧做着“必修课” ,挨个逐层巡逻着。当走到第3层时 ,小李突然听到开水房内有响声 ,警觉的他轻轻地走到房门口扭开门锁一看 ,竟然发现一男服务员在房内拆一些客房用品。他一看到我们脸色立刻变了 ,可当他看清只是小李和我两个保安后 ,便很快镇定了下来。“噢 ,我是在收拾房间杂物” ,他满不在乎地说道。事情已经明明白白地摆在了面前 ,再多的解释也是多余 ,不管怎么样 ,到办公室再说。我和小李坚持要他跟我们走 ,可他到态…  相似文献   

10.
夜半贼入门     
肖立国 《人民公安》2006,(14):25-25
夏夜过半,万籁俱寂,窗外的月光稀稀疏疏地洒进客厅。朦胧睡意中,忽然听到一种杂乱的声响,让我一个激灵坐了起来。借着黯淡的光线,我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个人影在书房里晃悠。“有贼进家了!”一种毛骨悚然之感顿时袭上心头。还没等我喊出嗓子眼儿,似乎就被一种什么东西卡在了喉结。  相似文献   

11.
全国人大代表王嘉玲是重庆长江轮船公司的一名女船长。她的衣袋里常揣着一个红皮的笔记本,记录着人民的呼声和重托。参加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来京后,她拿出自己的红皮笔记本,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叙着群众的批评与建议:物价涨幅过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以及她在船上看到、听到的一些问题。她说,每听到一个建议自己就立即记下来,一个月整理一次。她筛选出最重要的几个部分,准备把这些来自最基层的群众呼声、要求与建议带到会上来。王嘉玲常说,船上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里是了解民意的窗口。她随时留意倾听过往客人的谈论,有时还佯装乘客了解群众最真切的心态和想法。一次,一位乘客向她反映买票被宰的事,她马上记在笔记  相似文献   

12.
同居只是个人化行为。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是,我依然崇尚:要爱,便爱得无怨无悔;要爱,便爱得义无反顾。我更希望听到,更多的拒绝同居的声音,我希望看到每一个渴求真挚爱情的人都能真心真意过一生。  相似文献   

13.
我看到一个孩子—口。匕n Ant匕ony Davies献给全世界马术治疗的残疾儿童我看见一个不会走的孩子,坐在马上,说着笑着。他骑着马穿过了开满雏菊的田野,虽然他仍不能独立地行走。我看见一个没有下肢的孩子,骑马穿过绿色的森林,来到了除了在轮椅上他从未坐过和见过的地方。我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灾难和战争面前,在人类同非典决一死战的搏击中,不知有过多少惊心动魄的瞬间,有过多少大义凛然的选择。危险面前,我们总能听到令人激动的声音:“我是医生,让我上。”在直面病毒,迎难而上的白衣战士中,也有像共产党员一样冲锋陷阵、无私无畏的统一战线成员。他们以顽强的勇气,一步步地扫清“险雷”,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生命去点燃他人的生命。我省统一战线各方面同我们党一道,和衷共济,抗击非典,展示了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强大凝聚力,谱写出一曲新世纪风雨同舟、共渡难关的赞歌。  相似文献   

15.
《春秋》2016,(6)
正我于1914年出生在山东泰安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里。我出生的时代,正是军阀连年混战,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中华民族处在灾难深重的岁月。那时,我的家境每况愈下,对外虽还支撑着"诗礼传家"的门面,实则面临着垄地皆无、三餐不继的困境。所以,我自幼就牢记父兄教诲,立志创业发家,一洗贫穷,光宗耀祖。同时,在学堂里,也听到看到介绍清末"洋务运动"的故事和书籍,受到很大影响。在我少年时代的心灵中,觉得只有兴办实业,才是国家富强、  相似文献   

16.
程朔  周蓓蓓 《台声》2014,(7):96-97
<正>感觉挺清冷的一个傍晚,我们栏目组一行4人来到清华大学校园内的"拾年"咖啡厅。刚刚坐下没几分钟,便看到一位留着中长发、衣着看上去相当朴实的女孩子走了进来。那女孩脸上带着一丝温暖的笑意,将电话举到耳边,不时地扭转藏在围巾里面的颈项,用眼光向四处寻找着。这时候,我听到了包中手机振动的声音,拿出电话,一串刚刚熟悉的号码显示在屏幕上。  相似文献   

17.
从春天起步     
我是一株被世人遗弃的小草,在无人知晓的墙角一岁一枯荣,没有俏立枝头的聪慧,没有园圃花草的从容,只是独守一方寂寞之土,风来而歌,雨过而鸣。谁也听不到我微薄的声音,我的歌仅唱给自己听。当骄傲的百合将她诱人的体香遍布四周,我听到一声声由衷的称赞:当带露的玫瑰被幸福的恋人们羞涩地捧在手中,我看到  相似文献   

18.
走到斑马线边上,自动地停下来,想让车先过,但是,新加坡人的车已经早早地停下来了,司机挥挥手。这种情况在新加坡经常看到,是常态,却让我这个异乡人感到诧异。在国内从来都是人让车。和王去芽隆,回来的时候实在渴了,买了一听可口可乐,一边喝着一边打卡进地铁。看到地铁工作人员向我们挥手,突然想起来,新加坡地铁里不允许吃东西。看到过罚款的通告,吃东西,罚款1000新元,上帝,那是5000元人民币啊。不过,我和王想错了,他们不是来罚款的。地铁管理员跑过来,要了我们的卡,在计算机系统里重新做了一下,把已经打进去的卡退出来,然后友善地提醒我们到…  相似文献   

19.
心心 《今日广西》2007,(16):37-39
午夜电话,我听到了另一个女人的声音 2月14日,是我陪儿子到美国读书后的第一个情人节。上午,我拨通了国内家中的电话。虽然我不能和丈夫一起过情人节,但我要让他感受到,在这个充满浪漫的日子里,我是多么地思念他。  相似文献   

20.
曾记得在长城脚下,是你引领我登上那一层层的烽火台,让我领略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抚摸着坚固的古城墙,我仿佛置身存烽火连天、金戈铁马的古战场。曾记得在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是你带我走进鸟巢的比赛现场,让我亲耳听到了盲人健儿起跑时的发令枪声,听到雄壮的国歌奏超“看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