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理论》2015,(36)
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道德教育是重点工作,而在道德教育中,高校对大学生道德接受能力的培养无疑是重点中的重点。大学生道德接受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高校德育教育的发展;是大学生形成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顺利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人才。大学道德接受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对大学生道德内化能力以及道德外化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6)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高校德育教师的认真配合与积极参与,高校德育教师可以通过树立先进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创新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方法,借鉴传统道德等途径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生态道德教育是时代赋予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生态道德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生态道德水平整体状况良好;他们对生态和生态道德知识有所了解但不深入、生态道德意识正在觉醒但危机感缺乏、生态道德情感较强但容易产生波动、生态道德行为有所自律但主动性不够,基于对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拓展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播渠道、强化生态道德情感体验、激发生态道德实践的主动性、加强生态道德行为引导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朝霞 《学理论》2015,(3):248-250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必须更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人本理念,尊重人在生存与发展中的本源价值;提升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满足大学生的不同层次的内在需求;培养和提升大学生道德认知系统的稳定性,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现实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传统与现代、保守与革新相互交织的社会环境下,社会道德价值评价十分复杂,传统的抽象说教、照本宣科式的道德教育工作收效甚微.为走出今天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从道德教育之本源出发提出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的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认为道德教育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活动融为一体,注重体验与实践,促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进而促进学生和谐、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引发了社会层面的多重变化,也深刻揭示了国民道德素质这一现实问题,并孕育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一切人们的道德建设前景。这时,审视大学生道德现状并不失时机地开展和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就被赋予了异乎寻常的意义。而大学生的道德建设现状不容乐观。在校园与社会间发育和变异的大学生道德文化呈现出复杂性与多元性、变动性与异化性、虚浮性与躁动性、日趋世俗性与实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前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当代大学生道德文化变迁和发展的规律及趋向,剖解他们的道德困惑,从而努力搞好大学生道德引导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是贯穿当代大学生人文修养塑造的始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代人的心智。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精神成果的浓缩,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媒介,对于建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向价值。文章诠释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涵义及精髓,剖析了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道德的角色紧张,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实现探讨有效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33)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逐渐占据网络社交媒介的主导地位,微信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了交流、宣泄和学习的平台,也对大学生的人格和道德带来一定的影响。微信正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既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如何利用微信实现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5)
互联网的普及为大学生成长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其开放自由的特点使得大学生容易产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低俗、法制意识弱化和网络心理异常。应通过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网络监督管理和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等对策来减少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罗冰玲 《学理论》2011,(2):235-236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需要我们做好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围绕学生人格素质的全面发展,针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的现状,牢固把握当今时代人才培养的主流,把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作为一个重点来抓,以培育新时代的有为青年。而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一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自我学习逐步养成和提高的。影响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因素很多,而学校道德教育对其影响尤其深远。因此,关注大学生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调整大学生道德学习的教育策略是当今高校德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资源调控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调控的意义在于减少资源浪费 ,提高资源利用率 ,使资源的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搞好资源的宏观调控 ,就必须保证其立法的完善 ;其原则是经济、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坚持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开发的结合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目标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干部管理体制机制和党政"一把手"特殊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主要是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督主体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党政"一把手"赋权过重、监督工作方法滞后等问题。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核心是对"一把手"权力运用的监督,应将上级监督落到实处,把"人"管好;科学设计权力运行监督制度,把"权"管住;完善纪检监察监督机制,把"事"做好,从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要求上规范和监督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13.
各级党政机关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中枢机构 ,其党员干部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执政地位的巩固。中国共产党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 ,从教育、管理、监督等方面建立一套比较科学、严密的机制 ,规范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 ,使其保持和发扬党员的先进性 ,从而真正实现党对全社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4.
刍论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以其难以抵挡的魅力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分析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尤其是探索网络文化对未成年入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对策,对于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胡婧 《学理论》2012,(32):22-23
对于政府的监督一直是学界经常讨论的话题,一个受到有效监督的政府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民主执政和高效执政,才能更好地运行相关权力管理国家,而在各种监督方法中,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监督模式更加自由和民主化,虽然网络监督方便公民对政府的监督,但由于网络自身的一些弊端和网民素质的不等,使得网络监督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引导政府积极对待网络监督的方式来让政府监督网络化走向民主法治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近百年血雨腥风的洗礼中,中国人民为了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几经周折,最后终于选择了以社会主义救中国的道路;在新中国坎坷执着的追求中,中国人民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几经探索,最后终于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以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的征程.时至今日,世情国情已与近代大有不同.但是,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它会给我们目前的改革开放以深深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普速线路受其建设等级低、开放式管理等因素影响,沿线非法通道多,安全管理难度大,极易发生车辆肇事等危及行车安全事故。对此,要统一干部民警、地方政府、路内单位思想,采取拆除、绕行、改建等方式,提高宣传教育、治安整治、沟通协调能力,建立健全隐患排查、路内联控、综合治理机制,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彻底根除隐患,确保常态长效。  相似文献   

18.
实行列车“巡乘制”,既能确保列车治安平稳,又能有效缓解警力紧张的矛盾,是警务规范化管理的一次重大改革。要逐步对条件成熟的列车推行巡乘警务,加大站车视频监控等科技装备投入,不断完善以地保车机制,强化巡乘队伍自身建设,切实提升警务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术在春秋战国时代最为繁荣昌盛,在这个时代最为显赫的是儒墨两家。韩非子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孔子号称"祖述三代,宪章文武",墨子崇拜夏禹,自称"非禹之道也,不足为墨",实则都发端周初。孔子发扬当时当政的周公政治思想,形成以尊王攘夷、使民治民为主体的儒家学说,构成了数千年长盛不衰的官方哲学。墨子发扬其时虽为三公之一,但鲜为人知的召公为政思想,形成以兼爱非攻、亲民惠民为主体的墨家学说,也就是自秦汉以后逐步衰亡的平民哲学。召公思想及墨家学说的研究与宣传,对于今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家庭暴力犯罪是一个全球性的长久存在的社会问题,它严重地危害了社会治安,破坏了家庭稳定和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要防治家庭暴力犯罪,必须分析家庭暴力犯罪的构成要件,科学界定家庭暴力犯罪的概念,探析家庭暴力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法律、道德、社会救济等诸多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对家庭暴力犯罪进行防治,从而达到维护家庭社会的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