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力推手。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在爱国情怀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团结引领服务知识分子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祖国的未来,高校更应该积极地引导其弘扬和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关系寇炜材①江泽民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的统一关系,对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唯一 《各界》2010,(8):84-86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扣留了蒋介石,发表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八项主张》,但这“八项主张”的起草人是谁,却鲜为人知,他就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绮云。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0,(24)
在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的时候,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已成为人们正在广泛谈论的话题。要真正很好地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还有一些认识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如如何摆好爱国主义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在我国,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人民民主,是全国人民共同享有的当家作主的权力,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本质特征。只有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捍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努力推进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有越来越好的条件搞好人民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同时,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又能增强人民群众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建设祖国的积极性,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这两者是统一的、一致的、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爱国主义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我认为,要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必须注重联系实际,突出时代特色。中央下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这一新时期的历史特点决定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中  相似文献   

6.
罗亚男 《学理论》2013,(8):142-143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形式,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中蕴含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六个方面论述了红色旅游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形式;培养公民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途径;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抵御国外文化入侵的重要措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张闾蘅 《民主》2006,(12):33-34
今天,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办公厅在这里召开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座谈会,贾庆林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与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亲属,西安事变参与者及亲属共同回顾70年前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对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以及在西安事变中作出贡献的爱国志士们的怀念,对历史上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贡献的民族英雄的尊重和敬仰。作为张学良将军亲属的代表,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激动。70年前,在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共同联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  相似文献   

8.
西安事变是杨虎城爱国主义思想的壮举,也表明他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朋友,他的爱国主义思想继承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核事业发展过程中,核工业人铸就了"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是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当今时代弘扬核工业精神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国民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30)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同时还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如果要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大学生这个群体入手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根本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确立灵魂核心;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精神动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爱平 《各界》2010,(6):89-91
2008年,杨虎城将军的旅欧美日记在上海拍卖界出现,结果引起热议,后来日记没有参拍,又引起不少网上猜议,余波至今未消。杨虎城在世时,没有人听说过杨虎城写日记,但杨虎城在西安事变后,到北关、欧洲考察军事的时候,却形成了一部日记。  相似文献   

13.
李静 《学理论》2010,(10):18-19,37
五四运动已过90周年,重新审视、反思五四运动,对当代青年仍富有教育和启发意义。五四运动的主旋律、第一主题是爱国救亡,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变化了的时代特点、国内外形势,爱国主义具有了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性、爱国主义的开放性、爱国主义的国家利益至上性、爱国主义理性化等新的时代特征。今天,我们要立足时代、立足现实,弘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以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风貌,以理性爱国的态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刘泳鑫 《学理论》2022,(11):6-8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同志站在历史的高度,立足国情,赋予了爱国主义新时代的独特意义。首先,习近平同志从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激励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并为之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撑等方面高度评价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其次,习近平同志结合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丰富发展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内涵: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特质是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意义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再次,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代背景下,立足中国实际,结合国内国际环境而来的产物,是时代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最后,在实践层面,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做到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抓住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从1935年12月5日至1936年12月5日“西安事变”前夕,毛泽东在争取东北军与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3次致书杨虎城将军。特别是1936年12月5日毛泽东最后一次致书杨将军,敦促其旗帜鲜明地站在了虽华民族抗日联合阵线一边。这封信内容丰富,陈词恳切,对促进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巍巍 《学理论》2011,(3):223-22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建设,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摆在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艰巨的任务。受全球化的影响,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诸多的挑战。针对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应与时俱进地采取应对措施,强化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扬州市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与管理,积极推进免费开放工作,基本形成了层次分明、门类齐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络,为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公民道德建设搭建了载体和平台。  相似文献   

18.
这个纲要,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写成的。爱国主义是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主线。在小平同志的著作中,不论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军事、外交,都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很大的感人力量。纲要体现了这种精神,指导思想明确,内容全面,观点鲜明,措施得力,操作性强,是一个很好的文件。其中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祖国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就我们公路部门来说,是振兴公路事业的强大力量。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根据公路部门的实际加强职工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面临的并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娇庆 《学理论》2011,(32):53-54
"以热爱祖国为荣,危害祖国为耻"体现了新时代的爱国主义道德观念。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导向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决定的,是当代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的。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它本质上还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爱国态度,科学的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