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求知》2021,(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任务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习近平总书记对上述"十六字方针"多次进行理论解读,尤其对司法问题进行了更多的关注,对其学理内涵、运行规律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有关司法问题的系统论述。这些系统论述属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司法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钱蘅  钱挺 《学理论》2013,(13):50-51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均提出了更为具体、明确的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者构成依法治国方略向纵深推进的四大支柱,相互依存,共同支撑法治的大厦。它们共同构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四维,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立法应当科学,不应只追求多而全;要求政府和民众在治国理政方面应当一切以法律为准绳,知法、守法、用法。当前我国法治建设应当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四个方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二者为"魂体相符"的契合式融入,体现出严谨的内在逻辑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是克服法治自身局限、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和培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法治的灵魂统帅,法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制度保证,中国"法的精神"的意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的现实基础。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各个层面有效融入法治建设并成为全民信仰提供了具有价值导向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法治中国建设离不开广大职工和工会的参与和支持,要求工会各项工作按照法治化的要求推进和完善。今后工会应当积极参与立法和政策的制定,从源头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科学立法;加强劳动法律监督,推动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发挥工会优势,提高职工尊法守法意识,推进全民守法。同时,工会要积极依法履行维权职责,建立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改革和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积极推进依法建会、依法管会。  相似文献   

6.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贯彻"法治"价值,就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表明了作为执政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提倡法治精神"的集体态度。精神是一种力量、一种信仰、一种信念。一个集体有了精神引领,就有昂扬向上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法治一体建设的实质,是统筹协调社会主义法治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面,把社会主义法治视为一个整体,以一体建设的思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一体建设具有多方面的指向。从目标来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需要一体建设。从主体来看,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需要一体建设。从环节来看,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需要一体建设。此外,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也需要一体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一体建设既是社会主义的法治世界观,也是社会主义的法治方法论,可以在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得到普遍运用。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围绕依法治国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道路,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观。通过梳理与凝练,习近平总书记的法治思想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和路径,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法治中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  相似文献   

11.
70年来,从"五四宪法"的诞生,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修订;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演变;从依法治国方略,到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中国法治建设道路,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成为党和国家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的主要法治目标.与“法律体系”相比,“法治体系”从“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这个基本认识出发,更加注重实践、更加关注法律文本变为现实法律关系,因而,行动要素成为法治体系的一个基础性制度分析理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行动要素包括: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每个行动要素都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五个行动要素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正依法治国是指依照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并通过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各项社会事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在党的领导下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更好地反映人民意志,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全面实现为人民所需要的良法和善治。一、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而发生的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从人际信任到系统信任的转变过程。根植于熟人社会的人际信任开始解体,而通行于陌生人社会的系统信任还没有建立起来。由于社会信任模式的变迁,社会转型期出现法律信任危机。唯有建立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综合性机制才能克服法律信任危机并进而建构起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结构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思想政治教育环体四个部分构成。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实现路线图指引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思想政治教育环体四个基本结构要素入手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正>主持人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坚持问题和改革导向,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等重点领域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法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上还有一些疑惑。为此,本期"政工大讲堂"专门约请最高人民法院副部级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胡云腾同志,来谈谈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践举措,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全民守法是法治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及工作总抓手,“利益”是全民守法习惯自觉养成的内在逻辑。为此,要以“利益”为主线,从立法、执法、司法及守法环节引导全民自觉养成守法习惯,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主持人语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做出了全面部署,回应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法治建设的新征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只有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规管党治党,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实现我国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化解方式从人治机制向法治机制转变,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要求。建构起社会矛盾的法治化解机制,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环节全面着手。一是要科学立法,在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二是要严格执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三是要公正司法,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四是要全面普法,培养公民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纠纷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