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4,(27)
实践教学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针对多数高校不同课程特点,利用不同空间多维度构建实践教学的隐性资源模式,可以在充分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更好地完成思政课的教学任务,最终真正实现"进头脑"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11)
笔者结合文献和理论分析发现新疆历史文化资源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应将其有机融入"概论"课体系中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最核心的优势在于其地域特征能够紧密联系大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心理,有助于形成兴趣-认同-践行这一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优选合适的资源,与"概论"课内容对应匹配,扩展实践教学,同时注意现代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2)
地方工业文化与高职思政课的有机融合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工业文化可以用来武装高职大学生的头脑,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工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如社会上对工人阶级地位的轻视、教师对工业文化分层的混淆、没有把工业文化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障碍,必须从提高工人社会地位、实现工业文化各层次互动、给予更多人文关怀等方面促进地方工业文化与高职思政课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4.
余进军 《学理论》2012,(15):236-237
案例教学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它能有效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在教学活动中"思政"课教师应结合医学生特点,精选案例、巧设问题。通过医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教师引导、讲述和评论等方式,来提高其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3)
我国各个独具特色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以绵阳市为例,绵阳的历史文化产业带、重建文化产业带、"两弹一星"文化产业带,以及绵阳大力弘扬的抗震救灾精神,感恩奋进文化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将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并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促进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紧密结合,可极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6.
孟国芳 《学理论》2014,(32):235-23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路径、方法以及目标上存在一致性和融通性,思政课实效性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新形势下,思政课借助第二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等优势,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特色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而且可以更好地将科学理论、理想信念等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融于校园文化中,引领校园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定位应是"文化自信"。文章基于"文化自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建构、形式选择、评价机制进行反思,提出建议如下:应依据"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凝练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抓住"文化自信"的核心与本质,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激发"文化自信"的统摄作用,增强实践教学的创造性。同时,提倡以践行"文化自信"为目标的"一课一品牌"实践教学设计,发挥本科思政课五门课程实践教学的协同效应,积极创设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系统。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丰厚的教育资源。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思维方式、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方法,为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方法的拓展,提供了可以继承与借鉴的宝贵经验。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对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新体系,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9.
姚慧  肖祥 《学理论》2013,(29):389-390
从思政课教学的外部环境因素、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特点等方面来阐述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实效性不强,进而提出增强思政课作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的实效性路径:思政课堂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政课与红色文化相结合;思政课与潮流话语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1]。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凝聚了党的奋斗历程、凝结了党的建设经验、蕴含了党的优良作风,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艺术类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引导青年学生坚定政治信仰,激励其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更好地从课程思政教育视角提高思政课程教学的艺术水平,让思政课在艺术类高校具有更加鲜明的文化内涵,从而拓宽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革命文化是对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概括总结,具体呈现为革命精神、革命历史和革命遗存三种形态。高校思政课用好用活革命文化资源,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的内在需要,也是革命文化自身力量的外部满足,还是反对错误思潮的现实需求。探索和打造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全方位革命文化育人体系,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思政课建设水平重要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8,(12)
川东北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东北儿女革命精神和实践智慧的长期积累和凝聚,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是新时期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互联网时代,网络在红色文化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红色文化传播、实现文化育人的主要载体。在新时期如何利用互联网将川东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扩大川东北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6)
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开展其实践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由于当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多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名无实,而且实践教学实效性明显不高。因此,通过认真分析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现有条件和资源下,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策:统一实践教学内容;统一实践教学学时、学分;统一实践教学时间;统一实践教学考评方式。  相似文献   

14.
于志娜  杨学丽  高阳 《学理论》2013,(2):288-289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才基地,其廉政文化建设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我国建设事业的人才质量和稳定程度。结合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职能和地域文化资源特点,对二者结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尝试构建地域文化资源作用于高校不同群体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冯合国 《学理论》2010,(25):207-208
通过对思政课实效性问题的反思,认为思政课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其隐性效果,潜在课程作为一种独特的课程形态,它具有潜在性、非强制性、广泛性、针对性等特征,对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特别是隐性效果--是有益的补充。认真研究潜在课程对思政课的作用以及探讨强化潜在课程的措施,无疑有利于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隐性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廖金宝 《学理论》2011,(22):231-232
微博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机遇。如何利用这一新媒体并有效发挥其教学实践的功能,就成为我们必须去探讨的课题。简要介绍了微博的含义、功能特点,提出微博辅助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必然,并探索了微博辅助思政课教学的实施过程,旨在找寻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3,(34)
<正>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表"。近年来,许多城市和地区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文化与旅游呈现出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可喜局面,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多地(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朝阳产业。一、缘江而生,依江而荣,自然赋予松北区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松北区南滨松花江、东临呼兰河、北抵肇兰新河,区域内滩岛众多,湖泡棋布,沟渠纵横,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风光旖旎迷人。金河湾、阳明滩、一湖三岛、狗岛等生态公园,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8)
广东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阐明广东改革开放经验的科学含义和应用原则的基础上,论述了将广东改革开放经验运用于广东高校思政课四门主课程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思路。将广东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广东高校思政课教学相结合,对增强广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11)
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系统地回答了在当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目标、要求、途径、原则与方法等,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体现人文关怀,常抓不懈;高校应把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突出位置;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要把培养有道德、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作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提升边疆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边疆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应该做到:突出教学问题导向,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互联网+"边疆民族地区"问题"相结合;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学法学生,实现"互联网+"边疆民族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及信仰体系递进转化;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互联网+"边疆民族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网络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进互补;创新考评机制,实现"互联网+"边疆民族高校思政课理论考核、网络考核和实践考核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