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卓碧蓉  王彩连 《学理论》2013,(21):367-368
坚持以人为本是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通过对"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涵的阐释,提出"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诉求,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误区,通过实践探讨实现"以人为本"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产生的信息爆炸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为了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须适时革新。我们需要立足现实,顺势而为地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身素质;最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革新。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35)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基本要求:教育内容由知识教育型向信仰教育型转变;教育方式由单一灌输式向渗透式转变;教育力量由思想政治课堂向全校各部门各学科各专业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理论模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模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力量模式。  相似文献   

4.
郑蔚 《学理论》2015,(7):225-226
为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难题,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出发,立足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现实观察,阐述了同辈群体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着力点、同辈群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思想品德的切入口、同辈群体是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行为方向的风向标,认为研究同辈群体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诸多难题的关键,同辈群体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文章为进一步研究同辈群体提供借鉴,为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一方面,强大的网络系统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复杂的网络社会环境也同样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和挑战。解决对策如下:正确认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寻找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平台和学校网站;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健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测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萌萌 《学理论》2010,(7):135-136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和任务相应地发生了重大改变,这种新形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活力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探索新的课堂教学途径,从课堂形式、课堂模式和课堂理念等方面的创新为突破口,逐步完善体现时代特点、贴近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建设。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每所高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象覆盖了各个专业的学生,然而课程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却远远达不到目标设定的要求,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途径如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艺术性;更新教学内容,增强课程吸引力;创新教学形式,加大实践活动环节;改进评价方式,增加学生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8.
章敏 《学理论》2010,(16):219-220
在美国思想政治教育被称作"公民教育"。美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课堂讲授、课外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社会环境作用等方面存在相同之处;在课堂讲授方式、课程设置、心理咨询、宗教教育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通过对其比较、鉴别,取长补短,从而促进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宋琳  李丹 《理论导刊》2020,(5):124-128
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既是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现实境遇来看,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应进一步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增强育人合力;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法;打造师生融合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实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引导功能弱化,思想功能弱化,德育功能弱化。为了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得到彻底有效的发挥,必须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学生内心,坚持三贴近的教育原则;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应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除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必要也有能力参与课堂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课堂外思想政治理教育的实践,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变为随时随地、真正适应学生思想需求的教育,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2.
涂丽平 《学理论》2015,(8):255-256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教育是当今不少大学生职业理想缺失的现实要求。其具体路径是:职业理想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高校的社团资源,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  相似文献   

13.
来稿摘登     
正确把握前瞻性与现实性 江苏睢宁县委党校肖东升:思想政治工作曾有过脱离国情和实际,只强调前瞻性、忽视现实性、一味唱“高调”的教训,也存在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消极被动地适应现实的问题。为此,正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和现实性尤为重要。把握前瞻性,一是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的前沿动态,使思想政治教育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二是善于观察和分析形势,努力掌握形势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14.
周要 《学理论》2011,(13):297-29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阵地,在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环境更具挑战性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吸引学生、活跃课堂的同时,又能实实在在地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打造有荣誉感的集体,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的主题。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锵锵三人行、读书报告、我是主讲、知识竞赛等方法的实施,能有效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常见问题、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9)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它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生命观认为,人的生命是有思维能力的精神存在物,作为自然生命存在的人具有复杂多维的需要,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的生命价值的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多重困境,推动生命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与渗透,实现其价值维度的转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事业中所占据的地位及所能发挥的作用日益被全党所认识,全党正在集中精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但是,任何事物要实现自己的功能,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具备了条件,其功能才能由现实可能性变为直接现实性;不具备条件,即使具备着现实可能性,也难以发展为直接现实性。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20,(4)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是高扬主旋律的显性教育。然而随着时代背景的深刻变革,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断弱化。与此相对应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凭借自身渗透性、自主性、开放性等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习生活中去,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适应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本文从树立科学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促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者作用发挥;拓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三方面探析高校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以期为解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32)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之一,在现实性、意义性方面都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在快速发展的现在社会,国内的教育工作者针对该种教育研究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显现出了成果,随之而形成的理论和书籍、论文等也很有实际意义,但是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该种尝试还缺少全面性,还有具体不完善的地方。因此,通过将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特点的分析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研究相结合,针对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内容中还不完善的情况,提出策略如下: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指导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实现全方位、全程化育人的重要措施和路径。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赋予我国高等教育的使命和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的工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接班人。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若要解决该问题,一方面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进程中,要灵活运用方法,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基于学生的立场,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动向,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实现亿万中华儿女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一个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视角出发,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指出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另外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改革路径进行探讨,侧重从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步化",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以及树立"以师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等角度展开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