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贺志勇  饶志华 《学理论》2022,(12):58-6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围绕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对谁忠诚“”如何践行对党忠诚”等核心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论述中的理论意蕴、内涵意蕴和实践意蕴,为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新路径。理论意蕴回答了“为什么要对党忠诚”的学理问题,揭示了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立党治国的思想密码、政治逻辑、价值旨归;内涵意蕴全面揭示了“对党忠诚是对谁忠诚”,阐明了对党忠诚的核心要义,丰富了对党忠诚的科学内涵;实践意蕴回答了“如何践行对党忠诚”的问题“,四位一体”全面从严治党实现机制的构建有利于确保党的先进性和团结统一性。  相似文献   

2.
对党忠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最重要的政治基石,也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最基本的政治品质。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能不能始终坚定不移对党忠诚,是每个组工干部必须回答的人生课题。笔者认为组工干部对党忠诚至少要把“四轻四重”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3.
陈一收  朱碧清 《求知》2023,(4):18-20
<正>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为政之魂、立身之本,是百年大党维系团结统一的政治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对党忠诚作为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就很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广大党员、干部永远不能忘记入党时所作的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誓言,做到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做到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踔厉奋发新征程,勇毅前行建新功,需要广大党员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相似文献   

4.
《廉政文化研究》2022,(1):15-22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当前党员对党忠诚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党内仍存在着对党忠诚个人化、私利化、虚伪化、盲愚化四种异化的现实样态。党员对党忠诚异化是一种不正常的政治现象,具有严重政治危害性。新时代防止党员对党忠诚异化,是传承党的自身建设优良传统的内在需要,是汲取国际共运史上反面教训的必然选择,是破解党的政治建设现实难题的关键一招,是应对诸多外部重大风险挑战的重要屏障。抓好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就务必要正视现实危险,将其作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重要目标;要澄清认识误区,凝聚思想共识;要严格党员标准,坚决淘汰不合格党员;要优化保障机制,夯实制度基础;要加强教育学习,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要抓好“关键少数”,发挥重要党员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学习实践中,中青年干部要把握好干部成长规律,切实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一、提高政治素养,做对党忠诚的好干部"天下之德,莫过于忠"。对党忠诚,是干部的立身之本。要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党的宗旨,这些核心价值理念应该成为中青年干部的毕生追求。忠诚于党的信仰,需要我们自觉加强理论武装。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标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青海各级党委(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史崇德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学史崇德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以实际行动把“三个崇尚”的重大要求贯穿工作始终,坚持教育引导、躬身实践、价值示范、广泛宣传,以“三个崇尚”照亮前行之路、洗涤精神之尘、激发奋进之力。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对党忠诚是我们党团结统一、兴旺发达的内在政治基因,是做到“两个维护”的根本体现。百年发展历程证明,正是融入精神血脉的对党忠诚的特质品格,锻造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并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谱写了人类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坚强的主心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必须着眼理想信念坚定、组织体系严密、纪律规矩严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要求,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对党忠诚教育,保证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  相似文献   

8.
正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在新时代,带头抓好家风是党员干部搞好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员干部做到廉洁自律,防止特权思想,保持良好社会风气,为全社会做表率的主要载体。家风建设的关键——对党绝对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引导亲属子女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党章对每一位党员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对党绝对忠诚这一问  相似文献   

9.
张国芝  魏杰 《求知》2022,(3):34-37
<正>伟大政党铸就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实践。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鲜明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源泉和动力引擎。全党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把伟大建党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常听不少人说 :“人老实了 ,是要吃亏的”。这话 ,我既赞同 ,又不赞同。说是赞同 ,只因在我们现实生活中 ,过去包括现在 ,确有一些埋头苦干、为人正直、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大公无私、刚正不阿、坚持原则的同志 ,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对待。但是 ,对有的同志包括少数领导干部提出的 :“现在 ,人太老实了 ,办不成事 ,多少有些不适应时代变化”。甚至在少数人眼里 ,“老实人”已成为“迂腐子”、“憨子”和“无用人”的代名词的说法 ,此种观点 ,我是完全不赞同的。老实人最大的、最优秀的品格和道德规范就是为人忠厚诚实。这一点 ,对我们党员…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农村干部,应以王继才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爱岗敬业、爱国奉献、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高尚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不断推进农业兴旺、农村发展、农民富裕。王继才同志的政治品格值得学习。一名党员干部是否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具有崇高的信仰,不仅要看他怎么说,关键要看他怎么做。作为一  相似文献   

12.
一是掌握好力度。做思想工作要根据对象的思想基础、反应能力和承受能力来把握不同的度。对承受能力较弱的人进行批评,要因势利导。这类人大多自尊心强,容易背上思想包袱,批评教育需要耐心细致,防止产生其他问题;对思想基础较好的人,要轻洒“毛毛雨”,“响鼓不用重敲”,偶尔出现的小失误、小问题,只要及时提醒,点到为止;对执迷不悟、自以为是的人,要重打“响天雷”。思想基础较差的人,容易闹情绪,有的甚至违规违纪,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除靠“婆婆嘴”、“豆腐心”外,还要节节进击,抓住其弱点和问题,闯“禁区”、破“雷区”、扫“盲区”,否则会导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败坏单位的风气。二是把握好程度。通常情况下,思想工作的对象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是新党员在入党时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体现了我们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关于盟员义务的条文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入党誓词提供了基本遵循,也构成了无产阶级政党入党誓词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最早出现于大革命时期,最后定型于改革开放新时期。这一期间党的奋斗目标、工作方式和所处的历史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入党誓词经历了多次修改和变动,但“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奋斗”“永不叛党”等核心内容一以贯之,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入党誓词的百年演进启示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与时俱进是党必须始终坚持的理论品格;共产主义是共产党员必须始终坚守的崇高理想;对党忠诚是共产党员必须始终坚守的政治品质。  相似文献   

14.
天津海员学校党委在加强队伍建设中 ,向全体党员和干部提出“十心”要求 :对党要忠心 ;对工作要尽心 ;对群众要关心 ;对同志要诚心 ;处理问题要公心 ;做思想政治工作要耐心 ;遇到困难要有信心 ;对不义之财不动心 ;对个人利益不贪心 ;学习理论要专心。如果不是原则问题 ,他们认为党员干部不应出现“五没理” :党员与群众闹矛盾 ,党员没理 ;干部与职工闹矛盾 ,干部没理 ;年轻与年老同志闹矛盾 ,年轻同志没理 ;男女之间闹矛盾 ,男同志没理 ;教工与学生闹矛盾 ,教工没理。现在 ,学校党政班子“将相和” ,工作中做到“支持不把持 ,协调不挑剔 ,保…  相似文献   

15.
作为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战的出发点,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共产党人对党忠诚、自觉维护中央权威,为长征胜利和党的团结统一树立了典范。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的确立,则为推进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大力弘扬陕北革命精神,忠诚党的事业,做政治上合格的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6.
徐望 《学理论》2014,(2):21-22
忠诚是军人首要的道德要求,是军人最宝贵的政治品格,革命军人的忠诚就是要坚持对党绝对忠诚,对党绝对忠诚是我军战斗精神培育的灵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牢固的对党忠诚意识转化为高昂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7.
伟大建党精神是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彰显的精神品质的集中凝结,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集中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起点、核心范畴、实践保障和目标归宿。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破坏一个旧世界”的革命创造之中,丰富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建设创造之中,创新于“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改革创造之中,升华于“新的历史方位”的实践创造之中。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精神弘扬机制;创新思想教育方式,构建精神弘扬新平台;强化实践环节,赓续建党精神红色血脉;注重理论研究,构建完善中国精神谱系。  相似文献   

18.
最近,人们对下一步中国引进外资的趋势和战略做出种种揣测,国务院研究室李晓西博士认为,“九五”期间中国对资金的需求巨大,外商投资中国的整体环境仍相当好。曾对各国的引进外资战略做过深入研究的李晓西博士认为,中国新近确立的“积极、合理、有效”的引进外资方针,较以前“积极、慎重”的引进外资方针更加开放、宽松、具体。他进而解释,所谓“积极”就是要敢于大力引进和利用外资;所谓“合理”就是要合理引导外资投向,优化外资投资结构,以不断提高引进、利用外资的质量;所谓“有效”,就是要善于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坚持敢于斗争”是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这一论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只有在大历史观的视域下系统考察“坚持敢于斗争”核心意蕴、生成路径和时代弘扬,才能完整呈现其本真精神。“坚持敢于斗争”以把握历史规律为理论基础,以人民支持拥护为现实动力,以勇于自我革命为鲜明特征“;坚持敢于斗争”的生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发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形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并在上述三者的互动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坚持敢于斗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历史自信,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对党忠诚,增强斗争本领。  相似文献   

20.
张颖 《理论导刊》2023,(4):21-26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从“四条标准”“又红又专”“四化”方针到“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选用标准的历史演进对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抵御负面思潮影响、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干部选用要以信仰坚定、对党忠诚作为政治标准,为民服务、作风优良作为作风标准,本领过硬、担当尽责作为能力标准,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